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没有石油真不可想像,别的不说,光是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就得“趴窝”。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石油用量持续增长。而我国最短缺的是石油,从1993年起,我国就成为了石油净进口国,仅今年上半年,就进口原油6102万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已从1995年的7.6%增加到目前的31%以上。我国已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2大石油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制定和实施能源发展战略,确保石油安全已是当务之急。如何看待我国的石油短缺以及世界石油走势呢?地理学家说,我国石油待发现和探明的资源比较…  相似文献   

2.
如何最大限度的开采原油,提高原油的采收率是广大石油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大庆石油学院作为国内石油院校中最早开展提高原油采收率研究与教学的高校,经过20多年的发展建设,形成了以提高油气采收率为鲜明特色的高等石油院校。随着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的发展,在教学方面进行了较大幅度改革。采用了三所院校联合鳊写的新的优秀教材,还适时把授课学时由32增加到64,加深了成熟技术的授课深度,并拓宽了授课内容。另外还开设了8学时的实验课程,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尽快满足油田实际生产的需要,为祖国的石油事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油藏工程师。  相似文献   

3.
2006年10月6日,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徐锭明在北京透露,中国已开始向镇海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注入原油。镇海基地是我国首个石油储备基地,于2006年一季度基本建成。徐锭明是在参加北京一个能源会议期间透露上述消息的。他同时表示,注入镇海石油储备基地的石油主要来自国内,但并没有说明具体的注油数量,也没有透露该储备基地何时完成注油。这是中国高层首次确认石  相似文献   

4.
据9月26日新华网报道:作为中国“十五”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建设的一期工程已全面展开,目前正着手拟定石油战略的相关法规以及一些管理办法。所谓战略石油储备,足应对短期石油供应冲击,比如说应对大规模减少或中断时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本身服务于国家能源安全,以保障原油的不间断供给为目的,同时具有平抑国内油价异常波动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原油资源作为战略资源,其保障程度直接涉及国家能源安全。而我国原油消费持续增加,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同时,我国陆上油气所占比重逐年下降,深水海洋油气资源丰富,海洋油气是未来石油天然气储量接替重心。但目前我国海洋油气产业技术水平亟待提高,与国外先进技术差距较大。海洋油气开发对专业技术人才知识结构方面的要求,与陆上油气田开发有很大区别。现有相近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工程"培养的学生都不能满足海洋油气开发的需要,为加快发展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技术,尤其是开辟深海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以寻求新的资源,急需培养一批既懂海洋工程专业知识又掌握海洋油气工程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石油类高校开设海洋油气工程专业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在国内油田开发带动下,我国石油管道建设进入第一个快速发展期,初步形成了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原油管网。21世纪以来,我国石油管道特别是成品油管道建设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与前一轮发展期不同的是,本轮管道建设是由进口石油剧增推动的。一、国内油田开发带动下的原油管网  相似文献   

7.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为解决战时液体燃料供应问题,决议勘探陕北石油。经过对陕北地区石油地质勘查,国民政府在陕北专门成立油矿探勘处。最终石油勘探成功,后将原油进行提炼,并第一次炼出汽油。本次勘探是国民政府寻求战略物资一次大胆且艰难的尝试,为其后的石油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研究我国经济增长、原油进口量、原油生产量和国际原油价格之间的交互响应过程.结果表明:我国原油进口中确实存在着严重的“量价齐升”现象,也因此加剧了国际油价的震荡幅度,但由于我国原油产量相对稳定及特殊的国内原油定价机制,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短期内还不甚明显.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原油定价和管理体制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地球表面面积为5.1亿公里,其中海洋占70.8%,于是,人类把开发能源的触角伸向海洋。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能源开发挺进深海。随着原油的不断开采,囿于技术而带来的高酸原油被弃用的问题凸显。在石油开采中,高酸原油是典型的劣质廉价原油,在全球新发现和新开发的油田中,重质和劣质的高酸原油都占较大比例,且呈上升趋势。创新难,知难而行1999年,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渤海油区发现蓬莱19-3特大型亿吨级整装油田。让石油人欣喜的同时,也有着深深的遗憾:其中的高酸重质原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6,(47):194-195
我国的原油含蜡比较多,在石油开采过程中,随着原油向井筒运移过程中温度下降,出现原油中的蜡析出并聚集在近井地带,引起井筒堵塞或管柱蜡卡等问题,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本文针对油井结蜡的现象,探讨原油含蜡的机理,并提出一些主要的清防蜡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增长,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对石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石油能源危机逐渐凸显,油价也随之不断飞涨。石油问题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单纯的经济发展变量问题,而日益成为当前国际政治和国家间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和敏感的议题。文章立足于对当前世界石油能源现状的分析,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外交定位,分析了新形势下新的石油能源安全观,阐明了我国的基本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的石油安全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作为一种战略物资,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我国的石油开采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供需矛盾越来越尖锐,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保障石油安全是关系经济和社会全局的战略性问题。维护我国石油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精心考虑。  相似文献   

