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好客是会同苗家的传统美德一世代相传·沿袭至今,每当宾客临门,热情好客的主人必定要以三道茶相待,决不怠慢。三道茶待客是主人待客的最起码的礼节.客人进门后.稍歇息.女主人将会手托一个工艺考究的术茶盘.将茶水和茶点递给客人喝。一示主家有礼一二示慰问客人路途辛苦。三道茶的来历,还有一个神奇  相似文献   

2.
盖碗香茗     
在西方,招待客人喝“咖啡”.在东方招呼朋友品“茶”。这就是东西方不同的习俗。茶,是中国几千年来待客最盛行的饮品,由此衍生出绵延几千年的茶文化。“工欲行其事,必先利其器”。品茶这等大事,怎能含糊?茶具一定是要讲究的,尤其是茶碗,正像鲁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  相似文献   

3.
关于“tea”     
同学们已经学过“tea”这个单词,它是“茶,茶叶”的意思。在英语国家,人们喝茶的方式与我们中国人有所不同。他们喜欢在红茶中加牛奶,有些人则喜欢在茶中放些柠檬汁。当主人问客人是否想喝茶时,客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愿望回答,想喝就说“Yes,please.”不想喝就说“No,thanks.”主人通常尊重客人的意愿。而在我们国家,客人为了不给主人增添麻烦,常会说“不喝,我不  相似文献   

4.
遇客人来访,待他坐定后主人就应献茶——用双手把茶端到客人面前。给客人添茶时,一只手提壶,另一只手轻按茶壶盖。俗话说,酒满敬客,茶满欺客,给客人斟茶时不要斟得太满,否则便有赶客之嫌了。作为客人,当主人敬茶时,也应双手接茶,并口称“谢谢”,不论口渴与否,最好都喝上一点,以示对主人的尊敬和谢意,然后把茶杯放在靠近自己的桌上或茶几上。在广州及港澳地区,当主人添茶时,客人按习俗用手指在桌上轻轻叩击,这就是所谓叩指礼,据说是从叩头演化而来的。习惯上已婚的用食指和中指叩,未婚的只需用一只手指便可。告辞主人前,最好把茶杯的茶喝完,…  相似文献   

5.
蛇环待客——非洲喀麦隆西部的撒可尼拉人习惯用蛇环待客。每当客人来访时,主人一面请客人就座,一面从内室取出一些活的小蛇,做成蛇环,往客人脖子上套以示欢迎。这种小蛇无毒,非常温顺,套在脖子上既凉爽,其气味又能驱蚊虫。客人要走,便脱下蛇环还给主人。  相似文献   

6.
人生三道茶     
今年暑假,我去了云南大理,见识了白族的一种饮茶风俗——“三道茶”。所谓“三道茶”,就是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饮茶方式,要依次饮三杯茶。这三道茶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一苦、二甜、三回味”。喝了这“三道茶”,我深切地感到,人生不正像这“三道茶”吗?  相似文献   

7.
汪曾祺先生在《家常酒莱》中说: 家常酒莱,一要有点新意,二要省钱,三要省事。偶有客来,酒渴思饮。主人卷袖下厨,一面切葱蒜,调佐料,一面仍可陪客人聊天,显得从容不迫,若无其事,方有意思。如果主人手忙脚乱,客人坐立不安,这酒还喝个什么劲!  相似文献   

8.
茶滋味     
生活中.我们难舍“口腹之乐、性爱之欢、悦耳之娱、见窈窕倩影而柔情荡漾”。然以口腹之乐而言,我们离不开的除了盐之外.怕就要数茶了。粗糙如田间地头之农夫.细腻如深宅大院之小姐.那茶是离不开的。尽管农夫之茶那叫喝.小姐之茶那叫品。正如盐单调得只是调味而已.泡茶本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简单得就是两个动作:放茶叶、倒水。  相似文献   

9.
俄国作家克雷洛夫的寓言故事《杰米扬的汤》,说的是热情好客的主人杰米扬用鲜美可口的鱼汤款待客人,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他一盆接一盆地请客人喝汤,没有休止。最后客人忍无可忍,纷纷拂袖而去,再也不敢登门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鲜美的鱼汤无疑是待客的佳肴,但过了量,就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0.
头苦、二甜、三回味,茶的味道充满人生哲(zhé)理。让我们一起来——3月5日星期三晴爸爸去云南旅游,带回几包云南"三道茶"。我很好奇,拿出一包仔细瞧了瞧。看了说明之后,我明白了云南"三道茶"是白族人喝的茶,指的是苦茶、甜茶和回味茶。我打开一袋茶,发现里面有四个小  相似文献   

