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新疆哈萨克族与汉族3~6岁幼儿体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疆哈萨克族3-6岁幼儿与汉族3-6岁幼儿体质监测结果进行了比较与分析。通过对9项体质监测指标的比例,分析新疆哈萨克族幼儿与汉族幼儿在身体发育形态和身体素质上的差异;通过分析研究,揭示了两民族幼儿之间体质的特点与差异。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湖州市3~6岁幼儿体质现状及发展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湖州市3~6岁幼儿体质进行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湖州市3~6岁幼儿体质状况优良,总体水平好于全国汉族水平,但体质发展趋势随年龄而下降;部分指标低于全国汉族水平;不良的饮食习惯、疾病和体育锻炼缺乏是制约湖州市3~6岁幼儿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我国海岛地区3~6岁幼儿的体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了解和掌握海岛地区幼儿体质健康现状和体质变化规律,科学评价幼儿人群的健康水平,运用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对1 050名舟山海岛地区3~6岁幼儿体质现状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海岛地区幼儿体质状况好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柔韧性和上肢力量海岛幼儿差于全国均值;幼儿体质状况随着年龄增加而提高,但是幼儿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皮褶厚度随年龄增加而上下波动发展,柔韧性随年龄增加而下降的特征;体质状况的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较为明显.但海岛幼儿的合格率低于浙江省总体的平均合格率.  相似文献   

4.
1994年全国5~6岁幼儿基本体操表演者的身体形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994年来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28个单位的幼儿基本体操参演队员进行了7项形态指标的测试(身高、坐高、体重、肩宽、胸围、上臂围、皮褶厚度),从中筛选出355名5~6岁幼儿为分析样本。研究表明:1)练习幼儿基本体操的“小运动员”与正常幼儿生长发育特点基本一致,幼儿基本体操的训练不会影响幼儿的正常发育。2)提供了幼儿基本体操“小运动员”形态指标的参考值。3)练习幼儿基本体操对幼儿“肥胖儿”的减少有益。  相似文献   

5.
运用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对舟山海岛地区与嘉兴内陆地区3~6岁幼儿体质、饮食结构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海岛地区幼儿体型较瘦长,城乡男女幼儿平衡能力好于内陆地区幼儿;内陆地区幼儿体型较结实,城市男女幼儿柔韧性、灵敏性,城乡男幼儿上、下肢力量、及乡村女幼儿下肢力量、协调性好于海岛地区幼儿;海岛地区偏重鱼虾类与内陆地区偏重于畜、禽肉的地域性饮食结构,致使幼儿的营养物质摄取不均衡,对幼儿身体形态及身体素质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透过城市幼儿"入园难"现象的一些表现,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非常必要.目前城市幼儿"入园难"现象已成为一个民生难题,政府相关部门应予以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以保证每位幼儿充分享有受教育权,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7.
不同的延迟策略对5岁幼儿延迟满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90名5岁幼儿为被试,采用实验法探讨不同的延迟策略对5岁幼儿在延迟时间上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延迟策略的教授,对5岁组幼儿的延迟时间有很大的影响;(2)对于5岁组幼儿,注意转移策略的教授,可以非常显著地提高幼儿延迟满足的时间;自我言语鼓励策略的教授,可以比较显著地提高幼儿延迟满足的时间;冷策略的教授,没有提高幼儿延迟满足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对经过一年幼儿基本体操训练的28名4~6岁的幼儿进入小学后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这些小学生的健康发育水平、心理素质、学习成绩、体育成绩和综合素质均高于同龄儿童,表明幼儿基本体操有助于幼儿的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建议在有条件的幼儿园应开展幼儿基本体操训练.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2010年中国国民体质监测报告和2010年澳门特别行政区市民体质监测报告为研究对象,对两份报告中的幼儿(3—6岁)体质监测部分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内地幼儿在身高、体重、BMI指数方面略高于澳门幼儿;内地男性幼儿较澳门男性幼儿偏胖,澳门女性幼儿较内地女性幼儿略胖;内地幼儿3—4岁阶段身体素质整体优于澳门幼儿,但5—6岁阶段两地幼儿素质差距减小,甚至部分澳门幼儿素质均值超过内地幼儿。  相似文献   

