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经济文化落后,教育基础薄弱,是新课程改革难点所在。而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最大难点又在于师资力量薄弱。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上是课程价值观的深层变革,对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关键和前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集中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核心目标,其能否顺利和有效实施是新课程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尺。解决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诸多问题,尤其是师资问题,新课程改革在实施中的许多实际难题也就迎刃而解。因此,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是推动西部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农村学校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2.
自2001年新课程改革启动至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还存在着不少障碍性问题,究其原因,是师资的严重缺乏,兼职教师多专职教师少,从而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这门亮点课程行动缓慢,步履维艰。因此,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专兼职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坚定信心,加强培训研讨,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和地方的课程资源,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综合课程,其师资问题一直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在现有师资相对缺乏的情况下,许多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都是由班主任兼任。班主任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利弊共存。班主任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的主要师资力量,其优势在于建立了课程与生活联系的"纽带";有利于基于学生的个性差异特征发展学生个性;提高了课程资源的利用价值。其影响因素在于评价体系不完善、教学指导能力欠缺等。因此,班主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进一步明确课程权责,转换课程角色;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发课程资源;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资源智慧共享;努力提高自己的行动研究能力,变革课程观念等。  相似文献   

4.
应基础教育新课改要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在全国开始实施。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来源单一;配备不尽合理;缺乏专职教师;教师的素质不能满足课程实施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全面推进。因此,笔者提出一些解决师资问题的对策,以引起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相关的教育机构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新举措,是对课程结构的新突破,它能否顺利实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在师资建设问题上存在较大的不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培养大多是通过零碎闲散的自学或听专题报告的方式进行,这些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本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选择、培训做出分析,力求找出一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培养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6.
专业师资缺乏是困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一个核心问题。在区域性培养课程师资的过程中,通过潜心研究,苏州市勾勒出全能型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像”,立足区域基础,又理性提炼了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专业基本素养,即主题设计网络化、课堂指导综合化、教学评价理性化,为课程师资的区域性培养明确了基础性目标。  相似文献   

7.
课改文档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当务之急是培训师资我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没有对教师进行任何前期培训的基础上推出的新型课程。也就是说,现有的教师都未经过该课程的系统专业培训。为此,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及其师资建设》课题组提出:应借助各方面力量,尽快建立一支开放型的专兼职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庞大的教师队伍,教师培训要勇于突破继续教育的旧模式,大胆采用“教学——培训——研究”三结合的培训模式,充分利用案例分析、师生互动和参与式的培训办法,有效地提高在职教师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专业师资缺乏是困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一个核心问题。在区域性培养课程师资的过程中,通过潜心研究,苏州市勾勒出全能型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像",立足区域基础,又理性提炼了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专业基本素养,即主题设计网络化、课堂指导综合化、教学评价理性化,为课程师资的区域性培养明确了基础性目标。  相似文献   

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现实要求,更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现实需要。然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业教师匮乏,兼职教师过多,师资水平较差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并日益困扰着我们的教学和管理。本文的目的,希望能在解决当前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差,专业水平和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方面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应加强教师在合作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合作是保证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育人目标的重要保障。在课程实施中,应及时发现教师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教师合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新课改要求高等师范院校从教育理念、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和教师教育“一体化”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师范院校要突出师范性的人才培养特色,创新师范教育实践教学新体系,努力构建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管理新机制。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呼声越来越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稳步推进的历史背景下,教师教育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弊端愈加凸显,构建教师教育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势在必行.构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必须从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校校合作育人体系、校园教育教学和文化活动一体化育人体系、师德教育理论和实践一体化体系几个关键环节入手.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土耳其的教师教育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与挑战:一是师资的严重短缺;二是地区之间存在着严重差异,特别是农村地区缺乏优质的教师资源;三是师范生的录取缺乏有效的评价标准。为应对上述问题与挑战,土耳其近年展开了系统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首先,加强教师教育的课程质量建设;其次,对传统单一的教师教育课程进行了大力改革,特别是提出了"互为贯通"的课程培训理念;第三,对教师教育课程中的基础课程变革十分重视,提出了重新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方案;第四,增强高校在师范生实习环节的指导力度,并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去"西方"化,更突出土耳其的文化精髓,使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更加本土化。  相似文献   

14.
新基础教育改革的施行对中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师培养机构之一的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改革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是必由之路,文章立足寻求突破语文教育专业原有课程体系的桎梏,提出了一个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技能、实践和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改革方案,以期为我国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5.
课程改革:教师课程观念的更新和角色的转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确立全新的课程观念———多元化的课程目标观、多样化的课程结构观和实用化、现代化的课程内容观;新的课程观念要求教师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学过程中师生角色的构成———重建师生关系、强化人际互动、改变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做好实施新课程的准备。  相似文献   

16.
教师教育类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区别于其他院校的标志性课程。民族师范院校探索教师教育师资队伍改革新途径。与基础教育发达地区的优质学校合作,在共育师范生的同时,形成教师教育师资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7.
职前教师的教育实习在职前教师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被大家认可。然而,对于教育实习这样一门综合实践课程,目前国内外对其课程设计与安排的理论探讨还略显不足。美国课程理论家小威廉姆.多尔提出的后现代"过程导向"的课程观及课程标准对于教育实习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组织与评价等方面的规划与实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也可为思考我国教师教育实习的改革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等教育一体化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进程的不断深入,德国教师教育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加之"PISA震惊"引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1世纪初期,德国陆续颁布出台了一系列针对职前教师改革的新政策,并积极对课程实施改革,如建立分层、贯通性本硕一体化课程体系,基于教师教育标准设置能力导向的课程目标,在课程内容中融入可持续发展与跨文化主题,开发行动能力导向的实践课程等。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前,高中数学教师对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普遍认同、教师的教育观念有所转化、教师的教学行为有所改进等;部分教师存在消极心理、教师自身素质缺失、教师感觉工作负担加重等.影响教师适应新课程的主要因素是:教师自身因素;教师评价体制因素;教材因素;教师培训因素.据此提出如下建议:教师应增强自我调节意识,主动适应新课改;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不断修订完善教材;完善教师培训和校本教研机制.  相似文献   

20.
运用微格教学提高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基础教育师资需求已经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型。基于当前高师院校教育实习面临诸多困境,高师院校当务之急应将微格教学融入教师行动研究,依托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的模拟教学环境,对师范生的课堂基本教学技能进行强化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实战教学能力,更好地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以促进师范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