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思想家,茅盾最早,也最鲜明地打出了文学"为人生"的大旗。茅盾"为人生"的文学观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西欧和俄国等外国文学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因此,具体分析自然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和实证主义等对茅盾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研究茅盾的文艺思想,更好的理解"为人生"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小说月报》从1920年1月起新辟小说新潮栏,茅盾是该专栏的编辑.他一边对《小说月报》实行改革,一边精力充沛地翻译介绍外国文学,倾力扶植写实文学.不过茅盾在这个时期还有一方面的活动鲜为人知,这就是他积极撰文对妇女问题发表意见,并译文介绍外国妇女运动的情况.笔者认为,要理解作家茅盾,必须从多个视点地去看,包括了解还未成为作家的沈雁冰.近年来,茅盾早期有关妇女问题的一些文章被发现,这就给我们的茅盾研究扩大视野提供了材料.虽然这是支流,但只要是流在作家茅盾的研究中就不应该被忽视.遗憾的是现在我还没有能力来论述“茅盾的妇女解放论”,因为,在对茅盾有关妇  相似文献   

3.
茅盾与俄国现实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俄文字之交始于五四时期,茅盾积极参与其中.其为人生的文学观念,创作中的指导思想、具体技巧深受俄国现实主义的影响.茅盾与俄国文学的因缘促进了中俄文学的交流,也是交流的结晶.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教学中,鲁迅和茅盾在彼此的创作和文学活动中有着密切的关联.两者皆为首屈一指的文学大家,但在常规的现代文学史教学中却往往忽略了两位大师之间的精神相依.本文旨在探究鲁迅和茅盾相互间的交往和对彼此作品的评论,从而确定若在教学中打通两位文学大家,将会使读者在对鲁迅和茅盾及其作品的接受方面获得新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5.
鲁迅在致陈烟桥的信中指出:“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茅盾小说就是既富于地方色彩又具有国际影响的.这与吴越文化不无关系.我以为研究茅盾小说与吴越的文化关系,对于我们加深认识茅盾小说的独特性与世界性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浙江省已经形成了一支以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省文联和高校教师为骨干的,汇集了茅盾家乡桐乡和全省各地的文化、宣传、教育工作者组成的茅盾研究队伍,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浙江省的茅盾研究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7.
茅盾对我国文学艺术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不仅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还以毕生的精力从事文艺理论批评工作,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艺论著。在这中间,茅盾的女作家论同样是值得我们珍惜的精神财富。当我们读完了他的《庐隐论》、《冰心论》、《女作家丁玲》、《丁玲的(母亲)》、《关于(遥远的爱)》、《(呼兰诃传)序》等评论后,我们会感到,这些论著表明了茅盾对现代女性文学的深刻理解和精当批评,体现了茅盾对现代女作家及其创作给予的极  相似文献   

8.
茅盾先生的翻译思想独到精辟,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茅盾对其翻译思想和理论逐步总结和探索,发表多篇文章探讨关于文学翻译理论的问题,提出了多个关于文学翻译标准和方法,是中国现代翻译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茅盾与翻译、茅盾的文学翻译理论、茅盾对译者的要求等三个层面对其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其构成了茅盾翻译思想的宏观框架。通过中西方翻译理论探索茅盾翻译思想并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茅盾翻译理论,指出茅盾翻译思想理论对我国翻译理论发展的卓越贡献和对当下翻译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1.茅盾在早期文学活动中,通过自己的视野吸收与倡导过自然主义文学主张。2.对于自然主义文学主张与文学创作的不平衡性,茅盾是明辩的,他对后者更为倚重。3.自然主义促成了茅盾理性化的创作方法;尽管后来他宣言式地抛弃了自然主义,但自然主义的阴影仍潜行于他的创作中若干时间。  相似文献   

10.
茅盾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不仅是伟大的革命作家,而且是著名的文艺理论批评家.他一生的文艺理论批评活动和他的丰富的文艺批评论著,在我国现代和当代文学史上,曾经发生过深远的影响,对于我们当前的文艺批评和文艺创作,也有着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对茅盾建国以来的文艺批评,从事专门研究的人还不多,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茅盾从事文艺理论批评活动,开始于“五四”运动前后,比他的文学创作活动更早一些.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他在文学创作、翻译介绍世界进步文学和文艺理论批评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建国以后,茅盾同志由于担负了繁重的文化行政领导工作,在文艺创作方  相似文献   

11.
文学大师茅盾辞世二十年来 ,人们对他的兴趣和研究却与日俱增。茅盾作品和茅盾精神已固化在纸媒体尤其是电子出版物中 ,而且生存并活跃在国际互联网上 ,成为人类数字化生存时代精神生活的重要元素之一。国际互联网所提供的超级文本的链接 ,对于包括茅盾研究在内的多样化的文学研究有着极为方便和显效的功用。国际互联网使茅盾的创作及他的学术研究成果不分日夜地为网上读者阅读和利用。许多文学网站为传播茅盾文学遗产、宣传茅盾精神、扩大茅盾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广大读者可以通过上网使用各种搜索引擎 ,方便、快捷地检索、查找茅盾作品和茅盾研究资料。而研究人员也可以方便地利用国际互联网和电子出版物的丰富的学术资源信息 ,扩大研究视野 ,提高研究质量和效率 ,使自己的学术成果和科研信息得以广泛、快速传播 ,为全人类所共享。  相似文献   

