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叶黄杨叶绿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分光光度法首次研究了大叶黄杨叶绿素的提取方法及最佳实验条件,测定了大叶黄杨叶绿素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室温下,以丙酮∶95%乙醇∶蒸馏水=4.5∶4.5∶1为提取液,浸泡24h的方法最佳,叶绿素稳定性受温度影响不大,光稳定性较差,铜、锌尤其是铜能增加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测定浮萍叶绿素含量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三叶浮萍(Lemma Paucicostata)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提取方法及6种不同提取液对浮萍体内叶绿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并测定了叶绿素在6种不同提取液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6种提取液的吸收光谱基本相似,可以用Arnon法的计算公式来计算叶绿素的含量。3种提取方法中,直接浸取法对叶绿素的提取效果最好,但速度最慢;而研磨法在提取过程叶绿素损失较大;将样品冷冻后用50℃提取液提取方法的提取速度最快且操作简便,是最佳的叶绿素提取方法。试验采用的6种提取液除无水乙醇外,叶绿素在其他5种提取液中较稳定,不易见光分解。  相似文献   

3.
阴香果实色素提取条件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主要研究了从阴香果实中提取色素的方法和条件.测试了pH值、温度、光照、金属离子等因素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是:用无水乙醇作提取剂;阴香果实重(g)与提取剂的用量(ml)比为1:5;提取温度为65~75℃.提取液pH为3~4.实验发现,阴香果实色素既溶于极性溶剂,也溶于非极性溶剂:色素在弱酸弱碱性条件下稳定性良好;对光、热耐性较好:色素对Fe3+,Zn2+十分敏感;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对色素的稳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绿色蔬菜在加热处理时,很容易失去鲜绿色而形成褐色,如何保持绿色蔬菜在加工或贮存过程中叶绿素的稳定性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以菠菜为材料,采用添加护绿剂作为护绿方法,利用分光光度法对其中的叶绿素进行测定,了解不同护绿剂的护绿效果,同时采用不同的温度、超声波、紫外线处理护绿后的叶绿素提取液.分析护绿剂护绿后叶绿素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研究从九里香果中提取红色素的方法和条件,以九里香果为原料,利用各提取液提取九里香果红色素,选出最佳提取液,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利用721型分光光度计对该色素在不同的PH值、不同介质、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进行了检测,从而为九里香果红色素的提取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西瓜花叶病毒-2新疆株(Watermelon mosaic virus-2-XJ,WMV-2-XJ)感染抗性不同的甜瓜品种后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与健康对照植株相比,受感染植株的酶活性均有所增高,但抗性品种“新玉”增高的幅度是感性品种“网纹香”的2倍,酶活性峰早出现12天,即抗性品种酶活性增高幅度大,酶活性峰出现早,叶绿素的变化则与抗性呈负相关,抗性品种“新玉”受WMV-2-XJ感染后的叶绿素含量与健康对照差异不大,而感性品种“网纹香”的叶绿素含量则比健康对照下降了62.9%.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均与甜瓜品种对WMV-2-XJ的抗性呈现规律性的相关性,这种规律性可用于甜瓜品种对WMV-2-XJ 抗性鉴定的生物化学分析.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大叶黄杨叶绿素在不同光、热、氧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大叶黄杨叶绿素对光非常不稳定,光越强,稳定性越差;温度小于8 0℃时,大叶黄杨叶绿素比较稳定,具有较高的保存率,超过8 0℃,会促进叶绿素的分解;高氧的存在不利于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以新疆伊犁地区野生核桃(Juglans fallax)叶和外果皮为试材,研究了其中提取液的吸收光谱和低温冷冻对色素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叶中的叶绿素在冷藏后明显下降,而核桃外果皮中的叶绿素变化不明显。提取液的吸收光谱基本相似,用Lichtenthaler计算公式进行叶绿素含量测定。叶中叶绿素a在冷藏后吸光值明显减小,叶绿素b吸光值减小不明显,但类胡萝卜素却增加了,而野生核桃外果皮中的叶绿素a,b冷藏前后变化不明显,只有类胡萝卜素有明显增加。新鲜野生核桃色素提取液呈淡绿色,冷藏后两者的提取液颜色呈褐色,随时间增加颜色变深。冷藏处理后野生核桃叶色素含量在220nm~420nm波段有吸收峰,提取液放置40小时内吸光值相似,标准偏差0.043,稳定性良好;野生核桃外果皮色素含量在220nm~410nm及420nm~580nm波段有吸收峰,提取液4小时后吸光值相似,标准偏差0.028,稳定性良好,在420nm~580nm之间,0小时的提取液吸光值急剧减少,小于4小时之后提取液的吸光值。野生核桃的核桃醌易溶于丙酮,影响植物提取液的吸光值。叶中的核桃醌的吸光值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外果皮中的核桃醌的吸光值随时间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颜色稳定,均可用于褐色色素提取。  相似文献   

