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近几年来,国际互联网新闻网站正以其独有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它的新闻播发非常之快,几乎可以随时随地“现场直播”,而又不受频道限制;它的新闻容量非常之大,查询、阅读又很方便;它的开放度非常之高,不仅阅读免费,而且还可以免费下载。网上信息不仅为广大网民所喜爱,也被传统媒体编辑所看好:它可以助你拼“快”——网上新闻有时来得比特派记者还快;更可以帮你争“博”——只需轻轻一点,世界各地网上新闻尽收眼底。不过,新闻编辑在利用它时,却要慎之又慎。 一防新闻陷阱,网站恶作剧。网站得以生存的  相似文献   

2.
《上海档案工作》2011,(3):32-32
王成琴在《档案时空》2011年第2期撰文说:在欧美国家,档案信息资源是以国家档案馆网站为依托平台,联网全国各档案馆馆藏信息数据库,实现全国数字化档案资源的网上集成查询、检索和利用.他们采用的主要方法就是联合目录。他们的目录检索是一个分级类目检索,每级目录在各检索网站上都有链接内容,是一个多项目、多层次,涵盖内容丰富的服务空间。  相似文献   

3.
一.“聚合新闻”(RSS)是什么?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养成了在网站上获取新闻的习惯。而要在海量的网络新闻信息中获取新闻,可谓颇费时间和精力,更别提每当打开网站的首页,首先映入眼帘的并不是新闻,而是充斥整个屏幕的各种弹出式广告、Flash广告、飘浮窗口……近年来, 从国外传入,在国内逐渐兴起的“聚合新闻(RSS)”为受众提供了另一种在网上阅读新闻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侯志强 《记者摇篮》2006,(11):10-10
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阅读新闻信息的平台,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反应之迅速、查询之便捷,任何其他媒介都无可企及。但是,由于网上信息过于繁杂,且完全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所以给网友的选择信息、阅读新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具体表现为:一、栏目多。一般新闻网站都设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频道,每个频道还要设若干个栏目,有些栏目还设有子栏目。二、更新快。互联网新闻的一大特点就是即时更新,只要有最新的报道,新闻网站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布。为有效缓解新闻网站与网友之问的这种“供“”需”矛盾,东北新闻网结合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21世纪,网上舆论宣传战斗会相当激烈。网络渗透力强,无孔不入,加强网上新闻宣传工作,将是未来渗透与反渗透、防止“西化”、“分化”的重要工作。 新华社网站开办初期就明确提出,要高起点,面向全球,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性通讯社的新闻信息网站,建成中国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阵地。网络发布的新闻信息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同时又要贴近社会,贴近读者,既要加强网上的正面宣传工作,还要根据网络的特点,不断丰富网上内容,才能增强吸引力,成为网上的新闻信息总汇,成为国内外的名牌新闻信息网站。  相似文献   

6.
如今,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经过近十年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我国重点建设的几家中央新闻网站和各省级地方新闻网站,已经成功改变了网上新闻传播无序的局面,成长为主导网上新闻舆论的网络“主流媒体”。而当前,各地市新闻网站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但是,对于地市新闻网站来说,在规模、影响力、竞争力上都无法同人民网和新华网等中央级的新闻网站相比。  相似文献   

7.
第27届奥运会期间,网上新闻图片的竞争,让许多人深深感到第四媒体“后生可畏”。可以说,此次国内各大新闻网站在奥运期间对新闻图片的重视是空前的,各网站精彩纷呈的图片报道为日后网上新闻图片使用提供了值得研究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台州市委宣传部共同在玉环举办了“2007浙江县(市)新闻网站发展高峰论坛”,研讨新闻网站的定位与价值实现,分析网络新闻传播规律,交流新闻网站办网经验,探讨新闻网站的发展方向。在论坛中,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的15个县(市)支站分别就新闻网的建设和运营体制、各自的特色内容、网络舆论监督与网上舆情收集、网上论坛开办、视频新闻、技术支持以及面临的困难、体制机制制约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和研讨。本期刊登的是部分县(市)新闻网站在论坛上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9.
方军  谢智 《新闻前哨》2001,(6):33-34
报纸的时事报道作为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的窗口,正在或者说已经被飞速发展的网络传媒投下的身影挡住光芒,并且被贴上“反应迟缓”、“窗口窄小”等封签。报纸并非没有采取对策,但出版提速只能让今天的读者尽早阅读到昨日的新闻,无法同网站每日数次、数十次新闻刷新乃至即时新闻滚动相抗衡;对时事版的扩版增张,也不过是增加了在网上一次或几次鼠标点击的信息量。 从报纸的新闻构成看,网络传媒挑战传统媒体,报纸的时事新闻首当其冲,时事报道难度增加也就不足为怪。有人认为,网络的发展给传统媒体敲响了“丧钟”,那么时事报道也难逃…  相似文献   

