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亚 《新闻记者》2002,(3):25-26
大 众传播可以说是一种社会行为 ,它由来已久 ,它的出现及繁荣无疑让人类的现实生活更加丰富、便捷。尤其是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的勃兴、各种媒体的整合 ,给受传者以前所未有的交流空间。如今 ,通过各种各样的传媒 ,人们可以便利地接触到许许多多原本不可能接触、或者需要很大代价才能接触到的信息和事物 ,建立了广阔的信息网人际网。关于它的积极功能 ,学界已经有了许多论述。现在 ,当人们为大众传播的强大功能给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而兴奋不已时 ,也有必要从文化的深层意义上对其负面功能进行理性与清醒的认识。首先 ,交往视野逐步开…  相似文献   

2.
现在,影视文化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存在着,从三岁孩童到七老八十的长辈,可以说很少有人没有受过影视文化的某种影响。影视文化以我们极其熟悉的身姿让我们关注让我们回眸,也以其虚幻的背影让我们疑惑。影视文化已和我们的现实生活发生着如此密切的联系,以至我们谁也难以再与之割舍,如果没有了它,也许心里就觉得缺了点什么。影视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我们的精神支柱。因此,影视文化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影视文化的内在精神是值得影视人加以珍视和探寻的。(一)当我们追寻人类文化与文明的源头,似乎可以认定这样一个基…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未来的社会是计算机、通讯网络与影视媒体紧密融合的社会.本文重点探讨文化类多媒体作品如何进行情感体验的交互设计.交互的实质是人类行为的互动.核心是创造有意味的"体验".因此文化类多媒体作品的交互设计,应当给予情感体验更多的关注.让个体在互动中具有主动建构性,可以构筑起属于自己的世界.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成年人越来越多地使用社交媒体进行社会交往,这有利于未成年人的社会化。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现实生活中认识的人是未成年人网上交流的主要对象;近一半未成年人在网上结交到现实生活中不认识的新朋友;大多数未成年人对网上认识的新朋友的真实身份有所感知;朋友的朋友、一起聊天成为未成年人网上认识新朋友的主要方式;未成年人与这些网上认识的新朋友大多只在网上交流,现实交往的比例小;多数未成年人不会与网上认识的新朋友长期交往。  相似文献   

5.
流媒体时代的挑战与电视生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媒体时代”电视媒介面临的挑战流媒体(StreamingMedia)指的是在网络中使用流式传输技术的连续时基媒体,①即在因特网上以数据流的方式实时发布音、视频多媒体内容的媒体,音频、视频、动画或者其他形式的多媒体文件都属于流媒体之列。所谓流媒体技术(或称为流式媒体技术),就是把连续的影像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放到网络服务器上,让浏览者一边下载一边观看、收听,而不需要等到整个多媒体文件下载完成就可以即时观看的技术。②流媒体是人类传播科技的又一次革新,也是人类传播力量的又一次突破,在网络媒介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媒体等同:通俗地讲,媒体等同就是把媒体等同于现实生活。媒体被看成了真实的人和地点,适用于社会关系和交往的那些规则决定了人们对媒体的反应,尤其是在视频媒体上,人们很容易作出与媒体信息(即使是虚拟信息)相应的反应。比如说逼真图画或屏幕上的动作,会刺激  相似文献   

7.
蔡小华 《新闻窗》2011,(6):112-113
互联网的出现在很多方面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交往方式:语言的出现,让人与人面对面进行交流;文字的出现帮助人们异地传播;电子传媒则使人类异地实时传递信息;网络媒体让人类异地实时能享受到面对面交流的效果。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微博借助方便快捷的手机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容易,它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交往方式。  相似文献   

8.
网络世界是一个神奇的世界。 网络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网络也正在改变传统媒体的采编方式。 让我们列举一些国内外的实例来看看传统媒体的采编方式是怎样在经历着一场数字化革命。 记者已离不开数字化生存的三件宝:电脑、电话和调制解调器 李希光撰写了一篇题为《互联时代逼迫重塑自己》的文章(见1999年第2期《中国记者》),里面谈到了在《华盛顿邮报》当访问记者时普通一天的工作情况,指出:“在今天的记者生活中,我已经离不开数字化生存的三件宝:电脑、电话和调制解调器。”当然,目前国内媒体的采编方式,与国外媒体相比,还…  相似文献   

9.
读者来信     
”当人类为自己的理性骄傲时,不应当冷淡感性的美丽;当人类为物欲横流的世界所包围时,不应当忘却功利之外的纯真。从这点来说,我们应该感谢让·马克·菲利浦,他带给我们法国式浪漫。 北京 颜敏民企“政治待遇”不该被误读河南省表彰该省优秀民营企业时指出,要增加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担任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比例,提高他们的政治待遇。同时,有媒体发表了《向民营企业家许诺政治待遇不妥》,认为对优秀民营企业家许诺给予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政治待遇”,有悖于法治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在不断提升民营企业的…  相似文献   