10.
随着身体发育情况的变化,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行走步态特征。为了指明正常幼儿步态发展的基本特征,为幼儿身体锻炼和患病幼儿的步态诊断以及治疗提供定量依据。通过运动解析方法获得幼儿不同年龄阶段步态特征变化的运动学数据,研究结果发现:3岁以前支撑期较长,单腿支撑时间比成人短,随着月龄增加单腿支撑时间呈增加趋势;2岁以前幼儿的双足支撑期远大于成人10%的水平,5岁左右双足支撑时间与成人接近;1岁半以前,髋、膝、踝关节没有明显的缓冲和蹬伸特征,幼儿的步态基本以全脚掌着地为主;2岁以后,步态开始稳健,髋、膝关节参与缓冲和蹬伸,3岁以后踝关节开始积极的参与缓冲和蹬伸。  相似文献   

11.
听觉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人格特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儿童版)为测量工具,对云南省272名听觉障碍儿童和283名正常儿童具有的人格特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听觉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的人格特质差异显著;年级和性别是影响听觉障碍儿童人格特质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对盲童体育教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盲童体育教学已具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由于盲童体质总体水平较低,个体间差异较大,提高其体育教学质量,促进盲童身心发展,是很重要的。盲童体育教学内容有游戏、体操、田径、铃球、定向行走、游泳、反应练习等;教学方法有讲解法、触摸法、信号引导法、消除恐惧法、练习法、游戏法等;体育教学应从盲童身心特点出发,注重区别对待(特别是盲的程度、致盲时间的区别),循序渐进,以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308名高等师范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状况调查研究,发现体育锻炼人群与非锻炼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体育锻炼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要优于非锻炼人群;体育锻炼人群心理健康指数属于良好水平,而非锻炼人群的心理健康指数则属于一般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上存在差异,男生心理健康水平略优于女生,但是无显著性差异。而在女生群体中,体育锻炼人群与非锻炼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调查结果阐明体育锻炼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载体。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高等师范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效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反应时是一种可靠的心理活动指标,能反映人体神经与肌肉系统的协调性和快速反应能力。为探讨智障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的反应时与运动时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对190名10~21岁智障青少年进行了反应时与运动时的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智障青少年的反应时与运动时在青少年早期表现出随年龄增长而减少的趋势,具有明显年龄特征。智障青少年的反应时与运动时绝对值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其随年龄增长而发展的趋势存在较为显著的性别差异。智障青少年的反应时及运动时与其智商无显著相关关系。唐氏智障青少年的反应时特征与普通智障青少年存在差异,但罹患自闭症对智障青少年的反应时未产生影响。系统的运动训练使智障青少年的反应时与运动时缩短。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流动成为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流动人口举家迁移趋势的增加必然会带来大规模的流动人口子女。由于环境变化、背景差异等许多原因,流动儿童的法制教育状况十分堪忧。本文从影响流动儿童法制教育的主要因素、重要性以及改善策略等方面对流动儿童法制教育进行探析,以期能够对我国流动儿童教育事业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护生在基础理论、操作技能、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并指出在教学中要正视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当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偏差包括:家长过分地溺爱孩子;轻视儿童的权利;态度和要求不一致。修正偏差的策略有:理智施爱,爱严结合;平等地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权利;态度和要求一致,一以贯之。  相似文献   

18.
细胞凋亡与运动训练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细胞凋亡和坏死是截然不同的细胞死亡形式。目前 ,细胞凋亡的研究已涉及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在运动训练状态下开展有关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 ,可从新的角度解释疲劳的发生机制 ,找出监测疲劳的更有效指标 ,并对开发新的促进恢复的营养补剂和全民健身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城乡学生体质状况的差异和年龄对体质水平的影响,采用多组逐步判别分析法,对广东省城乡7—10岁小学男生、19—22岁大学男生的体质测试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学生体质状况差异依然存在,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缩小的趋势;成年以后城乡间、年龄组间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不同年级的高职学生在诚信心理发展上存在显著差异,父母教养方式与高职学生诚信心理发展密切相关,父亲的拒绝否认、偏爱被试对诚信心理发展有一定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