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惠艳芳 《陕西教育》2007,(12):58-59
语文课堂教学,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学环环相扣;课堂气氛活泼、学生激情飞扬,这就要求教师在认知上充满感情,使激情的"神气"都溶入到语文课堂的教学中。那么,怎样使语文课堂充满激情,学生兴趣盎然呢?我结合下作实际谈一下自己的教学感受。  相似文献   

2.
<正>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们激情高涨的时候,此时的学生对学习、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无限的好奇心,所以,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也应该饱含激情,热情地去讲解课文知识,让学生受到老师的感染,从而对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叫做热情教学呢?下面我以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为例来展现我的语文课堂教学。一、课堂导入,生动形象在任何一堂课的开始,我们都有需要设计一个好  相似文献   

3.
沈明煊 《教师》2011,(23):84-85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较之其他学科更需要激情,需要教师用火热的情感点燃"激情"。但是激情这词泛滥,需要为之溯源。本文着重分析了语文课堂教学激情语的表现形式,探讨了怎样运用激情语的问题,旨在提高语文教学语言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要有人文性的。语文课堂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需要诗意,需要浪漫主义的情怀。我们的学生早已厌倦了条分缕析和空洞说教的语文课堂,他们渴望一种心与心毫无隔阂地交流,情与情自然而然地融通的真实、和谐而灵动的语文课堂。这是学生的需要,也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追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善于创设动的空间,语文课堂一定会焕发活力。  相似文献   

5.
正新课程改革倡导高效课堂,那么怎样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呢?笔者通过对自己课堂的反思和对他人课堂的观察,发现语文课堂需要教师迸发出激情,并用激情感染学生。因此,用激情构建语文课堂是一条高效语文课堂之路。激情课堂是教师以自己激情点燃学生热情的过程,是师生心灵与情感激烈碰撞的过程,更是师生思想与文本产生共鸣的过程。激情课堂不是表面轰轰烈烈的蛮干,  相似文献   

6.
<正>一、对教学充满激情,是活力课堂对教师的态度要求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激情、充满活力的课堂,是实效性强的课堂。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散发出自己的激情和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活力,真正实现语文课堂高效,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著名的特级教师窦桂梅说:"教育需要激情,需要教师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教师的情绪决定课堂的气氛和效果。没有教师的激情,就没有学生的激情,就没有课堂的活跃和生机,没有了激情课堂的创设,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教育。激情课堂就是用激情去进行教学,用激情去吸纳和传播知识,用一种高亢的精神状态、真挚深沉的情感,通过不同  相似文献   

7.
沃棉云 《新疆教育》2013,(15):186-186
激情是语文的底色,是课堂的灵魂,是教师必不可少的素质。生活需要激情,语文教学尤其需要激情。它要求语文教师充满激情于生活,焕发激情于文本,渲染激情于语言,点燃激情于互动。只有当我们教师有了激情,才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进而进发出智慧的火花,放飞想象的翅膀,让语文课堂绽放出生命的活力与光彩。  相似文献   

8.
朱建华 《新疆教育》2013,(11):66-66
激情是语文的底色,是课堂的灵魂,是教师必不可少的素质。生活需要激情,语文教学尤其需要激情。它要求语文教师充满激情于生活,焕发激情于文本,渲染激情于语言,点燃激情于互动。只有当我们教师有了激情,才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进而进发出智慧的火花,放飞想象的翅膀,让语文课堂绽放出生命的活力与光彩。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一门情感的学科,语文课堂教学也应是充满激情的。激情的课堂能更好地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本之间进行情感和智慧的交流。因此,如何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激情是每个语文老师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要有人文性的。语文课堂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需要诗意,需要浪漫主义的情怀。我们的学生早已厌倦了条分缕析和空洞说教的语文课堂,他  相似文献   

11.
黄志武 《生活教育》2012,(17):27-27
在语文课堂教学研究过程中,笔者经常会遇到这样的课:教师在课堂上激情四溢,随着课文内容的改变,他时而高亢激昂,声情并茂;时而眉头紧锁,慷慨悲愤;有时到激动处,会夸张地运用肢体语言,甚至还要求全体学生来配合,弄得整个课堂一惊一乍的,让人很不舒服。整个课堂上,教师在卖力地激情表演,但从学生的表情来看,他们并不买账。我认为,语文课堂需要教师的激情,但教师的激情也要把握适当的"度"。  相似文献   

12.
打造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需要学生在保持高涨激情和高度好奇的基础上深入阅读、互动探知和大胆展示,需要学生在主动融入文本中形成不一样的认知感触。高中学生,他们既具有独特的自我感知意识,情感丰富,活力无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契合教材实际,优化教学方法,唤醒学生的激情,真正让语文课堂真情涌动,更生机盎然。  相似文献   

13.
张光鉴教授说过:"情趣是认识的前提,教学过程离不开良好情感的参与,否则不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语文课堂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对课堂的激情。这样学生的情感才能释放,生命的"情"弦才能拨动,语文课堂才能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4.
"语文本质上是一门人的心灵的学问。"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洋溢激情,闪烁灵慧之光的平台,这个平台需要情感的支撑。有了情感,有了激情,语文课才更有语文味。一、激情挖掘,寻找作品的美感触点。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这样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情感教育的最佳渠道。要真正实施情感教育,需要教师从审美的角度把握和领会教材,教师不仅要灵活机动组织教学,还要用饱含激情的语言来打开学生的心扉。语文课堂教学一旦注入强烈的情感,课堂教学就有了丰富的情味和感人的氛围,从而使语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倡导把语文课堂教学看作是学生展示激情、智慧与个性的大舞台。语文课堂教学本应是一个丰富多彩、动态生成、富有生命活力的过程,是学生思绪飞扬、兴趣盎然、情感与智慧共生的过程。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学生隋智发展的平台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谈几点体会。一、静水投石,打破语文课堂的沉闷氛围作为一线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教学是新理念下依托新教材上演的教学新  相似文献   

17.
因材施教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式,也与当代的教育改革趋势相适应。因材施教注重对学生差异性的分析,注重对学生的研究,注重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教学目标相结合。小学语文课堂需要结合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依靠分层次的方法对不同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激情和动力。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着手,重点分析了因材施教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光鉴教授说过:"情趣是认识的前提,教学过程离不开良好情感的参与,否则不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语文课堂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对课堂的激情.这样学生的情感才能释放,生命的"情"弦才能拨动,语文课堂才能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9.
张桂华 《教师》2014,(28):99-99
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举措。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就得让师生双边活动充满激情与活力。本文通过对如何营造小学语文课堂良好氛围的论述,阐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趣、激情、激励,从而促使小学语文课堂变活、变趣,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从而获得优质的课堂体验。  相似文献   

20.
张人利 《上海教育》2007,(6A):58-58
教师需要激情,学生需要激情,语课堂教学更需要激情。我想,只要我有对生命的激情,有对这份始终挚爱着的教育事业的激情,一定能用我的激情来打造充满激情的语课堂,让学生感受意犹未尽。[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