10.
梁梁 《出版参考》2012,(30):20-21
我们的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未来的社会是计算机、通讯网络与影视媒体紧密融合的社会。本文重点探讨文化类多媒体作品如何进行情感体验的交互设计。交互的实质是人类行为的互动。核心是创造有意味的"体验"。因此文化类多媒体作品的交互设计,应当给予情感体验更多的关注。让个体在互动中具有主动建构性,可以构筑起属于自己的世界。构造故事化情境构造故事化情境的目的是创造一种交流的氛围。只有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与  相似文献   

11.
“读报节目”从电视到网络的纵深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哲 《记者摇篮》2009,(11):62-62
电视媒体的优势是无可比拟的全方位多媒体效果,但当你打开电视,会发现各类读报节目充斥着荧屏。是什么让"多媒体之王"舍弃画面的长处来屈尊纸媒体的文字"?读报"类节目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让大众流连忘返?网络媒体应当如何推出自己的“读报”类栏目?  相似文献   

12.
吴美贤 《新闻窗》2011,(3):12-1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一个语种的死亡和消失,等于永远失去我们对人类思想的认知和理解的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当普通话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语之时,全国各地的方言却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其中,粤方言的生存危机更是最为明显。粤方言被排除在正规的教育领域之外,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本文将从粤方言的生存状态及媒体对策上做分析。  相似文献   

13.
孙露 《记者摇篮》2009,(3):13-13,17
当金融危机刚发生不久,我们打开电视就发现,央视二套经济频道调整了节目内容,把“经济半小时”等固定栏目改为“直击华尔街金融风暴”并全天滚动实时播出关于金融危机最新动态和信息,充分发挥了电视媒体的镜头优势。让收看节目的观众可以直接感受到媒体播放时的“满足观众收视需求心理”,从不同角度获取信心、解读信息,增加收视的新鲜感和兴趣,经常是今天看到相关报道时,  相似文献   

14.
人类进入新千年以后,媒体多元化步伐加速,媒体数量不断增加,媒体类型不断涌现。多类型媒体的共存与竞争,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和便捷性,改变了传统的传播状态和人们对于媒体的观念。有专家指出,我们正身处由多媒体向超媒体演进的泛媒体传播时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当年 ,爱因斯坦说 :“真正投身于科学事业的人是对自然和谐与美的追求。”这就生动形象地告诉我们 ,科技进步与艺术创新历来都是如影随形 ,正是这对“天生恋人”的互动作用 ,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从现实生活中看 ,当代高科技称得上是艺术繁荣的助推器 ,而许多艺术形式本身就是科技产物 ,如电影、音乐特技、计算机技术可以生动形象地让机器人与侏罗纪时期的恐龙一起游戏 ;“孙悟空”的形象更是随心所欲 ,活灵活现 ;还有电影《两百年人》中的机器人安德鲁不满足于最初的程序设定 ,在与人类接触中 ,日渐产生了人类的情感 ,以后的200年间 ,…  相似文献   

16.
<正> 1998年8月,我在题为《多媒体新闻——21世纪新闻媒体的新宠儿》的论文中指出,一种集文字、图片、话音及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于一体的新型媒体已初露端倪,这种图文并茂、声情俱真的多媒体新闻尽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它的前景无疑是光明的。四年多过去了,人类已迈进新世纪的门槛,多媒体离我们还有多远?我们说多媒体新闻正在向我们走来,我们应给予足够的关注,并采取  相似文献   

17.
当你遭遇网络帝国主义、网络文化霸权时,你会问:基于互联网社会建构的全球化真的有可能是人类的乌托邦吗?当我们目睹网络民族主义猖獗、网络舆论审判盛行时,你会问:网络时代的人民真的可以从此幸免不良的社会政治吗?  相似文献   

18.
本刊编辑部 《中国广播》2017,(2):后插1-后插1
编者按:纵观广播发展史,可以看到,广播从没有过以绝对强势媒体角色自居的时候,她在纸媒包围中出生,被电视媒体后来居上,在互联网来临时被人们最先唱衰。广播总是在求索、努力中求生,但是正是广播人的这种危机意识,让广播人总是在思变、在行进、在发展中找到生的机遇。当互联网大潮风起云涌之时,是广播人最先提出并实践了媒体融合的试验,借助新媒体,实现了广播的华丽转身,展现出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19.
“多媒体”这个词,总是与网络的优点联系在一起的。但是,环顾国内的新闻网站,却感觉真正的多媒体报道时代并未来临。虽然有很多网站都提供了多媒体的栏目,但是,多媒体只是在网站这个大平台上彼此离间地遥相呼应。而在同一个新闻报道中,各种媒体手段相互融合、共同作用的例子,少之又少。 当宽带舞台已经开始搭建时,我们有必要呼唤真正的多媒体报道的登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娱乐”什么?——关于娱乐化新闻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本是高尚的,娱乐也是高尚的;娱乐什么不好,为什么偏要娱乐“文化”?当文化新闻换言为“娱乐新闻”时,我们看到了媒体的堕落;当公众从媒体身上获得“深度娱乐”的快感时,我们又看到了媒体的警醒…… 我们需要你的隐私 我们更需要你的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