10.
中央重点新闻网站通过甄别后登载的新闻.在数量上只占同时段内新闻的很少一部分,但正是这部分新闻在引导网上舆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央重点新闻新闻网站.定位于着眼国内外大事,关系国计民生的新闻以及网民关注的“小情”,这是网站的特性所要求,在海量的基础重视质是网站新闻宣传的主要原则之一。新闻网站通过各个栏目,不同专题.将更多新闻被释放出来服务“大众”。  相似文献   

11.
王坚 《网络传播》2004,(8):41-42
人们需要新闻,但更需要对新闻的观点。新闻评论正是体现观点的重要形式。新闻告诉人们“是什么”,而评论则告诉人们“为什么”。只有重视并搞好新闻评论,新闻网站方能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受众的心目中占据一席之地。那么,新闻网站在发展网上新闻评论时应该遵循何种规律、注意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2.
由湖北省编辑学会主办的《出版科学》网络版(http://www.cbkx.com)于2002年2月20日开通。届此读者可通过因特网查阅本刊自正式创刊以来的所有文章。 本刊网站是为读者提供《出版科学》的网上阅读及检索、网上投稿、编读交流的专业网站,包括各期的网络版,提供针对文章标题、作者、关键词、栏目及全文的检索功能,读者要查找本刊各期文章极为方便。此外,网站还将  相似文献   

13.
目录差错何其多江达飞目录是书刊的眉眼,是书刊质量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为读者提供阅读、检查书刊内容之便,还能起“导读”的作用。尤其是刊物,如果目录编排得体、显隐有度、艺术性地赋予装饰,更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至于工具类图书,则是读者检索查阅的必备项目...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读者目录是揭示藏书,宣传图书,辅导阅读的检索工具。我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条例中规定,目录工作“要健全目录体系”“读者目录可设置分类、著者、书名目录,有条件的馆可编制书本式馆藏目录和增加主题检索途径”“成为全校的查目中心”。而目前高校图书馆目录体系普遍不健全,读者目录多半仅设分类目录、书名目录,只有部分馆设有著者目录,而主题目录设置的则不多。目录质量上也存在不少问题,目录卡片排列混乱,目录庞杂而又未能及时整顿更新。在揭示深度方面,目录缺少附加款目、分析款目、综合款目,参照做得少。不少馆在款目编制时一律每种书只为读者目录制一张书名款目、一张分类款目、一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人们对网站“炒作”新闻的能力过分夸大。其实网站只不过是一家新闻“超市”,在新闻信息的传播链条中,最大的贡献在于将其他媒体的“产品”进行集纳编排,然后售卖给网民,而网民对新闻事件的创造性阅读,通过网站发布后再度成为其他媒体关注的焦点,网站再度将这些媒体发布的新闻信息纳入囊中,兜售给网民。如此循环往复,传统媒体成为辛勤劳作的新闻生产者,网站成为坐收渔利的新闻销售者,但这种销售行为往往被过分解读为生产性行为。  相似文献   

16.
最近,我上一家新闻门户网站浏览新闻,发现这家网站更新了页面。初看,网站的确有了不少变化,不过更新后的网页给阅读带来诸多不便,甚至连投稿邮箱都"更"掉了,让人觉得可惜。网上阅读与平面媒体阅读有很大区别,报纸版面少而且比较直观。不管怎样改版,阅读起来都不是很费  相似文献   

17.
开发利用网上免费全文学术电子期刊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开发利用网上免费全文学术电子期刊资源的意义,介绍了“中国科技论文在线”、“首席医学网”等免费网站的概况和检索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锋 《军事记者》2007,(1):49-49
中国军网是军委、总部正式批准成立的综合性新闻网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国际互联网发布军事新闻的权威媒体。中国军网与其他媒体网站所不同的是:它是全国惟一一家“两网运行”的网站,她既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布新闻,也在军队内部的军队综合信息网上发布新闻。因此,在组织“公民道  相似文献   

19.
新闻网站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此文对2000年以来的网络特别是我国新闻网站的现状,进行了全面概述,在总结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深刻地分析了新闻网站的优势和劣势,以明晰的思路,提出了新闻网站未来发展应树立的“四个意识”,指出了新闻网站应在竞争中抢占网上制高点,发挥正确引导网上舆论的主阵地作用。分析透彻,针对性强,是此文的一大特点,虽然略长了些,但很有内容,本刊特向读者推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国内的摄影网站如同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并且被一批年轻的有识之士称为新闻摄影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这样的摄影网站,如“易拍”、“photocome”等,其实就是图片代理商,它们把摄影师的图片放在网上,需要图片的人在网上浏览后,与网站联系,取得图片。所得的收入网站与摄影师按一定比例分成,通常是一半对一半。此外,网站也利用“聊天至”联系摄影师,并提供一些器材等方面的资讯。这种交易方式被越来越多的摄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