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此项指标通常用于评价、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为此,《中共天津市委教卫工委1999年工作安排》中提出,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20%。现在有关行政部门和有关学校正在努力工作,确保完成这一任务指标。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统计和实践中的问题,例如,怎样认识和统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提高高等  相似文献   

2.
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贡献率的视角,考察我国不同类型高等教育机构在大众化发展阶段所发生的量的变化.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地方本科院校是毛入学率的重要贡献力量,高职院校和民办院校则是促进毛入学率增长的关键因素,教育部直属高校对毛入学率的增长没有贡献.从构成看,公民办院校并存发展,职业型、教学型和研究型高校结构逐步优化.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以来,其内部体系正在朝向适应大众化的“成熟”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不同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比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反映的是国家提供高等教育机会的整体水平。从学龄人口(分母)看,大多数国家采用18—22岁人口组。从在校生(分子)看,绝大多数国家要求学生在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前先接受12年教育。最近,为了考察各国在不同高等教育入学率时所处的一般经济发展水平以及80年代以来变化的趋势,我们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 根据国际比较通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临界指标(毛入学率达到15%以上),我们把各国数据分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5%以上和15%以下两组(分别简称为A类国家和B类国…  相似文献   

4.
按照美国著名学者马丁·特罗(Martin Trou)“高等教育阶段学说”理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意味着该国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2003年,北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2%。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迈入区域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地区。[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两千多年前的“有教无类”思想就蕴涵着社会公平的深意。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现在我国已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少年文盲,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毛入学率达到19%,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但是,伴随着这种跨越式发展,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出现了。近年来,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国教育的不平衡。教育公平问题.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对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引入“毛入学率”概念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引入“毛入学率”概念的探讨□李同铮孙毅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指: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与同一年龄组劳动适龄青年(19~22岁)人数之比,它一般用于体现高等教育事业在总量上的发展情况。国家教委用毛入学率来反映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实施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一定比例的一个标志。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快速由“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过渡。“高等教育大众化”对我国上我方面的现实意义。但去年我国高等教育大幅度扩招以来出现了一些影响教育健康发展的问题和困难,对这些问题急需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正确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社区网络体系: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新构想□程勉中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其量化指标主要可以根据18~21岁年龄段人口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来判断,一般认为达到15%的毛入学率,即可视为开始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  相似文献   

9.
如何计算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研究分析高等教育发展状况或编制全国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时,常常使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根据历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数值可以反映出这个国家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情况,从一个侧面表明国家为高等教育阶段的适龄人口提供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比率。近些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措施,使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这个指标也频繁出现在有关高等教育的文章中,而且已成为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某一地区使用这个指标来评价该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状况时,由于各地计…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程度并划分其历史发展阶段的量化指标,马丁·特罗先生依此将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划分为"精英、大众化和普及化"三个阶段.在对其理论进行数理解读,界定新概念"高等教育总积淀率"的基础上对其修正和拓展,演绎成为高等教育发展四阶段理论:即精英教育、大众化教育、普及化教育和义务化教育.  相似文献   

11.
教育现代化衡量指标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认为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具有明显阶段性特征的历史进程。为了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现代化实现的程度如何,我们试图提出了一项包括定性和定量两个部分的教育现代化实践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定性指标主要有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管理、师资队伍等几个方面,定量指标包括识字率,平均教育年限、中等教育的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0万人口 的高校在校生规模、公共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人均公共教育经费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看教育公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衡量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它所反映的是相对于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所提供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按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理论,毛入学率15%以下为精英教育阶段,15%以上为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普及化阶段。据有关统计数据,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平均毛入学率已达19%,然而,比较东西部地区,却有着极大的差距。如上海已达55%、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国际比较,评价各国高等教育"女多于男"的现象,认为从2001年起,世界高等教育由以男性为主的"男性化"向"女多于男"的"女性化"转变。"高等教育女性化"是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发展的共性现象。2009年,中国高等教育也进入女性化阶段。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并且毛入学率达到20%,是高等教育女性化的基本起点。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5%以上,女性毛入学率超过男性约20%,或是世界范围高等教育性别结构的较稳定状态。文章预测,到2020年前后,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约50%时,"女多于男"的比例将达到约10%;2030年前后,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5%时,"女多于男"达到15%20%,并进入性别结构的稳态。  相似文献   

14.
日本是一个高等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早在1963年毛入学率就已经达到了15.4%,进入了大众化阶段,2004年毛入学率达到了51.1%,已是普及化阶段”。20世纪60年代,日本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高等学校的数量急剧增加,其中,主要增加的是私立大学,国立大学的数量几乎没有增加。“截至到2009年,日本私立大学占日本大学总数的77%。”那么,私立大学究竟具有哪些特点?又是如何运作的呢?本文在考察日本私立大学发展现状和兴起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私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及其特点,旨在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邹凤羽 《继续教育》2005,19(5):33-34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指一个地区、国家的高等教育为所有适龄青年提供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高等教育大众化”有一个世界公认的数量指标,就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50%,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就已进入大众化阶段,80年代以后开始进入普及化阶段,一批发展中国家也相继进入大众化阶段。  相似文献   

16.
数字大参考     
《职业教育研究》2004,(8):67-67
●2003年上海和北京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是53%和52%,也就是说这两个城市18~22岁适龄人口的半数以上可以享受到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而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目前仅为17%。据介绍,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平均水平为18%~20%,我国计划在2010年达到23%左右。现在国际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的有加拿大、美国、芬兰、韩国和新西兰等7个国家。《新闻晨报》●近期完成的哈尔滨中学生思想道德文化建设调查报告显示,结交网友的中学生已占总数的55.9%,52.6%的中学生对早恋持肯定态度。《中国青年报》●“你为什么要学习?”在一千多名少儿…  相似文献   

17.
产学研结合解决高职发展瓶颈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三大瓶颈 2002年底,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迈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门槛,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2003年底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7%,2004年底达到19%,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超过2000万人.就高等教育规模来讲,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  相似文献   

18.
“九五”期间 ,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特别是扩招任务的顺利完成 ,部分省区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 15 % ,根据国际上通常看法 ,已经基本进入高等教育发展的大众化阶段。“十五”期间 ,根据国家教育发展的总体部署 ,高等教育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从全国来看 ,“十五”高等教育发展的预期目标是毛入学率达到 15 %左右 ,也就是到 2 0 0 5年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将达到 160 0万人左右 ,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大约 90 0万人。依据“十五”计划纲要 ,高等教育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 ,扩大招生规模 ,保证教育质量 ,进而加速我国高等教…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引入到地方尽管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但仍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区域高等教育的能力与水平。开展区域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研究,对于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历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计算结果显示,我省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我省已成为高等教育大省。  相似文献   

20.
人口结构、GDP是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规模的两个重要因素.人口结构中的第二产业人口产业结构比重和第三产业人口产业结构比重对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有着显著影响.通过构建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规模预测模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在2008年前后达到最大值,此后逐年下降,这将导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有较大幅度增长,预计年增长率在2.5%左右,到2020年前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50%,我国将初步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