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不断提速,学习被视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学校的建设、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均须创建学习型组织。实践表明,学习型组织是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因此,我校以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为指导,以终身学习理念为依据,以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为途径,以学习活动为载  相似文献   

2.
一、以内涵发展为目标,上行下效,把创建学习型组织作为校本研修的理想境界学校是有着相同愿景、合作互助、共同发展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是校本研修。草根式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要基于学校和教育教学现状,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出发点,以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3.
《教育导刊》2010,(11):F0004-F0004
广州市海珠区宝玉直小学的校本培训,以市、区教师继续教育规划为依据,以学校总科研课题“以评促学,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研究”为先导,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为根本目标,努力创建学习型组织,建立全员分层、开放高效、满足教师自主发展需要的教师培训系统,  相似文献   

4.
陈旭峰 《甘肃教育》2010,(16):14-14
现今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终身学习成为每位教师生存与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教师专业发展既离不开自我反思、自我更新、自我超越的独立学习,也离不开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学校文化环境的组织学习。因此,在新时期构建校本学习型组织,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环境平台,成为校本培训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学习型组织的创立是一场领导方式和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几年来大连市中山区春德小学着手进行有关"构建学习型学校,提高教师学习力"的研究,通过形式丰富的学习活动,通过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校本教研活动,给学校管理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6.
徐同烈 《教育家》2004,(6):57-58
在学习型社会这一大背景之下,各种学习型组织(如:学习型学校,学习型企业等)应运而生,有关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也层出不穷。我们经过深入的思考结合我校实际,从集中学习、校本科研、课例示范、校本培训四个方面人手来创建教师的学习型组织。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要求构建学习型社会,现代教育也要求构建学习型组织。而校本教研正是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必由之路。因为校本教研是学校组织的校本化研究活动.它能有意识地围绕以学校发展中的特殊问题和落实办学理念的具体问题为中心来进行:它能充分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  相似文献   

8.
张杰 《湖北教育》2004,(6):40-41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立学习型社会,要求率先建立教师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组织,学校必须率先建成教师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组织,校本培训是建立学习型学校的重要途径,是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整体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形式:在实施第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时,我省以十堰市“中小学  相似文献   

9.
浅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学习型组织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专业发展既离不开自我反思、自我更新、自我超越的独立学习,也离不开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学校文化环境的组织学习(团队学习)。团队学习对于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具有增智、增能的作用。因此,在新时期构建具有团队学习特点的校本学习型组织,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环境平台,成为校本培训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一、学习型组织的内涵、特征和意义1.学习型组织的内涵、特征什么是学习型组织,它具有什么特点?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彼得·圣吉教授对此进行了如下的描述,学习型组织是这样的一种组织:“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  相似文献   

10.
创建学习型组织,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促进学校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不少学校的管理者正在思考和探索的课题。本刊和《人民教育》共同推出的《学习:学校发展的“源动力”》一文,介绍了乐山市实验小学以教师发展为本,创新学习理念,构筑学习平台,创建学习机制,营造学习环境,提升团队学习力的实践经验,其目的就是希望以此引起大家对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视与探讨。学习型组织,就是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创造能力,努力形成一种弥漫于群体与组织的学习氛围。凭借着学习,个体价值得到实现,组织绩效得以大幅度提高。因此,创建学习型组织,主要应抓住三个重点:…  相似文献   

11.
一、校本教研中教师合作的现状 教育部王湛副部长曾强调:“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将有利于创设教师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互相交流的学校文化,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型组织。”组建这样的学习型组织离不开教师间的合作,但现实校本教研中的教师合作不尽人意。  相似文献   

12.
当前,校本学习与培训正在学校中兴起。但学校这方校本学习与培训的土壤需要我们来耕耘和打造。建立支持教师学习的管理文化———学习型学校,是教师学习的外部环境建设的关键。没有这样一种环境,教师的反思学习得不到支持,甚至遭遇伤害;没有这样一种环境,教师的合作学习得不到保证,甚至遭遇嘲笑;没有这样一种环境,教师的行动学习得不到鼓励,甚至遭受压制。只有打造出学习型学校的管理文化,教师才有广阔的事业发展前景,学校才有发展的潜力。一、学习型组织的思想教师学习与培训和学校的管理思想密切联系,一个真正重视教师发展与校本培训的学…  相似文献   

13.
学习型学校的主体是教师。抓实校本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造就一个学习型、创造型的教师团体,是构建学习型学校的关键。如何将学习型组织的新理念应用于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校本教研实际?我们的做法是营造学习氛围,构建学习平台,提供学习舞台。一、运用三种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校本教研学习氛围源于教师的交往与参与,运用激励机制,建立教师之间横向的交流与分享,才能形成共同提高的团队意识,才能激发教师主动学习的内在动机与愿望。1、目标激励——引导每个教师充分理解并认同学校的发展目标,把学校愿景与个人愿景有…  相似文献   

14.
“建立校本研修制度,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的学习型组织建设”是国家对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提出的要求。探索以“学习型学校”建设为指向的“校本研修”活动范式,从而使中小学校走向“学习型组织”和教师走向“教育终身化”成为可能,对推进区域内中小学校的学习型组织建设及教师群体的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5.
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是由学校发起规划的,旨在满足学校与教师发展需要的,主要在校内进行的学习与培训活动,它是创建学习型学校的有效途径。通过解读学习型学校的内涵,结合校本培训的特点和优势,提出在“五项修炼”思想指导下,通过筹建校本培训工作组、实施教师的培训需求评估、论证制订培训方案、规范校本培训管理等四点措施,对校本培训实施框架的搭建做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6.
建设学习型教师组织,既是时代对学校教育的呼唤,也是学校发展的必需,更是教师求得生存和自身成长的需要,同时,对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建设学习型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要使学校里的教师组织成为学习型教师组织,关键在于创建一套科学完善的学习机制。那么,怎样才能创建适合形成学习型教师组织的学习机制呢?我们必须对以下三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7.
校本研修是为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与实践需求,以教师任职所在学校为基本场所,以促进本校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发展为本,以结合本校和教师本人的教育改革实践开展研究性学习为基本方式,以建立教师为主体、包括专业人士和学校领导在内的学习型组织为交流平台,以改善教师的教育行动为直接目标,以提高教师的专业修养水平和教育质量为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8.
强化校本教研促进教师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昌全 《教育艺术》2005,(10):40-41
“校本教研”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研究于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校本教研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目标在于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  相似文献   

19.
学习型组织的形成与教师队伍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影响学校学习型组织的形成与教师队伍建设的原因主要有管理者、学校、教师三个层面。形成学校学习型组织的对策包括:(1)校长任用制改革;(2)发展性的校长评价理念;(3)正确认识教师工作与学习的关系;(4)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5)建立共同愿景;(6)与教师实现信息共享。与此同时,通过建立学校内部合作机制、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倡导教师间的良性互动、建立公平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和“校本教研”制度,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使学校成为有利于教师成长的学习型组织和社区。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立学习型社会,要求率先建立教师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组织。学校必须率先建成教师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组织,校本培训是建立学习型学校的重要途径,是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整体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形式。在实施第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时,我省以十堰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实验研究课题为龙头,开展了校本培训的大胆实践和探索,有力推进了教师全员培训,积累了宝贵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同时,校本培训也还存在许多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