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大学体育交互式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的理论依据、系统功能与制作流程等进行了概述.经武术教学应用表明:有助于学生自主、协作和探究性地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提高体育学习质量和效率.建议从高校体育教学实际出发,不断推进优质体育网络资源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大学体育课程更深层次的整合.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移动手机网络终端快速的发展,微信平台广泛的使用于高校课堂中.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对微信平台对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研究,是为了探析传统的教学形式与新的科技手段相结合,给高校体育课程带来哪些改变可以用来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和课程改革.微信平台成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一个桥梁,为高校体育课程的更好实施注入了新的活力.学校可以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可使学生提前了解课程的设置.班级建立微信群,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组织管理效率和掌握学生实时动态查缺补漏;为同学们提供了交流桥梁;改进体育成绩评分体系使学生成为判官.  相似文献   

3.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各高校开展线上教学,由于体育课程的特殊性,构建针对于体育课程的线上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4个常见的线上教学平台进行分析,探讨线上课程对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带来的影响。并针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构建出即时通信平台和线上教学平台相结合的线上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大学生体质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样本统计分析法对山东省某高校大学生体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主要问题:大学生体质现状堪忧,在校期间大学生体质改善有限。主要建议:树立大学生快乐体育和终身体育的理念;加强高校体育教学的针对性和趣味性;继续增加体育场馆等体育设施建设;高校体育课需贯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并增加体育成绩的约束力;发挥高校体育教学研究及体育资源的优势,与大众体育、民族体育、竞技体育有效结合,构建协同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5.
高校体育属于学校体育的最终阶段,其发挥着和社会体育相连接的重要纽带作用,比如说体育意识的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全面发展人才的需求等.在当前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新形势下,过去的传习式教学已经无法适应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需求.所以,高校体育教学必须要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以及体育专业课程特点,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让高校体育真正朝着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首先分析了高校体育活动中的一些意外伤害事件及其责任归属,提出高校对大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应对策略:对体育活动风险做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减少学生运动伤害意外事件的发生以及构建合理的学生体育伤害事故保障机制,使体育教学得以正常运行,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7.
从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出发,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对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的实施现状、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特点以及开放式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的构建与实施路径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发现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教学的实现途径与学生存在矛盾等问题,对于培养高质量的体育专业学生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提出开放式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中实施,旨在更好地培养体育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术科水平。通过把握对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现途径来实现体育专业术科课程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采用抽样调查、统计问卷调查、电话访问法、追踪调查和面谈法等方法.主要结论:重庆市高校的学生体育社团处于"成长"初期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重庆市高校体育教学的不足,为高年级体育教学管理和课程开设开辟了新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移动网络时代的新媒介,给高校体育教育提出了新思路.运用SWOT分析法对高校建设体育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 劣势、 机遇和威胁进行全面、 系统地分析,进而提出高校体育微信公众平台在体育宣传、 移动学习、 体育管理、 平台服务和信息环境等方面的应用策略,以期能够促进高校体育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体育师友》2022,(1):71-7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高校体育线上教学资源进行研究。重点针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校体育线上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现状,分析疫情防控期间使用高校体育线上教学资源开展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得出高校体育线上教学资源建设瓶颈:高校体育线上教学内容单一;体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待提升;体育专业学生网络学习意识有待加强;高校体育网络教学考核评价有待完善等。提出:要保障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校体育网络教学效果,应当从丰富线上体育教学内容、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意识、实施多元化体育网络教学考核管理等方面突破。  相似文献   

