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国外常将教学文化等同于教师文化,并认为不同的教学文化模式内蕴不同的教学文化形态。美国学者安迪.哈格里夫斯把当代教学文化分为文化模式和契约模式,我国认为教学文化是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文本文化和教学环境文化在内的整体性文化。从不同的维度出发,可将当代教学文化形态分为竞争性教学文化和合作性教学文化、显性教学文化和隐性教学文化、控制性教学文化和生成性教学文化。此外,当代教学文化还蕴含着价值导向、环境塑造、制度规约、情感激发等功能。  相似文献   

2.
赤峰市蒙元文化与草原旅游互动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蒙元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和构成部分.元代的蒙古族主政者从草原到中原,接受了中原文化,也带去了游牧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蒙元文化.因此,蒙元文化是草原文化、中原文化、中外文化交融的产物,是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和边塞文化的集聚、融合以及传承和积淀.蒙元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从而,形成了兼容并蓄的地域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3.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不管是强势文化还是主流文化,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当然弱势文化和非主流文化,在强势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影响下,很容易失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因此在少数民族的学校教育中,教师和学校更加应该注重统筹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将弱势文化和主流文化共同发展。因此本文主要探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水族文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人口文化是“人口生产创造的精神结晶”。狭义的人口文化是由人口生产直接派生的直属直系的人口文化系列,是人口文化的核心,包括性文化、婚姻文化、生育文化、家庭文化、老龄文化、人口变迁文化、丧葬文化,这些文化因素,从多方面长期影响和制约着整个人类自身的生存、繁衍、发展、进化和升华,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互协调、互补互辅,共同推动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广义的人口文化是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联姻、嫁接的旁支旁系的分系统和分支,包括各种人口文化的传统、制度、机构、产业等等。  相似文献   

5.
基于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功能和外部的竞争性环境,高校必须发掘和培育特色文化。发掘特色文化应在物质文化方面发掘本源文化,在精神文化方面发掘高尚文化,在制度文化方面发掘人文文化和在行为文化方面发掘理性文化。培育特色文化应做到继承传统、与时俱进和立足地域。  相似文献   

6.
文化帝国主义实质就是要解构他国文化的合理性和价值性,赋予自己文化价值观念的普遍性和绝对性,达到控制他国文化,促使对象国民众迷信和向往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目的。识别正常国际间文化的交流和文化帝国主义之间的区别,认清文化帝国主义带来的危害性,抵制文化帝国主义的扩张,确保本土文化的主导地位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个性化教学是一种开放式教学,需尊重学生的能力差异、兴趣差异、经验差异和个性等,才能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个性化教学文化肩负着继承优秀传统文化,选择恰切的文化,进行文化对话与交流,创造先进文化,实现文化的个性多样和多元文化共生等重要使命。个性化教学需要寻找实现文化使命的路径,即具备文化使命的意识感、扬弃文化传统、开展文化对话和文化交流、形成文化自信和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地域文化和地方高校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两个子系统,分别以不同形式发挥着文化育人的功能。地域文化和地方高校文化建设在文化全球化趋势下面临新的挑战,二者的相互交融,良性互动将为各自的创新、发展,形成特色,增强竞争力创造新的动力。地方高校文化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学术文化,活动文化等方面受到地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地域文化依托地方院校的人才、科研实力和大学文化的引领、服务和辐射功能得以传承、创新和弘扬。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文化,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任务。党始终在努力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道路,通过提出和谐文化、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文化"走出去"等一系列概念逐渐丰富党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理论。构建和谐文化应以坚定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思想,坚持"双百方针",鼓励文化多样性,尊重市场经济下文化发展的规律。处理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精英文化和流行文化、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对内建设和谐文化,对外推广文化和谐,以文化国,以文交友,共同构建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怀宁县独秀小学与新县城一同崛起,与新课改一起成长。在近十年的创建工作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名校的一半是文化"——学校的内涵发展必须要有文化的积淀来支撑。学校文化主要包括制度文化、环境文化、活动文化和理念文化等。制度文化和理念文化是隐性文化,有着导向和激励作用。环境文化和活动文化是显性文化,具有熏陶和感召功能。近年来,我们着重从以下三方面展开学校文化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1.
“台阁体”不能等同“馆阁体”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从永乐到弘治这一百多年间,文坛上占着主导和主流地位的文学形态是"台阁体"。有关它的诸多问题没有得到当今学者足够的重视和研究,即如它的称谓也存在着偏颇的看法:把"台阁"等同于"馆阁","台阁体"等同于"馆阁体"。事实上,明代的"馆阁"和"台阁"的指称有着明显的等级和地位差别,二者之间不能等同和相互替称;且考察"馆阁体"和"台阁体"在明、清两代用法的演变,可以看出,把以"三杨"为代表的诗文文学形态称之为"台阁体",在这一时期已经形成了习惯性共识。  相似文献   