12.
为方便广大学习和研究茅盾的同志了解茅盾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查找自己所需的有关资料,我们编写了这一《茅盾研究书录》,收录了1988年底以前出版的茅盾研究专著,并作简单介绍。编排大致以出版时间为序。由于条件和水平的限制,我们搜集的资料和对书籍的介绍都不够全面,请读者指正,以便今后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作家是社会的一员.作品是作家进行专门的社会实践——文学创作的产品.研究作家作品,必须将其作为社会的存在来研究.依据这个认识,我们研究茅盾及其作品,就要研究作为“社会的存在”的茅盾,以及同样作为“社会的存在”的茅盾作品.然而,这并不是要我们从茅盾及其作品去索隐社会历史问题,继而去证明社会学或历史学上的问题或观点.正如韦勒克和沃伦指出的:“倘若研究者只是想当然地把文学单纯当作生活的一面镜子,生活的一  相似文献   

14.
为深化茅盾研究,促进现代中国文学的发展,山东省茅盾研究会第五届学术讨论会暨会员代表大会于2006年12月17-18日在济南成功举行.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中心议题为"茅盾与中国文化".本次会议共分两个议程,一个议程是围绕"茅盾与中国文化"这一中心议题展开学术讨论,促进茅盾研究的深入发展;另一个议程是召开会员代表大会,换届选举第五届理事会.  相似文献   

15.
普希金和茅盾都对文学翻译极为重视,主张以发展民族语言和为祖国文学服务为翻译的目的;在选材上偏爱古典作品、名人名著和民间文学的精品,注重译作与现实的结合;重视翻译作品与原创作品的联系;注重翻译对学术交流的作用,都在学术界具有很大的影响面。不同的是,对转译和复译,普希金进行了大量的实践,而茅盾提出了理论见解。  相似文献   

16.
茅盾是我国五四以来文学批评的开创者.他为建立和发展我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促进新文学的健康发展,建树了不朽的功绩.作为文学批评家的茅盾,在他350余万字的文论中,作家作品的评论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他评论时间之长,论及作家作品之多,是自有新文学以来独一无二的.据统计,茅盾一生评论过的作家多达313人.有的是在综合评述或其他文艺评论中结合着评论的,有的则是专论.系统地、多方面多角度地学习和研究茅盾  相似文献   

17.
茅盾在六十年的文学活动中,为我们留下了六部长篇、六部中篇、五十多个短篇、一个剧本、近十部散文、五部文艺论著,还有大量的翻译作品、文艺批评、学术论文及最后的《回忆录》。面对这卷帙浩繁的著述,我们的研究任务是艰巨的、多方面的。本文试就茅盾现实主义创作道路问题,作一点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说明:一、本资声队Z在ZCL6年效刊上发表的文拜为主,也有少部分是在抡86年7 出}人发行而厂于”‘’年的报于上。Z { 二、本家引袄专题汇编:(一)茅盾研究总论;(二)茅盾。扭想研究;< t(三)茅盾生平研)tZ(四)茅盾作品研究(包括总论、小说、诈; )欧、散文、杂文、书信;茅盾+文研究)。Z __,_。。。。r。。 日本的茅盾研究 一、矛眉吩%魁又。_、二.-_, ·、。·一、·。。。—·。。。(日〕是永骏著 氓译 文学研究参来 茅盾同志给我的帮坝86一9 婉雪垠 文学报 以Z、。集思广益,共同提高 茅盾故乡出现·。茅盾研究热。一仕首届全国茅盾研究讲…  相似文献   

19.
茅盾小说人物性欲的描写是一个客观的存在。研究茅盾的小说,不能对这一问题避而不谈。虽然这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却又是一个必须研究的课题。讳言莫深,不敢越雷池一步,无助于我们对这一问题得出科学的结论。本文试图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茅盾小说中的人物性欲的文学描写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茅盾是驰誉中外的革命作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从1916年开始文学活动直到临终前为止的六十五年中,写下了大量的小说、散文、论文和翻译了不少世界文学名著.他的小说刻划了我国民主革命时期的艰苦历程,绘制了规模宏大的历史画卷;他的散文随笔阐述了中国革命几个历史阶段的社会问题,也纪录了他对国家民族命运前途沉思所得的实况.特别是他的为数不多的极富于哲理性的抒情随笔,更具有启发教育的意义.不仅在历史上,而且在现实上,同样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本文打算就茅盾从1928年下半年到1941年间偶然写的哲理性的抒情随笔,简略谈谈它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