13.
世界油气勘探形势的新发展,尤其是非常规能源的热潮涌动,对石油地质相关课程的设置和学生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外油气田"课程作为一门与石油地质有关的综合性课程,需要进行相应改革。作为该课程的主讲教师之一,在继承和发展旧的课程教学内容和结构体系,建立了与非常规油气资源相关的新的教学内容。同时加强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用电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及时反映前沿油气勘探动态;通过课内讨论与课后大作业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研究型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石油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是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石油需求量也逐年攀升。进口石油或者修建管道,都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面、一种手段。我们万万不能忽视解决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即节油和寻求新能源。研究开发先进的节油和替代燃料技术,同时及时引进世界先进的节油技术,提高国人对石油的忧患意识,开源节流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冷战背景下,争夺石油霸权是美苏争夺的焦点之一。伊朗石油国有化给美国插手中东石油带来机会。美国及其盟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国家安全问题。美国的国家利益、国家安全要求遏制苏联在中东的影响和削弱英国势力。美国的中东政策深受石油因素的影响,美国政府和石油公司把中东石油与国家安全联系起来考虑,制定政策。在伊朗石油国有化运动中,美国在国家安全的构架下,遏制苏联石油扩张,排挤英国,确保美国及其西方盟国石油供给安全,美国在中东的石油安全政策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6.
我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但在近几年对外投资快速发展的同时,跨国经营的风险也在加剧。要保证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尚需我国石油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国际利益集团及经济民族主义的复苏,使我国石油企业海外发展的政治风险加剧;同时我国石油企业还需面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价格波动、汇率波动、并购后企业整合及新国际标准适应等动态风险。跨国经营企业只有认真分析风险构成及其变化趋势,并进行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才能保证战略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中日石油管线竞争为例,应用博弈理论分析中日油气之争的起因,阐明中日对俄罗斯远东石油竞争的经济和战略背景。说明这种竞争的不可避免性和非合作性并预计在更广范围将影响到我国海外能源战略。  相似文献   

18.
透视一次石油外交之伤--评"安大线"出局的深刻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俄罗斯远东输油管线之争已经落下帷幕,中方提出的"安大线"方案出局。对于2004年我国这次石油外交的失利,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其一,中日能源之争的深刻背景是什么;其二,俄罗斯的能源战略及中日能源之争对东北亚石油地缘经济的影响;其三,中俄能源合作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石油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石油资源的有限性、地区分布和消费的不均匀性使得石油消费大国在石油资源丰富的地区展开激烈的地缘角逐。中国石油形势的现实,要求中国必须关注世界石油地缘政治,制订相应的石油安全战略,以确保石油安全。哈萨克斯坦蕴藏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具有明显的地缘战略优势。文章从经济和政治的角度出发,具体分析美俄等大国对哈萨克斯坦地区石油博弈现状及其走向,以及我国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石油安全概念与石油安全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安全最早是一个军事概念,它的内涵和外延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国内外对它的界定有一定的差异。石油安全的本质是供求矛盾,合理的石油价格和稳定的石油供应是石油安全的核心问题。20世纪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石油对外依存度日益提高以及国际石油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导致西方主要石油进口国纷纷实施石油安全战略。研究美日等国家石油安全战略实施的背景和措施,对于制定中国石油安全战略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