11.
2005年9月太原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小组在太原市15所城乡中小学校男女学生体质调研测试数据中,对城乡6~18岁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现状进行了差异比较.结果表明:①乡村男生上肢力量、耐力、柔韧优于城市男生;②城市男生下肢爆发力、速度优于乡村男生.③城市女生腹肌力量、下肢爆发力、速度优于乡村女生,④乡村女生耐力优于城市女生.研究提示:城市男女学生应当加强中长跑项目锻炼;乡村男女学生应当注意下肢爆发力锻炼;乡村女生应注意腹肌力量锻炼.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实地调查与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赣州市章贡区近几年教师流动情况进行调查,从其流动现状来看,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合理成分与不合理成分并存.加强规范教师合理流动的研究对于提高章贡区中小学教师建设是必要的,应尽力解决对一般意义上的教师流动的认识问题,进而解决学校教学中的教师流动的实践问题.为加快教师流动的制度化建设,从经济、环境、教师个体等因素分析其成因,提出一些相关建议,使城乡流动回归合理有序的轨道.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反架进攻技术在比赛中应用效果的研究,揭示反架技术动作在技术组成中的重要作用及抑制反架技术动作发展的难度因素;探索一条发展反架进攻和防守技术的有效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4.
体育健身娱乐的消费和发展的对策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体育健身娱乐消费的内涵,分类和特点方面,分析我国体育健身娱乐消费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扩大体育健身娱乐消费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分析了传统高校运动会的弊端,指出传统校运动会的改革已势在必行,阐述了高校运动会向体育文化节转轨的有效途径,总结我校举办体育文化节的经验与不足。  相似文献   

16.
退役运动员由于自身素质与能力的不足,加之社会变革和退役运动员就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在就业竞争中陷入困境。研究认为:应改变以往只注重运动成绩的"单一发展观",要确立以"终身发展"为核心的运动员培养的观念,加强优秀运动员的培养体制的改革;结合运动员自身情况,加强对运动员的文化课教育,实施退役运动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立各种健全的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保障制度,以及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等问题是今后为退役运动员解决就业难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农村体育现状的调查研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分析了浙江省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制约因素以及所面临的机遇与优势,把发展农村体育和农民健身活动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来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浙江省农村体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8.
尚辉 《收藏》2012,(12):54-57
1975年,在江西鄱阳磨刀石乡殷家村一座南宋墓中出土了21件陶俑(图1),素胎,无釉,胎质洁白,除两件女俑外,余皆为男俑。其中一件女俑“头戴遮面幞头,身着宽袖袍,腰束丝带,脚穿尖靴”,特别引人注目,甚为罕见(图2)。  相似文献   

19.
田径运动员选材现状及成材趋势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雪琼  吕璇 《安徽体育科技》2009,30(3):57-60,66
对田径队新队员进行了包括形态、机能、素质等方面的选材测试及评价后发现:队员的专项素质现状不容乐观;总体存在尖子不尖状况;23.5%的队员在成材趋势上较其他队员存在优势;50%以上队员有营养不良倾向和贫血现象。此次研究可有效地为教练员提供制定具有针对性训练计划和恢复计划的数据信息,更能为专项管理部门在选优排劣的决策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0.
serra 《网球》2014,(4):66-67
随着塞琳娜的王者归来和斯蒂文斯,凯斯,勒普琴科等选手的崛起,美国网球五年前的那场人才危机已经悄然化解——谁都知道美国是网球的梦工厂,但在网球的全球化竞争中,即使是梦工厂也会有资源衰竭的时刻,那么,美国是如何度过这场人才危机的呢?谁都知道美国有全世界最好的网球基础,全世界最好最多的网球设施,也有全世界最好的青少年网球普及率,和全世界最发达的体育商业,度过危机,无非是把这些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以便发挥出更大的效率。美国网球协会此时亮出肌肉,展现官方应有的主导力量,2008年在佛州的博卡拉顿基地举办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全天候训练营,以便和滚滚而来东欧少女浪潮对抗——既然理查德·威廉姆斯这样的天才父亲和威廉姆斯姐妹这样的天才女儿不是每个时代都会自动呈现的,美国网协也不应该享用这样免费的社会奉献,那么他们确实该花点钱出去,寻找下一个威廉姆斯。这就是真实的美国体育,在外界普遍认为那是一个体育社会化和商业化最发达的社会,必要时却会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