12.
论文分析了目前高校“中国传统文化”教材类型;对高职类“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科目定位,教材切入点的选择,教材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授课对象的需要和授课方法等五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在论述基础上设计了高职类“中国传统文化”教材编写提纲。  相似文献   

13.
五四文学中的"问题小说"、"娜拉热"等思潮和现象的产生,其深层的思想根源是五四时期风行一时的"健全的个人主义"。这意味着五四知识分子激进的启蒙思想、文化姿态和文学主张,如果不以个性解放或个人主义的价值体系来定位,是很难进行恰如其分的阐发和解释的。激进主义是五四文化转型时期居于主导地位的思想、文化、文学潮流之一,个性解放或个人主义不仅是其所蕴含的一种核心文化精神,更是这股思潮得以形成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动力支撑,而它自身的限度、矛盾及其发展、流转也同样纠结于此。  相似文献   

14.
神话是人类最早的阐释谱系,它凝聚着早期人类对生存、宇宙秩序、世间万物等的基本阐释,蕴含着某种文化原型,规定着生存于该文化系统中的群体与个体的生存意向。"夸父逐日"和"西绪福斯"作为中西具有代表性的抗争性神话范例,不仅折射出中西不同的生存历程,同时也规定了两种文化范型各自的人文价值走向。  相似文献   

15.
翻译研究的范式和视角的嬗变总是随着社会文化语境中主体文化精神和主流哲学思潮的变迁而发生变化。这一始于西方且具有西方文化渊源的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浪潮,在我国译学理论研究界可以说是"百家争鸣",毁誉参半。本文以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在国内的现状和产生的文化背景为基础,分析了"转向"的时代性特征和学科综合性需求,对"转向"后翻译研究具体的文化视域给予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和而不同"是古老的中国哲学智慧。"和而不同"文化观既强调"和谐",又关注"不同",与今天所倡导的大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内涵基本一致。"和而不同"作为先秦儒家思想的文化观,对当代大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构建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孔子知识渊博,文化积淀深厚,是一位旷世大儒,他用他的一生阐释了“好学”思想,弘扬了“好学”精神。从孔子求学的信念、求学的目的、求学的态度、求学的方法、求学的品格上剖析他的好学精神,还原孔子在《论语》中的好学形象,以期能对当下教育改革提供点滴启发。  相似文献   

18.
河湟"花儿"作为一种在劳动群众中产生,并在劳动群众中流传和发展的音乐形式,有着根深蒂固的群众基础,是人类无形的文化遗产和稀有瑰宝。现通过分析其中的程式套语,挖掘出其内容和形式上的特殊魅力,从而对更加深入地研究它提供更为立体的认识作用。探悉高度程式化的形式结构在"花儿"传承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为歌者提供记忆上的便利,使"表演中的创作"和歌者在瞬间内唱出妙语连珠的词句成为可能的根本原因。这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研究这种民歌,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同时对河湟地区这些不同民族的大同小异的"花儿"进行梳理和分析,对于我们解读西部文化的多元整合现象也提供了具有启发性的认识作用,有利于推动民族杂居地区文化的向心整合。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简称"基础课")是求知与修养相结合,系统化、理论化的课程。文化自觉是文化主体精神的自觉,高校基础课教师在备课中要"自知之明",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不断进行自主学习,切合学生的特点;在备课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到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文化高速公路"旨在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开发现代旅游资源,实现文化站点的连接和站点文化的高速传播,探索开放大学背景下文化建设模式。研究从学术层面和教学层面切入,挖掘西柏坡至北京沿线的历史文化,力图还原历史。学术层面旨在挖掘西柏坡及沿途红色资源的学术价值,提升学术品位。教学层面重在普及红色知识,传承伟大的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结合当年中共中央的实际行程设计选取"西柏坡—北京"路线图,途经五处红色基地,组织多种学习活动。采用历史研究方法,同时开展社会调查,注重搜集口述史料、组织图片展等。在方案实施中,充分发挥电大优势,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虚拟路线图",以提高红色文化教育传播的广度与时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