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在教学中肯定会犯一些小错误,有时候会有学生指出来。指出来的时候,我们肯定会一下子感到难堪。学生的这种行为我们称为突然质疑。一、学生不敢质疑的原因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我们应当鼓励学生敢于对教师的答案、观点提出突然质疑,因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质疑是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一直是我们所有教师关注的话题.良好的质疑品质能够为学生学好数学、了解生活、走入社会提供保障,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目标.很多教师在这一方面做作了努力,提出了很多的观点和想法,有些观点使我们深受启发,也有些想法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来谈谈自己个人的观点和做法.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研讨交流少;操练记忆多,鼓励创新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作为教师,与其让学生掌握一定范围的知识,不如教会他自主学习,让他终身受益。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呢?  相似文献   

4.
谢立军 《考试周刊》2011,(49):81-8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将会越来越多的面临学生的质疑。教师要转换观念,对学生的质疑热情要充分给予肯定。在教学中,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多问,促进学生多种思维,运用有效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升学生思维空间,唯有如此,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样的课堂才有活力。下面我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谈谈自己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一步,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摈弃传统的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为创设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思维环境,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可以依靠自己的思考去学习,并不断向教师提出质疑,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创新能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巧妙设疑,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就能有效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四种方法进行引导质疑。  相似文献   

8.
质疑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使学生乐于质疑、善于质疑,从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习能力,并为以后学习新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我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9.
武新华 《陕西教育》2010,(5):60-60,57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做数学学习的主人,面对这一新的数学学习方式,我们教师要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动脑筋、下工夫。因此,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起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实现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教学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参与活动的经验少,因此需要教师对数学活动的有效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使学生在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高效率地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增长能力,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焕孪 《云南教育》2002,(13):29-30
小学数学新修订的教学大纲提出了“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要求,强调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性,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所面临的迫切任务。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应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氛围,为学生提供创造契机,鼓励学生思考、探索、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一、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质疑、争辩,最终统一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巧妙…  相似文献   

12.
传统教学中教师"唱戏"、学生"听戏"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反思过去的数学教学,学生问得少,教师问得多;学生悟得少,教师牵得多,从而导致学生缺乏主体意识,被动应付。使课堂教学失去生机,出现“启而不发”“引而不达”的尴尬局面。数学教学要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教师就必须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到教学...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由此可见,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形成一种新的课堂,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成生动、主动和具有个性的过程。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主,脱离生活多,联系实际少;学生被动  相似文献   

14.
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质疑应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意识呢?1创设质疑氛围“学贵有疑,不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小学数学教学是以数学问题为中心的教学。但是,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还是串讲串问,牵着学生走,没有留给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五严”规定“严控学生在校时问与家庭作业总量”,对于以“多练”来提高学生成绩的数学学科来说着实是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了新的挑战。相比较以前的数学教学,我们少了晚辅导、晚自习,那么是不是对数学的要求就可以降低了呢?当然不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做到更细,最细。今天我就数学作业的批改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16.
教师与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交互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作用是交互进行的,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模式,评价活动效果发挥其主导作用,教学模式的设计,一是创设问题情境,二是指明认知方向;教师评价学生时,既要肯定和鼓励成功;又要质疑与修正错误,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在参与数学活动,反思认知过程,学生的数学活动一般要经历数学实验,教学猜想,数学严谨3个阶段;学生的反思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重要环节,设计-参与-评价-反思,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作用循环往复,构成了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7.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题是数学的灵魂,解题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学生精通数学知识的广度和掌握数学教材深度的主要标志.然而许多教师在习题课教学中,就题论题多,指导方法少;教师讲得多,学生想得少.学生的解题方法主要靠模仿与记忆获得,很难迁移到新的情景中去,因此学生的解题能力低下,常出现“能听懂不会解题”的怪现象.那么,解题教学的关键是什么?如何在数学习题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呢?对此笔者谈一些粗浅的做法.  相似文献   

18.
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学生质疑的能力,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其形成及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培养与引导.因此,在教学中如何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使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是我们面临的主要课题,笔者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努力践行连云港市教育局提出的"三案六模块"教学模式在教学实验中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笔者就初中数学课程改革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谈几点看法.一、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解放思想敢于"质疑"  相似文献   

19.
初中数学教学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其途径是通过教师创设实际环境,鼓励学生独立探索,能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应在教学活动中激活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使学生始终处于在一个高度兴奋、主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思维从问题开始,教师在问题中教,其关键在于教师巧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讨论、操作、求异",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有助于激活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