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也是人的再生产,它包括人的品格、精神、智力、体能、技巧等诸多方面的生产,这也是素质教育今天得到广泛认同的一个重要前提。而素质教育,从其实施途径来说,就是要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加强人教育,使学生成为有品德、有学识、有进取心和意志坚定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换句话说,也就是要将人  相似文献   

2.
试论体育与人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文谦  苗治文 《体育科学》2002,22(5):121-121
20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由于片面追求科技,忽略了人的精神、文化和品格发展,导致人的发展日益走向畸形化。面对人类在技术时代的异化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报告中明确提出: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完善的人。面对人性的失落。教育向人文主义发出了呼唤。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人作为这个世界的万物之灵,其超越万物的自身标志就是它的精神。只有精神才能使人的生命展现变成有目的的创造性的生活。而现代人的精神建构离不开教育,因为精神建构是教育的绝对使命。通过教育性师生关系的建立、先进化的弘扬、人教育的渗透,使现代人达到对理想的构建、对“现存的超越”、对“真实的”把握。  相似文献   

4.
学校武术教育的自觉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化全球化视角,针对学校武术的教材内容单调呆板化、专职教师缺乏、体育化模式等现状,提出了学校武术教育的自觉;反思当今青少年的文化心理倾向,着重阐述了学校武术教育的定位,以突出民族性、强调德育教育、传承民族精神为重点;加强学校武术教育就是自觉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5.
2001年9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38个实验区快速有序地实施。这次新课程改革目标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为了加强课程的人科学教育、人素质教育和人精神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显示出培养学生的人精神是现代社会的需要,也是新《体育与健康》课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弘扬民族精神中的武术教育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青少年民族精神问题日益突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从民族精神内涵和功能的分析,阐述了武术教育在弘扬民族精神中的地位和作用,武术教育弘扬民族精神的途径和举措,以及应该坚持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化是我们的化之根,民族之魂,其中蕴含着积极的、健康的、永续性的内容,它作为一种化遗产,不仅对现代人安身主命、为人处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提高现代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精神化素质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在培养现代人的过程中,决不能完全割裂、全盘否定传统化,而应该批判的继承,并把其精髓与现代教育融合在一起,使之成为现代人的有益滋养。  相似文献   

8.
师德教育是在党的教育方针下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德为师之本。为师者应事事处处以身作则,正人先正自己。做到为"师"要有渊博的知识,为"表"要有崇高的品格,给学生一个规范的样板,这不仅仅是知识的样板,还是做人的样板,要靠教师人格的力量影响人,教育人。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加强师德建设是建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关键。 一、充分认识师德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相似文献   

9.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品格特性。这种特性往往在人的行动中很明显地表现出来。品格特性的形成与变化与人的身体、精神、情绪、社会、健康状况、遗传、文化修养等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遗传因素主要是通过父母的性细胞染色体的遗传基因来传给孩子的,由此表现出一个人的形态和智能。影响品格发展的身体因素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和自律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的内分泌腺。按照人的感情产生的身体反应和行动,就是自律神经系统在起作用。内分泌腺分泌出的荷尔蒙也会给人的成长、能量,机敏、成熟带来影响。所谓社会和文化修养的因素,指人所在的生活环境和在这个环境中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人们就是在这样的  相似文献   

10.
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体育院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史哲知识、化艺术知识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体育院系学生人素质存在缺陷。主要原因是学生化知识基础较差,学校重专业教育,人社科教育薄弱,技术主义和实用主义教育割裂人思想与科学精神的联系,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和图书资料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对人素质教育考虑甚少。提出了体育院校人素质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生命化教育与学校体育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学校体育教学作为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引领学生学会生存和做人。从生命化教育的视角构建了新型的体育教学理念、课堂文化、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就是发掘个人才能,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和主动性,学会思考,善于思考。英语是一门具有个性化、生动活泼的学科,在推进创新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创新教育--新世纪中国教育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活动。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新教育,民族的进步,国家的昌盛需要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更新教育观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养学生创造性习惯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国武术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中国武术在现代社会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有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外来武技的影响,使武术面临严峻的危机;世界范围内文化竞争引起的武术文化的争夺、流失、自信和自觉,需要武术界引起注意;武术进入奥运有利亦有弊,利在于文化的融合、对话以及东方文化给奥运会的贡献,弊则在于武术本色的淡化失却;武术教育是当今武术界面临的重点课题,应在广大青少年中通过武术教育来培养品格和弘扬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5.
浅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学校体育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市场经济的确立给学校体育教育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和发展机遇。学校体育做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其本质特点就是通过培养人来为社会服务。市场经济条件下 ,就是为市场经济培养健康合格的人才。学校体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功能不容忽视。1 政治教育功能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要途径 ,其目的是促进广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需要有良好的精神文明做保证。学校体育是振奋民族精神 ,移风易俗 ,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培养体育…  相似文献   

1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巨大成就。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化的相互激荡,面对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约翰·洛克的体育思想进行归纳和整理。洛克"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的体育思想,把体育放在三育之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他从服装、饮食、睡眠、户外运动等方面阐述其以健康为指导思想,以"能工作"、"忍耐劳苦"为标准,以培养有德行、有能耐而又具有礼貌与良好教养的人为目的,构建其健康教育体系。洛克重视把个人幸福、社会发展、民族振兴和国家繁荣与健康直接联系,其体育思想对于今天的大学体育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事业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指导意义,也为大学生体质健康以及思想道德、服装、饮食、睡眠等问题的改善和解决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江泽民同志的这一论点着重强调了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德育与体育是素质教育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是相互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课的重要任务之一,对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古人发明象棋,是为了教育人。通过充满趣味的象棋游戏形式,使人感悟到世界万物干变万化,却遵循阴阳统一的原理。人们在快乐象棋中受到教育,这就是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20.
1.体育教学内容是指学生应掌握的课程标准中,所明示的人的有关体育方面的教养财富、教育财富和发展财富,它不仅包括了教材的内容,而且还包括了学习的引导、动作、方法和教育的方法论提示、价值判断、规范等。教学内容是作用于学生的有效因素,体育教学中,教师掌握具有体育化价值的内容,诸如:体育知识、技能及良好的情感态度等。教养财富是指学生应掌握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本身,这是显性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