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菜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呈现出特有的中国文化.归化策略和异化策略是跨文化翻译中两种常用的策略,具有二重性.在中国菜名的翻译中既可以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也可以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但在跨文化语境下,异化翻译策略更有利于文化传播,因而对中国菜名的翻译应更多地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只有在不损害源语内容又不影响其文化传播的情况下.才可以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合制约翻译策略选择的因素,对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教师用书中文化成分的翻译策略进行描述分析,剖析教学领域翻译中更多可供选择的翻译策略.说明在教学领域翻译中,其文化成分的翻译策略并非一成不变.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时具备敏锐的文化意识,即明确翻译策略制约因素特别是翻译目的,根据预期读者的特定文化知识程度,尽可能在译文中充分传达原文的文化内涵,有利于译者更好发挥文化中介作用.为译者从事以教学为目的的翻译,教师的教学翻译以及学生英语学习中增强跨文化意识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3.
论译者主体性在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中的呈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译者是翻译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译者对原语文本、翻译策略、译文风格的选择都充分体现其主体性.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是两种基本的翻译策略,在翻译过程中必不可少,不同翻译策略的选择也影响着译着主体性的呈现.  相似文献   

4.
译者是翻译工作的主体,具有译者主体性.译者本身会因为对翻译目的的不同认识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或翻译原则.本文主要浅谈不同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对异化(直译)、归化(意译)翻译策略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的手段,更是文化传播的过程.文化调和是张爱玲翻译策略的关键词.该文从人名文化翻译、书名文化翻译、“教”名文化翻译和景物名文化翻译四大方面对张爱玲文学翻译的文化调和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翻译界对许渊冲的诗歌翻译策略褒贬不一.本文通过读者反应批评理论进一步分析了其中诗荚译的作品,力求探讨更合理的诗歌翻译策略,丰富翻译教学.  相似文献   

7.
德国功能学派的翻译目的论为广告翻译策略的研究开启了新的视角.本文以翻译目的论的原理为理论框架,从广告翻译的目的性出发,结合跨文化交际的实际情况,提出广告翻译可灵活运用直译、意译、创造性翻译、补译及浓缩性翻译等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策略.本文认为翻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进行文化交流,而这一目的地实现则必须借助特定的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为了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我们必须把归化和异化有效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美籍意大利学者劳伦斯·韦努蒂从解构主义角度出发,批判归化翻译、支持异化翻译,并因此开拓了翻译策略的研究空间.本文认为韦努蒂最重要的贡献是从文化的角度看翻译策略的选择,这对中国翻译策略的研究有很大的启发,但与此同时韦氏异化观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归化和异化一直是文化翻译策略中的争论焦点.论文从毛泽东诗词翻译入手,从翻译的目的、翻译的背景及译者的态度这三方面讨论文化传播的翻译策略选择,并通过实例进行佐证,最后指出异化策略是传播本土与外来语言文化的积极手段和有效途径.但同时也指出,强调异化不等于否认归化.  相似文献   

11.
There are several strategies for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idioms.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are the important points of these strategies.Foreignization and Domestication are the two terms created by American translation theorist Lawrence Venuti in 1995,in order to describe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2.
刘大燕 《海外英语》2011,(2):107-109,116
美国解构主义思想代表劳伦斯·韦努蒂将翻译研究扩展到社会文化的大框架下,考虑其由价值观驱使的本质,由此提出了推崇顺畅易读的归化翻译策略和尊重异质的异化翻译策略,二者有随情况而定的可变性和交互性。该文对韦努蒂的翻译策略进行了解读,并用其来审视与文化密切相关的成语翻译,提出了成语英译汉的三种方法:成语的归化译法、异化译法和归化异化结合法,将成语翻译置于文化研究的宏观大背景下。  相似文献   

13.
戏剧翻译应侧重于其文学性还是可表演性一直是翻译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德国功能翻译派主张翻译策略和方法由译文的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这给戏剧翻译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文中从目的论角度来探讨戏剧翻译及其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罗耀慧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5):85-86,106
目标语读者主要通过译本了解原文,不同的翻译策略会影响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因此,对译作的翻译策略进行评估,能增强译者的翻译策略意识,进而提高翻译质量。归化和异化是两种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翻译策略。通过运用具体实例从词汇、文化和语篇等角度分析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中译本,得出该中译本主要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的结论。最后,对该策略进行了评论,认为应该视情况而采用灵活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程镇球是我国杰出的政论文献翻译家,结合翻译实践来探讨程镇球的翻译策略以及是如何恰当地运用的,强调政论翻译的特点必须突出政治性,以忠实为本。  相似文献   

16.
根据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特征,选取相关文学翻译文本中"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的实例,从"译介学"的视角对其进行个案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即"归化"与"异化"是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特征在翻译实践中的具体表现,二者都属于"个性化"的翻译,从本质上都是对原作的"创造"与"叛逆",只是"创造"的方式、途径、程度不同,"叛逆"的方向、目的、归宿各异,从而得以从新的角度审视文学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相似文献   

17.
根据文本类型学和在此基础上创立完善的功能目的论,旅游文本主要为操作型文本,具有引导功能。在旅游文本翻译中,对在不涉及文化信息的文字部分应以归化翻译为主,对传递文化信息为主的文字部分以异化翻译为主。在具体的实践中,应发挥译者的专业判断,将归化和异化综合运用到旅游文本翻译中。  相似文献   

18.
英语翻译学习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国内外翻译界理论家从三方面对翻译进行了研究:词汇、文学和交际。所有这些研究都只注重翻译的结果,而忽视了翻译的过程。通过实验报告分析,可得出三个结论:翻译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学习策略使用的种类和频率各不相同;原文的难易度对使用学习策略有影响;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虽作用不同,但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浮生六记》的两个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比较,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探讨分析了两位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及其成因。本研究认为,不论译者采取什么样的翻译策略,都会受到自身价值观、意识形态或文化背景等因素的潜在制约,并在翻译的过程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