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太原工业大学1990-1992年一、二年级2913名男生四项素质的对比分析,发现了二年级球类专项课时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效果不显著,有些项目甚至还出现了下降趋势的问题。因而有针对性地增加了体能练习内容,改革了课堂结构;选择了你能练习与技术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和考试方法;注重了发展体能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传授,并通过为期一年的对比实验,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篮球项目是高中学生,特别是男生喜爱的体育运动,他们对篮球的学习有着较高的兴趣。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选项教学,篮球项目作为学生的选项,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发现学生篮球专项体能的欠缺影响了他们篮球技术的学习掌握和篮球技能的提高。通过篮球选项教学中运用补偿性体能素质练习的实践,研究篮球选项教学中补偿性体能素质练习的科学性、合  相似文献   

3.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能素质的提升会直接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整体质量的提升,实施技能练习与体能练习相融合,可以有效提升课堂运动技能,促进技能与体能共同发展。本文通过分析运动技能与体能的概念、关系与融合设计的意义,探寻篮球教学中运动技能与体能相结合设计,使得学生在课堂中实现运动技能与体能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补偿性体能是指体育课堂教学中为保障学生正确掌握运动技术,体育教师有效设计出的有益于促进学生顺利地完成动作所需要的,以补充、完善和发展为目的,与动作技能和健康相关或相异的体能。其说法、做法是针对现阶段中小学生的体能状况而定的,实质是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而进行的练习。是否拥有良好的体能,对学习运动技能有着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体育师友》2021,(4):16-17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调查法,对初中篮球教学中体能与技能协同发展的练习方法进行探讨。研究认为,篮球教学中体能与技能兼顾的练习可分为以调动积极性和热身为目的的体能练习、以技能学习为主的体能练习、技能学习后加强体能练习等三种形式,各种练习形式的练习侧重点和运动负荷安排有较大区别。体能、技能协同发展时要注意区分体能与体力的差别,关注技能学习与体能练习的先后顺序,控制体能练习的负荷及量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体育单元教学中实施体能随堂练的练习内容、练习方式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教材单元的辅助体能练习内容的排列与组合,找出了体能随堂练的内容设计方法与练习方法,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对比试验发现,实验班的学生运动技能及体能均胜出对照班。由此笔者也总结出了在不同教材单元中进行体能随堂练的途径与方式:分析主教材的优缺点——设计辅助体能练习内容——对体能练习内容进行排列与组合——设计体能练习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普通高校女生球类专项课教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97 级140 名女生入学及第一学期5 项身体素质的对比分析,发现女生球类专项课对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效果不显著,有些项目甚至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因而改革教学内容,改革课堂结构,有针对性地增加了体育练习内容。优化教学方法,选择体能练习与技术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和考试内容,注重发展体育方面的技能,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8.
何辉波 《新体育》2023,(20):82-84
新课标背景下构建高中体育课堂“技能+专项体能”教学模式,首先明确指导思想和学习目标,依据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大单元教学构建运动技能模块学习内容,形成学、练、赛、评一体化的体育课堂教学体系。根据运动技能特点构建“专项体能处方资源库”,然后结合每节课的运动技能学习内容,确定二或三个体能要素,从资源库中选取专项体能练习内容约2~5个,匹配运动技能的学习内容,设置多种练习方式,形成“技能+专项体能”教学方案。以灵活多样的操作程序和实施策略应用于体育课堂教学,结合学习效果评价,来促进学生的运动能力提升、健康行为养成和体育品德塑造,培育拥有强健体魄、运动专长、健全人格的合格高中生。  相似文献   

9.
对足球、篮球、橄榄球等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球类项目运动员高原训练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发现高原训练对球类运动员的有氧、无氧运动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但对骨骼肌的工作能力有负面影响,地心引力的下降、空气密度的减少也会影响动作技能及球感。而高住高练低训(living high-exercisehigh-training low,HiHiLo)不仅能够达到提高机体的有氧、无氧运动能力的目的,并且由于是在平原训练,运动员的球感、技能不会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提高该类项目运动员体能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既重视学生体能发展的基础性,又重视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的选择性.田径类项目必选,在于发展学生体能;学生根据爱好和自身情况选择运动项目(含田径类),在于促进学生个性化技能的发展.通过对江苏省南京市部分中学的调查,发现目前的学时安排不能有效促进学生体能和个性化体能的协调发展,部分学校采用适当增加田径项目教学时数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体能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设模块教学工作以来,一线体育老师比较注重模块内运动技术的教学,轻视或者忽略了体能练习。但是,没有一定强度的体育课不足以支撑学生健康的生活和学习,没有一定强度和内容的体能练习也不能为专项技能学习服务。因此,应在每节体育课中安排10分钟左右的一定强度的专门设计的体能练习,并且每学期安排几次专门的体能练习课,  相似文献   

