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图解法突破教学难点例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说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特别是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混合计算,学生颇感棘手。这是因为在计算的过程中学生常常把“光合作用总量”与“净光合作用量”、“氧气释放量”与“氧气产生量”、“有机物合成量”与“有机物积累量”等相关联的概念混为一谈。为了解决这一难点,采取直观图示的方法,辨别易混淆的概念,这是关键。步骤如下:①先绘制右图。②分三种情况,让学生进行讨论。这三种情况分别是:黑暗条件下,不进行光合作用,但进行呼吸作用;弱光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强光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在各自条件下,  相似文献   

2.
毕茜 《生物学教学》2009,34(10):54-55
初一生物学课本上有这样一句话“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还要求进一步探究叶绿素的形成是否与光有关。其中“光”是单指太阳光,还是包括了其他种类的人工光呢?日光灯、灯泡、蜡烛等发出的光也能促使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吗?课后有几个学生对这个问题特别感兴趣,他们大胆猜想:如果人工光照真的能促使叶绿素的形成并且能进一步促使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那么把这种方法应用于农业生产,就可能大大提高农产量。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问题是学生探索的起点,也是激发和维持学生探索的动力。俗话说得好:“学问、学问,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值得深思的是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不善提问?不敢反问?我们的数学教学为什么只教“学答”,而不教“学问”?为什么是“你听懂了吗”,而不是“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我们的教学为什么吝啬给学生自由提问的空间或时间?  相似文献   

4.
“爱”有千般花样。这是我认识桂老师之后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没见面之前,我只知道,身为小学教师的她用三个朴素的问题打动了教育部长。那三个问题,仿佛是在问你,仿佛是在问我,更仿佛是在问她自己——“你爱你的学生吗?”“你会爱你的学生吗?”“你的学生感受到你的爱了吗?”非常幸运地,我得到了桂老师本人对这三个问题所给出的美丽答案...  相似文献   

5.
设疑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手段。设疑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而设疑是否能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关键在于设疑的质量。怎样设疑呢?一、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提出问题如光合作用的教学,学生虽然知道水、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生的是淀粉、氧气,但是学生不了解淀粉和氧气是如何产生的,光能是如何变化的。此时,教师可提问: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源于水还是二氧化碳?葡萄糖呢?(引起思维)然后在学生急于了解光合作用过程的心态下,结合教材,把光合作用过程分解成若干个小知识点,逐步解决问题,可收到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音乐老师们伴着新课程大胆地走了一段“创新路”,我不得不静下心来问自己:所谓的“创新路”自己走得累吗?学生累吗?效果真的好吗?学生学会了吗?我还继续创新下去吗?这些问题从一次思想品德教研活动中,我与一位老师的交流间,有了新的启发。这位老师告诉我“思品课”靠一次观摩交流对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收效甚微。比如只要一星期不强调,  相似文献   

7.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通过绿叶上叶绿体(叶绿素)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图1),植物的绿叶被人们称为“绿色的工厂”。但是有些植物如红萝卜、红苋菜、秋海棠、红枫等的叶子,常常是红色或紫红色的,这样的红色叶子能进行光合作用吗?要能进行光合作用,那么红叶上应该有叶绿素才行。试做下面实验看看红叶中是否含有叶绿素。  相似文献   

8.
较长时间在较多场合都能听到或看到这样一种表述:“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学生真的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吗?语文教学真的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要“充分发挥”吗?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就主体、教学主体和语文教学主体作一番辨析。  相似文献   

9.
笔者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教师拿出一个广口瓶。放入若干个鸡蛋大小的鹅卵石,直到高出瓶口为止,然后问学生:“瓶子装满了吗?”学生回答说:“装满了。”接着,教师往瓶子里装碎石,摇了摇,又问学生:“现在装满了吗?”有的学生回答:“可能还没有。”随后,教师又往里面装沙子,使劲地拍了拍,又问学生:“现在装满了吗?”学生们大声回答:“没有装满!”最后,  相似文献   

10.
薯条测谎法     
五个学生吸烟成瘾,一天他们在厕所吸烟,被教导主任看见,教导主任告诉其班主任,班主任次日找他们五个谈话。老师:“你吸烟吗?”学生A:“吸……”老师:“吸!你很光荣嘛!回去叫家长来!!”学生A回去后和另外四个说:“老师问你们吸烟了吗?你们都别承认,都说不吸,这事我自己担了。”……老师:“你吸烟吗?”学生B:“不吸。”“那吃根薯条吧。”说着老师递过薯条。学生B很自然地伸出两个指头……老师:“不吸?回去把家长叫来!”……老师:“吸烟吗?”学生C:“不吸。”“那吃根薯条吧。”学生C小心地接过薯条,心中暗暗地…  相似文献   