11.
我不谙茶道,只听善品茶的朋友讲过"一尝、二饮、三品"的喝茶口诀和"头遍水,二遍茶,三遍四遍是精华"的茶道。原来,喝茶不同于喝  相似文献   

12.
<正>汪曾祺先生在《家常酒菜》中说:家常酒菜,一要有点新意,二要省钱,三要省事。偶有客来,酒渴思饮。主人卷袖下厨,一面切葱蒜,调佐料,一面仍可陪客人聊天,显得从容不迫,若无其事,方有意思。如果主人手忙脚乱,客人坐立不安,这酒还喝个什么劲!看过汪先生一张照片,穿着毛线背心,系着有图案长围裙,站在一个案子前,案子上大大小小七八个碗盏里堆着各种原料和配料。汪先生手中端着一个瓷  相似文献   

13.
“吃鱼”的启示─—谈阅读教学吕改云一次,我和学生一起读了一个小故事:在一个美丽的村落,有两位农夫是好朋友,甲农夫总请乙农夫吃喷香的鱼,喝鲜美的汤。乙农夫也想这样做,于是他从甲农夫那里学到了钓鱼的方法,也吃上了喷香的鱼,喝上了鲜美的汤。读后,我颇受启示...  相似文献   

14.
在法国,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中国妇女带着孩子去法国旅游,一天,她带着孩子到法国朋友家做客,热情的法国女主人作了礼节性的欢迎之后,便问中国客人喝点什么,中国客人按照本国的传统习惯回答说:“随便。”接下来,主人又问孩子喝点什么,未等孩子自己回答,孩子的妈妈就抢先说:“别管他,我喝什么,他喝什么。”法国女主人很不理解地说了一句:“让孩子自己选择。”然而,孩子的妈妈仍固执地表示没有给孩子选择的必要,最终孩子还是没有得到选择的权利。有人说,中国的家长太累,责任心太强。的确不假,许多时候,家长成了孩子…  相似文献   

15.
张陈 《考试周刊》2011,(33):184-185
俄国作家克雷洛夫的寓言故事《杰米扬的汤》,说的是热情好客的主人杰米扬用鲜美可口的鱼汤款待客人。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他一盆接一盆地请客人喝汤,没有休止。最后客人忍无可忍,纷纷拂袖而去,再也不敢登门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鲜美的鱼汤无疑是待客的佳肴,但过了量,就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6.
有一天,喜欢旅游的小灵通来到一个村子,这村子名字很特别,叫什么“轴对称”.进入村子后,小灵通感觉有点口渴,于是他到一户人家讨水喝,主人开门说:“尊敬的客人,我们村有一不成文的规矩,新来的客人必需正确解答一个问题方可进门.你看,这四幅画哪幅不是轴对称图形?并说明原因.”只见门外一侧墙上有四幅图画(如图1):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如何以酒食招待客人,这在三“礼”(《仪礼》《周礼》《礼记》三书的合称)中已有明细的礼仪条文。安排筵席时,肴馔的摆放位置要按规定遵循一些固定的法则。待客宴饮,并不是等到仆从将酒肴摆满桌就完事了,这时主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要做,即要作陪,主客必须共餐。宴会时,要让长者坐上席。官员退休后,即便年龄与辈份低  相似文献   

18.
如果有老师到你家进行家访,你知道应该如何接待你的老师吗?除了进门让坐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给老师端上一杯茶水了。以茶待客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礼俗。大家都知道,茶叶是中国古人最早发现和利用的。种茶、制茶、饮茶都起源于中国。到唐朝时,喝茶就已经成为一种人们交往的礼俗了。那么,按照中国传统礼俗,用茶水招待客人,应该注意些什么呢?首先,给杯子里放茶时,切忌用手抓茶。应该用一个小勺从茶叶筒里盛一点茶叶,放入杯中。其次,沏茶时水不能倒得太满。就是俗话说的“茶七酒八”(还有一说,“酒要满,茶要浅”)。意思是说沏茶待客从杯中斟七分为…  相似文献   

19.
俄国作家克雷洛夫的寓言故事<杰米扬的汤>,说的是热情好客的主人杰米扬用鲜美可口的鱼汤款待客人,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他一盆接一盆地请客人喝汤,没有休止.最后客人忍无可忍,纷纷拂袖而去,再也不敢登门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鲜美的鱼汤无疑是待客的佳肴,但过了量,就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20.
育儿金点子     
怎样教孩子待客?悦悦:当家里来了客人,有的小孩往往没有礼貌或缠着客人,主人和客人都很尴尬。骂孩子吧,客人不好意思;不说吧,孩子又太过份。如何教孩子待客之道呢?不当着客人批评她我家宝宝现在三岁了,对陌生的客人,一般都是我们引导她称呼。我还会要她帮我拿杯子,拿茶叶,她会因此得到客人的夸奖而做得更起劲。偶尔孩子也有不礼貌的时候,但我不会当着客人的面去批评她,而是等客人走后,再好好找原因。(长沙一帆)和孩子玩有趣的游戏我会和孩子玩有趣的游戏。在游戏里他做客人我做主人,我会很礼貌地招待他这位“小客人”,然后我们再角色置换,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