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
关联词在语文中特别重要,且难以区别,使学生在选词填空及虚词使用的考题中造成一定的错误,如“关于”与“对于”“何况”与“况且”就是两组易混淆的关联词,认真辨析其区别,就能准确地运用这两组关联词。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和落实“十六大”精神 ,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与本刊编辑部共同举办了我校部分理论工作者学习“十六大”精神座谈会。以下是专家学者在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4.
明人“韵”论在两个层面上展开。在“韵”之为“声”的层面上,明人揭示了诗之“声”,具有独立于“义”之传达的自指性及审美的情感性;在“韵”之为“神”的层面上,明人揭示了“神”在结构上对“声”之“有限性”的超越,在生成过程中对“声”之“人工性”的超越。而对工具性、人工性、有限性的超越使诗之“声”获得了澄明人与世界万物的本体功能。明人“韵”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诗学本体意蕴。  相似文献   

5.
康有为的历史进化论、博爱思想,自由人性论以及大同理想,都是“历史的中间物”,具有二重性特征,既有反封建的进步性,又有传统文化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闲暇时看看电视,常听见节目主持人或娱乐界艺人把“角色”念成“jiǎosè”,把“亚洲”念成“yǎzhōu”。听上几遍,出于职业敏感,我耳朵总觉不舒服。“角色”应念“juésè”,指戏剧或电影、电视中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或比喻生活中某种类型的人物。而“亚洲”中的“亚”,各种字、词典中根本无“yǎ之读音,应读“yà”。有人念成“yǎ”音大概是受港、台影响吧。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今天,我们拿不准某些字词读音时,不可随意误  相似文献   

7.
友谊是古今中外一个永恒的话题。中国古代,人们尤其重视交友。笔者在阅读时发现,古人交友时对朋友有些专称,如素友、胜友、畏友、诗友等。这些称谓或高雅或纯朴,都具有特殊的含义,有的沿用至今。了解它们对阅读和理解古文很有必要,对今人交友也有着启迪意义。现择其主要的解说如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中的“坐”“跪”“跽”“踞”四个动词,都表古代常见的坐姿,看起来相似,其实是有区别的。坐古人铺席于地,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后跟上的动作,称为“坐”。《说文》:  相似文献   

9.
《论语》“巧言令色”中的“令”字,通常被训作“善”,但对于“令”字该词义的来源,学术界却并未达成一致意见,本文在研究分析了传统训诂对于“令”的词源的观点之基础上,结合先秦语言实际,认为,训为“善”的“令”字实际是一个“本无其字”的假借字,其记录的词义确切地说是“形容人品貌,名望等的美好,或由此引申为对人的敬称或对事物的美称,形容词。”同时,文章还辨析了可以训作“善”的“令”“ ”“灵”“良”几个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陶诗的“真趣”、“意趣”、“生趣”、“情趣”,说明陶渊明隐居田园的生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逃避人生,而是在田园生活中追求独立完美的人格,追求悠闲适意的人生,是对理想信念的不倦追求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1.
儒家的“经世”基于“知我其天乎”的强烈信念,“致用”则是一种人主义的使命感的体现。但是在封建的官僚制度运行中,“经世致用”实际上的运作与实践经历了极为不幸的命运。本以王安石为你,剖析基与“经世”思想的困晨关系和内在逻辑,试图对儒家经世思想发展的一个有代表意义的时段作一个浅显研究。  相似文献   

12.
辩是推理的运用,但与辩的目的相联系,甚至于为实现这种目的而采取一定技巧的推理,实际上已经成为辩的方法。《墨经》中所述“援”、“推”“辟”“止”“效”诸方法是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99昆明世博会期间,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直播或转播了这一活动盛况。电视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在介绍云南省委书记令狐安时,将“令狐”念成“Ling hú”,这种读法是错误的。“令”是多音字,有三个读音:一读“lìng”,释义较多,如命令  相似文献   

14.
所谓“美声唱法”,又称为“意大利唱法”或“西洋唱法”,它是伴随着西洋歌剧的产生、发展而发展的一种歌唱艺术流派。随着意大利歌剧的诞生 ,现存的最早的歌剧《犹里荻茜》的曲作者、著名歌唱家卡契尼 ,提出要以洪亮致远的声音演唱歌剧的美声唱法的美学和技术要求 ;在他 16 0 1年出版的声乐作品集《新音乐》的前言中 ,他又进一步提出 :歌曲不仅应该是美的 ,而且也应该是表现戏剧性的 ,其中花腔不仅是装饰性的 ,而且是应该表达内容和情感的。卡契尼在为美声唱法进行美学及技术定位的同时 ,也为歌剧的表现内容定了位。声音要想洪亮 ,发音各共…  相似文献   

15.
16.
在好奇心的驱使和求知欲的激励下,古希腊哲学家从观察自然,思考人事中得出了关于世界的种种观点,从世界是某种实物,到世界是数量,是多种实物,是存在,到世界是人,是人的精神,到世界是包括自然,人及精神的实体,古希腊哲学完成了世界的全面认识,而且它为以后西方哲学的发展奠定了笃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首次明确肯定孙中山的“耕有其田”是与农民革命相结合的土地革命纲领;指明“平均地权”与“耕有其田”性质不同;前主张土地改良,后提倡土地革命;批评陈伯达否认“耕有其田”是土地革命主张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18.
钱钟书的作品有一种亦庄亦谐的特点,即常常打破思维定势,在原本人们都“庄”的情况下,“谐”它一下,而在人们“谐”的时候却又“庄”的语言出之。这种庄者谐之、谐者庄用的方式,使人们根据建党事理所产生的期待落空,持到的是意想不到的结果人们这种期望几结果的“违背和乘讹”,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新奇和诙谐的效果,形成他作品的一种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真”是和庄子人生自由的理想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真”就没有人生自由,也没有美的产生和存在。庄子“真”的美学观,是他的人生哲学思想的延续,是对礼乐文化的异化以及人的异化的批判,其实质是追求人生与“道”和谐的大美境界,对后代有着多方面的思想启迪意义,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继承、发展和理论创新;要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三个代表”思想的深刻内涵;用“三个代表”的要求建设党必须在落实上狠下功夫,要人思想、政治、作风、纪律和组织制度上全面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