11.
白纸与黑点     
彭婧 《早期教育》2007,(5):35-35
有位老师在一张白纸上点了个黑点,然后问学生:“这是什么?”黑点在白纸上是那样的刺眼,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一个黑点!”老师故作惊讶地说:“只有一个黑点吗?这么大的白纸大家都没有看见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王建军 《上海教育》2007,(6A):24-25
“山里学生有电视看吗?”“他们用什么教材?”“他们有钱买邮票和我们联系吗?”……这些都是我赴滇支教前,上海学生要我解答的问题。带着一腔热血和同样的疑惑,我来到了祖国西南边陲——孟连县红塔中学。  相似文献   

13.
兰赠连 《贵州教育》2012,(15):31-33
简算,是简便计算的简称;顾名思义,就是简洁、快速地计算。简算,如果学生掌握得好,则是计算的“助推器”,可以促进计算的快速、准确;掌握得不好,则会成为计算的“绊脚石”,束缚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无所适从。在现实中,学生喜欢简算吗?学生运用它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它真的达到了简洁、快速计算的目的了吗?  相似文献   

14.
周如俊 《师道》2006,(8):6-6
最近,在人民网读了网友“jj在路上”所写的《教师你真的值得尊敬吗?》一文,对文中的观点总感到不是滋味!难道我们人民教师真的“丑陋”到如此地步,个个是“惩罚”学生的恶魔,让学生都憎恨到极点,以致发出这样的“呼喊”:“教师你真的值得尊敬吗?”由此,笔者不得不为我们大部分敬业守法的教师喊“冤”!  相似文献   

15.
一口气读完《教育惩戒:一个让教师尴尬的难题》后,我想到一个问题,我们做事往往喜欢“矫枉过正”,好像不过“正”就无法实现纠正偏差的目的。就说“师道尊严”吧,说实话,老祖宗留下来的这四个字,意在要求学生在老师面前俯首帖耳,这自然需要改一改。特别是现在提倡“以生为本”,就要求对学生多一些关怀,多一些鼓励,实施“赏识”教育。但在一些学校的规定中,似乎只有表扬、赏识学生,而不能有一点儿批评乃至惩罚学生,这不就是“矫枉过正”吗?什么是惩罚?什么是体罚?二者之间有没有区别?体罚学生的确有损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但“惩罚”和“体罚”能划等号吗?。  相似文献   

16.
一、培养学生会说“不”培养学生会说“不”是迈出总是附和教师的第一步。但这并不意味着什么都可以否定教师的,比如原则性问题或道德教育就不属于这一类,这里说的仅仅是知识性方面的东西。一开始,可以问一些有提示性的话语,如,你们同意老师的做法吗?你们同意这位同学的说法吗?有不同的意见吗?有不同的想法吗?有不同的做法或方法吗?还可以用些更具有鼓励性的语句:谁有更好的方法?谁有更简便的想法?谁有比老师更巧妙的方法?在做法上,教师还可以有时候故意说错或板书错误,让学生有意无意地发现这个错误并及时纠正。例如,在教…  相似文献   

17.
当学生听不进自己的谆谆教导而苦恼时,当学生出现逆反心理时,你是否应当反思:我们的良苦用心学生明白吗?我们的“教育要求”能成为学生的心理需要吗?怎样才能将我们的“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心理需要呢?  相似文献   

18.
<正>1试题下列关于生物膜透性的叙述,正确的是(C)A.核糖体合成的分泌蛋白能够自由透过高尔基体膜B.细胞质中合成的光合作用相关蛋白需通过内质网输入叶绿体C.子叶细胞中包被脂肪颗粒的膜对葡萄糖具有选择透过性D.细胞外高浓度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可以自由扩散进入细胞2疑问牛延琴[浙江省长兴县金陵高级中学(313100)]包被脂肪颗粒的膜上有葡萄糖载体吗?葡萄糖进入  相似文献   

19.
高中《生物》第 61页第一自然段 ,光合作用定义之后有一句话称 :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糖类 (通常指葡萄糖 )。第 64页光合作用过程图解中 ,也把光合作用的产物写为C6 H1 2 O6 。这种说法其实早已被科学证实是不全面的。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包括单糖中的葡萄糖和果糖、双糖中的蔗糖和多糖中的淀粉 ,其中最为普遍的也不是葡萄糖 ,而是蔗糖和淀粉 ) ,但不仅仅是糖类。长期以来 ,糖类曾被错误地认为是光合作用唯一的有机产物 ,其它有机物 (如蛋白质、脂肪和有机酸 )是植物利用糖类再度合成的。的确 ,这些物质有一部分是再度合…  相似文献   

20.
有一天看到了这样一份报告:有人随机抽取了100名教师,问:“你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教师回答“是”。再随机问这100名教师所教的学生:“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结果却让人吃惊,90%的学生回答“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