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网络词语是迅猛发展的一种全新的语码系统,与传统的语符有着根本的区别。网络语言由四种符号体系组成:数字、字母、汉语和键盘符号等,主要表现为形象性、游戏性和杂糅性等语言特征,它对传统的编辑活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必须从网络语言搜集整理、网络语言规范化和网络语言辞书编辑等方面作出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语码的定义、语码转换的不同分类等社会语言学理论入手,结合广告的目标、原则,通过具体例证分析语码转换在广告传播中的社会语言学功用,指出语码转换是实现广告目标,提高广告受众对产品或服务认同感,促成产品或服务销售的有效手段。在广告中适当使用汉英语码转换策略可带来一定社会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对新闻语体出现英语语码的现象褒贬不一。本文以出现在报刊中的语码转换为语料进行探讨,认为中英语码转换的使用顺应了时代潮流,推动着语言的接触和融合,加快文化的交流和趋同,体现了语言交际简约性时尚意识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程环 《新闻世界》2010,(5):211-212
语码转换作为语言接触的一种常见现象,始终得到诸多研究领域的重视。本文试借助顺应论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语码转换作为语用策略、交际策略的运用可行性及效用,旨在提出其积极作用,希望对大学英语教学及改革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5.
马嫒 《大观周刊》2012,(41):217-218
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使用不同的语言和变体,在大学校园里语码转换是日常交流的普遍现象。在大学校园里,不同语言变体,不同语言交汇在一起。因此,语码转换成了大学生交际的策略,大学生通过语码转换达到交际的目的,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更丰富有效。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趋势下,人们的多语能力使各类语言进行交错,新闻标题中出现语码转换的频率越来越高。本研究在维尔索伦的顺应论及于国栋的顺应性模式的框架下,从语用学角度对时政新闻中出现语码转换的代表性标题进行语用顺应性分析,认为新闻编辑者在拟定标题过程中顺应了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以达其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7.
周婉  陈伟 《新闻前哨》2012,(11):64-66,69
本文以香港名人微博语言为研究对象,以语言顺应论作为理论基础,从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搜狐微博、网易微博等网页中随机下载了几百篇香港名人的微博作为语料,对其中的粤、英语码转换进行了分析研究,目的在于探索语码转换在以"两文三语"的语言政策为基点的香港所体现的特征,以及证实语言顺应模式在微博语篇中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关联理论是一种新兴的语用学理论,它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交际与认知.关联理论和翻译有着很好的兼容性,前者能够从本体论意义上解释后者这一复杂的语码转换现象,并把翻译看成是一个对源语(语内和语际)进行阐释的明示一推理活动.在语码转换过程中,关联性起着关键的作用,决定着译者对译文的理解程度及其对译文信息的取舍.此外,关联理论对翻译有着强大的解释力.在关联理论的框架内,翻译是可能的;翻译重在交际效度的实现,并在保证交际效度实现的前提下,尽量使译文向原文趋同.  相似文献   

9.
网络语言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网络语言的形成 网络语言的定义在语言学界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有的学者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新的社会方言,因为它有一个稳定的语言社团;有学者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语标,能够标记的是"网民"这一社会群体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网络语言(简称网语)诞生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可以说,八十年代出生的人是中国第一代网络语言的始作俑者。  相似文献   

11.
朱真 《中国传媒科技》2005,(8):30-32,29
本文以上海市部分时尚生活类报刊为调查对象,对其中英文语码转换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并总结它们的特点,务求发掘其背后的社会、心理因素。同时亦对一些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对今天的语言环境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汪志勇 《新闻知识》2006,(11):48-49
从今年3月1日起,上海市开始生效的《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明确规定:国家机关公文、教科书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言。新闻报道除需要外,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言。无独有隅,广西于今年7月正式出台新的地方法规,对“新闻报道不得使用网络语言”作了相应的规定;吉林、黑龙江等地也正在酝酿制订类似的法规,从立法层面对网络语言(网语)作出严格的限制规定。由上海首开先河的“新闻报道不得使用网语”的地方法规,经媒体报道后,立刻在全国各地引起很大反响:赞成者…  相似文献   

13.
论网络语言的劣势及其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楠楠 《新闻世界》2009,(8):165-166
网络语言从广义上说大体可分为3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鼠标、硬件、软件、病毒、宽带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网吧、电子商务等。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BBS上的常用语和符号,如大虾、斑竹、恐龙、菜鸟等。本文通过对第三类网络语言的劣势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如何规范网络语言。  相似文献   

14.
网络语言,有时也称为“网络媒体语言”或“网语”。 广义的网络语言由三种成分构成:一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专业术语。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交流方式兴起,网络语言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在广播新闻采编方面,怎样能让网络语言影响的正面效应最大地发挥出来,同时尽量规避其负面影响,这是广播新闻采编人员应当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新媒体形式下网言网语对广播新闻采编的影响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新媒体背景下广播新闻采编人员应对网言网语影响的相关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6.
网络语言是网络发展所带来的附带品。"网语"是互联网的产物。在网络日益普及的虚拟空间里,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也应与现实生活中的表达习惯有所不同,于是有的人创造出令人感到新奇也令人愤怒和不懂的"网语"。人们在这个虚拟世界中,除了使用那些规范的词语之外,还创造了许多只有经常上网的人才能理解的词语,像"7758"表示"亲亲我吧"",886"表示"再见"。我们不难看出,网络语言有创造性、形象性、方便性、娱乐性、主  相似文献   

17.
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形成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网络语言产生的时代背景、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形成原因等方面对网络语言进行分析,通过对各种网络语言现象的梳理和语言学分析,提出笔者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书业内外     
《出版参考》2008,(5):7
谁该为图书库存负责?网络语言如同儿时语,不必棒喝;“新概念”等于给中学语文教学摸底;国外二三流作家为何挤满中国图书市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Internet上常用的汉字编码及其显示和转换进行了论述。Internet上常用的汉字编码有国际码、HZ码和大五码三种,这三种汉字编码可利用Internet上的一些转换软件来相互转换。在使用Internet上不同编码的汉字信息资源时应启动不同的汉字操作系统,双桥、UnionWay等Windows中文平台则可用来对多种汉字编码进行显示  相似文献   

20.
在科技论文中,中文和英文两种语码,即本国模因和外来模因展开激烈竞争.那些具有顽强生命力、极强复制力、广泛适应性、普遍接受度、明显时代特征的模因存活下来,成为强势模因.在科技论文中合理规范地使用英文语码将有助于科技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