12.
阿英嘎 《体育学刊》2007,14(1):130-133
通过比较连续3届进入全运会决赛运动员的项群分布,发现我国不同项群的优秀运动员运动寿命有所不同,技能类项群的运动员运动寿命长于体能类项群运动员。在技能类项群中,运动寿命较长的是球类运动员,而格斗类项目的运动员运动寿命较短。而在体能类项群中,速度性项目运动员的运动寿命长于耐力性和快速力量性项目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相似文献   

13.
<正>在校园网球运动的开展中,体能与技能的结合练习非常重要,在使用网球教具的同时,设计相关性或针对性的体能练习,将体能练习与网球技能进行同步结合,确保学生在学习技术的同时也进行了体能练习,保证课堂中学生的运动密度及负荷达到标准,切实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技术水平。网球体能训练需要与学生的年龄、技术水平相对应,分别从速度、力量、耐力、韧度、技能、策略等方面进行课程设计。  相似文献   

14.
《体育师友》2018,(4):6-7
体能练习是2017版高中新课标的必修必学内容,提到"体能练习"并不陌生,一直是体育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者观摩了很多公开课、优质课,发现以往的"体能练习"时间安排不足、负荷强度不够、内容选择与安排针对性不强。文章将从体能练习的时间安排负荷强度、内容选择与设计、负荷量、学生兴趣、计划以及场地器材相结合,提升"体能练习"的有效性,让体能练习正真落实到每一节体育课上。  相似文献   

15.
只有体能练习与运动技术学习真正融合,运动技术才能真正有效掌握。学生只有在学习运动技术前,达到了学习技术所需要的体能要求时,才能真正规范地掌握运动技术,技能水平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本文从体能在运动技术学习中的价值及其实践运用两个方面展开探讨,旨在全面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倪胜勇 《体育教学》2012,(6):58-59,2
"补偿性体能"是一种促进学生体能发展的教学行为,与"课课练""循环练习"不同的是:不再套用运动训练学的体能训练模式进行移植或嫁接,而是通过诱发学生学练动机与兴趣的练习手段,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持续参与感悟和享受运动的乐趣,进而促进体能与技能的发展。通过不断探索与研究,我们在实践操作层面尝试构建了一种"补偿一介入"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50m跑是扬州地区体育中考项目之一(满分标准:男,7.3s;女,8.3s),也是学生最怕练的项目之一。因为标准高,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易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几次练习后成绩不见提高可能还会退步,加上体能消耗大,于是消极、畏难情绪顿生。为了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与热情,我采用了退让法练习50m。  相似文献   

18.
<正>一、对"三维"视角下构建单元体系的认识"技术、体能、运用"视解下单元教学计划的构建,要求以技术教学为载体,让学生在学习、掌握体育运动技术的基础上,运用掌握的技能与学生已有的运动技能相组合,通过"组合"练习来提高体能和巩固所学技能;引导学生用掌握的运动技术结合体能水平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运用。本课教师设计的《鱼跃前滚翻》教学单元以技术教学为载体,重在发展学生的体能,最后教给学生运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技能学练的同时发展体能,而不是单纯地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将体育课上成单一的训练课、体能课,该问题值得深入思考。本研究结合所学技能项目特征,积极融入、协同和发展学生专项体能,探索实施专项体能融入技能学练全过程,旨在实现体能和技能的双提升。  相似文献   

20.
<正>一、球类教学中体能化设计1.学习准备兼体能。无论是一般性准备练习还是专项性准备练习,都应让学生动起来。如,在球类技能学习前,要设计密度较大,强度适中,对主学技能有帮助,且兼顾好学生体能发展的准备练习。再如,设计一套有"运、传、投、移"等篮球基本技术的球操,进行"影子运球"游戏(追着别人的影子运球),进行"足球弹珠"(将自己的球踢出去碰对手的球),这些练习,既起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