9.
以牡丹早花品种‘凤丹白’、中花品种‘洛阳红’和晚花品种‘玉楼点翠’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开花及衰老过程中叶片和花瓣的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整个开花过程中,3种牡丹叶片蛋白质含量基本稳定,而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3个品种花瓣中蛋白质含量呈整体下降趋势,且脯氨酸含量整体也呈下降趋势.说明在牡丹开花和衰老的过程中,叶片和花瓣中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发生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扦插繁殖是植物重要的营养繁殖方式之一,但很难快速确定其最佳的扦插条件.利用叶绿素荧光仪检测不同IAA浓度处理及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日本荚蒾扦插苗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日本荚蒾的非循环电子传递速率及非光化学淬灭系数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最终保持稳定;光化学焠灭系数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降低,最终趋于稳定;不同温度和IAA浓度处理,各项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存在差异.结论:日本荚蒾最佳扦插条件为20℃、IAA激素浓度为0.1%;叶绿素荧光技术可作为快速确定植物最佳扦插条件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三种方法提取八角茴香精油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角茴香精油及其单体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食品防腐领域.本文采用三种方法提取八角茴香精油,比较得出最优提取方法,并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作为供试菌种,对精油的抗菌效果、精油抗菌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八角茴香精油的最佳条件为:原料粉碎程度40目,料液比为1∶10,蒸馏2h,得率为9.194%;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八角茴香精油的最佳条件为:压力为2000PSI、温度为30℃、萃取2.5h,得率为4.5%.乙醇回流法提取八角茴香精油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10(g/mL),回流次数为3,回流时间为3h,得率最高可达34.52%;乙醇浸提法提取八角茴香精油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0(g/mL),浸提时间3h,粉碎程度60目,最高得率为20.38%.精油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次是酵母.  相似文献   

12.
以草莓果与叶为原料 ,提取红色素与绿色素 ,并对色素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酸性乙醇溶液提取红色素效果最佳 ;加入Zn2 +或Cu2 +的 75 %乙醇溶液提取绿色素效果最佳 ;红色素水溶性好、绿色素酯溶性好 ;两色素耐光性、耐热性均好 ;柠檬酸、维生素C、蔗糖、碳酸氢钠等食品添加剂对两色素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取不同方法提取芦荟中蒽醌类化合物,并利用不同光谱法测定芦荟中总蒽醌及游离、结合蒽醌的含量,从而进行了比较和探讨.本法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回收率均令人满意,且操作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4.
分别采用浸泡法和研磨法,比较分析了7种混合试剂对烟草、油菜和毛白杨叶片叶绿素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7种提取试剂采用研磨法对三种供试植物叶片叶绿素的提取效果均优于浸泡法,其中体积比为4.5∶4.5∶1的无水乙醇、丙酮和水的混合液研磨提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从黎蒿叶中提取叶绿素及制备叶绿素铜钠盐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黎蒿叶叶绿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85%;料液比1:8;提取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4h;叶绿素铜钠盐制备条件为:皂化pH为11-12,65℃皂化30 min,酸化pH为2-3,65℃酸化20min;15%硫酸铜,铜代1h。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生姜精油的提取及对大肠菌群的影响作用,通过对提取时间、提取剂用量和浸泡时间做单因素试验,再以精油提取率为评判指标进行正交优化,确定了索氏提取法和常压蒸馏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以抑菌圈直径为判定指标测定所提取的精油对大肠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索氏提取法提取生姜精油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剂用量12 mL/g,提取时间3.0 h和提取温度50℃;常压蒸馏法提取生姜精油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剂用量20 mL/g,浸泡时间1.0 h和提取时间3.0 h。索氏提取法提取的生姜精油对大肠菌群的抑菌圈平均直径为73.66 mm;常压蒸馏法提取的生姜精油对大肠菌群的抑菌圈平均直径为25.48 mm。索氏提取法提取出的精油树脂抑菌效果好于常压蒸馏法提取的生姜精油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7.
光照、温度对亮蓝色素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光照、温度及酸度等因素对食用合成色素亮蓝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亮蓝色素的酸稳定性较好,在pH=2~9的范围内能稳定保存;耐热性较好,温度对其稳定性基本没有影响;暗处放置有利于色素的保存;金属离子K 、Na 、Mg2 、Al3 、Mg2 、Zn2 与其共存,稳定性较好;Fe3 和Cu2 的加入,会使亮蓝色素溶液变色,生成难溶物;食品中只能添加微量的Fe3 、Cu2 .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煎煮法和乙醇浸渍法提取客家药膳草药溪黄草的条件,通过感官评价及薄层色谱比较两种提取方法得到的提取物的成分,证明水煎煮法和乙醇热浸渍法提取溪黄草的得率、成分和口味均有明显不同。通过实验确定煎煮法为提取溪黄草制作药膳汤料的方法,其最优的提取条件为:加水量10倍,煎煮时间0.5 h,提取次数4次,此时得率为13.5%。  相似文献   

19.
以林业废弃物山核桃果皮中提取的胡桃醌0.06mg/L喷洒牡丹叶面为处理,探讨7-8月份胡桃醌对改善夏季大田生长的牡丹叶片光合性能和减轻光合抑制的效应.结果显示:处理后的牡丹叶片与对照相比,光合速率的Pn最高值分别提高10.5%和12.8%,8月份的Pn最高值比对照推迟1h在10∶00出现,光合午休大大减轻;叶片的气孔导度变化不大、但Ci明显下降;PSⅡ光化学效率Fv/Fm降低20%和26%;ΦPSⅡ下降18.1%和19.9%;在10∶00-13∶00点光照最强阶段,叶绿素qP分别下降10%和11.6%,NPQ分别上升17.3%和14.3%.结果表明,胡桃醌减轻了夏季强光对牡丹叶片叶绿体光合机构的伤害,提高了牡丹叶片对光能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