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运动性疲劳是指人体运动到一定时候,运动能力暂时下降的正常生理现象,科学地判别运动性疲劳的出现及正确掌握消除方法,对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及运动训练有很大的实际意义。一、运动性疲劳的判别方法运动性疲劳的表现多种多样,从机体功能及运动能力表现出的变化。判别疲劳的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以下几种: 1、教学训练观察法运动员在一堂训练课中,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后,出现脸色苍白,眼神无光,表情淡漠,  相似文献   

2.
运动性疲劳的生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人体在进行运动训练时,其机体必然产生运动性疲劳,通过对运动疲劳的机制研究,能够找到消除的最佳方法。而随着科  相似文献   

3.
糖是人体重要的能源物质,与人体的运动能力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通过补糖,不仅可以提高运动能力,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出现,还可以促进运动性疲劳的恢复。为此,本文通过分析运动训练中糖原合成与运动的关系,糖原耗竭对机体的影响,总结出运动训练的膳食补糖方法。  相似文献   

4.
运动性疲劳的消除与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性疲劳是一种自然现象,是运动训练的必然效应。但是,如果不及时消除,将导致机体机能和工作能力的下降,影响下一次课的训练质量,甚至疲劳积累到一定程度,发生质的变化,出现过度疲劳,以至导致运动生涯的结束。因此,研究、分析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方法与机理,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下面是我通过对中外有关资料的研究,并结合十多年的教学、训练经验,设计的7种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浅析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消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动性疲劳足运动能力和身体机能暂时下降的现象,是运动进行到一定阶段必须出现的生理变化,是训练效果的具体表现。人体只有经过一定程度的疲劳,才能获得超量恢复,机能得到提高。研究消除疲劳的方法有利于运动后尽快地恢复体力。  相似文献   

6.
运动性疲劳是每个运动员在训练、竞赛后必然会产生的一种现象。如何合理地利用营养补充,预防和消除运动性疲劳、提高运动水平和运动成绩,成为运动员、教练员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以乒乓球运动为例,阐述营养补充对消除运动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运动性疲劳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运动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一种运动能力的下降,经过休息可以得到恢复。运动训练是一个"疲劳-恢复-疲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质的变化,即运动成绩的提高。因此,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运动性疲劳对代谢物质的影响.方法:运用中医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四诊"对大负荷量运动后出现运动性疲劳做出中医分型与诊断,同时监测与运动训练及运动性疲劳密切相关的代谢物质[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血尿素(BUN)]等生化指标.结果:运动性疲劳者中以筋肉疲劳症为多,占54.4%;运动性疲劳各症之间伴有一定数量的兼症,脾胃功能失调症兼症百分比相对偏高,占81.8%;疲劳组C K、LDH、BUN值明显高于无疲劳组、实验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疲劳组高于实验前组低于疲劳组.结论:用上述指标进行综合评定,能较灵敏地反映运动负荷量的变化和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及运动性疲劳程度,为中西医结合诊断运动性疲劳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控制训练负荷,判断运动疲劳,防止过度疲劳和运动损伤的发生,有效地挖掘人体的运动潜力,提高竞技能力等,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已成为科学训练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略谈运动性疲劳的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涛 《安徽体育科技》2000,21(4):100-102
运动性疲劳是由于机体本身所引起的,是由于肌肉活动达到一定程度,身体所表现出的必然现象。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面访等方法对国内外学者有关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的学说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运动性疲劳的认识,以便科学有效地指导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10.
张凯杰 《精武》2012,(28):16-16,18
运动性疲劳是人体运动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1]。人类研究运动性疲劳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对运动性疲劳进行了大量研究,他们用勤劳和智慧不断丰富和完善人们对运动性疲劳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在田径长跑运动训练中,为了使运动员获得更好的成绩,就必须运用大强度、大运动量、长时间的运动训练方法,而训练又给运动员带来了一定的疲劳,经常会出现全身无力,反应迟钝,运动能力下降等身体反应,这是由于长时间从事激烈的大运动量训练所产生的运动性疲劳。1983年在第5届国际运动生化会议上,把运动性疲劳定义为:机体不能将它的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水平,或者不能维持某一预定的运动强度。值得注意的是引起运动性疲劳的原因是运动,而不是疾病、药物、环境和营养等因素,运动能力下降是暂时的,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只要通过调整和适当的休息即可使运动能力得到恢复,甚至会超过原有水平。如果疲劳长期积累而不能消除,就会发展成为过度性疲劳,引起身体某些器官的病变而危害人体健康。因此,疲劳的消除和体力的恢复与运动训练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1前言人体在进行运动训练时,其机体必然产生运动性疲劳,通过对运动疲劳的机制研究,能够找到消除的最佳方法。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对运动疲劳产生机制研究主要是从生理和生化的方面进行。本文就运动性疲劳中躯体性疲劳的生化机制研究成果作一简要综述。2运动性疲劳的定义自1880年莫索(Mosso)研究人类的疲劳开始,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了。许多著名学者从多种视角采用不同手段广泛研究疲劳,并先后给疲劳不同的概念。在第5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1982年)上,对疲劳的概念取得了统一认识,即疲劳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或不…  相似文献   

13.
<正>从概念上来讲,运动性疲劳是指机体不能将它的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水平,或者不能维持某一预定的运动强度([1])。一、青少年运动性疲劳的分类(一)中枢疲劳按疲劳发生的部位,运动性疲劳可以分为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1])。一、青少年运动性疲劳的分类(一)中枢疲劳按疲劳发生的部位,运动性疲劳可以分为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2])。运动性中枢疲劳是指在长时间、大强度训练中,人体中枢神经发送和传递神经冲动发生紊乱,继而出现功能性的失调,导致骨骼肌随意收缩受到限制,甚至出现认知和思维障碍的现象。当中枢疲劳发生后,人体出  相似文献   

14.
运动性疲劳的中医诊断与中医药恢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疲劳是运动训练和竞赛中的必然现象,如何尽快地消除疲劳、促进体力恢复是训练成败的关键。通过中医对疲劳的产生机理及运动性疲劳与脏腑关系的阐述,依据中医的“四诊”原则,将运动性疲劳分为三种类型五种常见症状,简要指出诊断标准,并从按摩和中草药角度说明中医药在促进疲劳恢复方面的独到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系统,运动训练则是决定复杂系统运动能力的关键环节:训练→疲劳→恢复→训练→再疲劳→再恢复,最后使机体实现超代偿的过程。在这样的循环过程中,训练、疲劳和恢复三个环节一个都不能少,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无意义的训练,同样没有恢复的训练也是无意义甚至有害的训练。1运动性疲劳产生运动性疲劳的主要原因有:运动产生的能量消耗。剧烈运动后,机体内糖元、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等能源物质大量消耗,如果不能及时补偿就会导致  相似文献   

16.
疲劳是由于机体运动本身所引起的,是由于肌肉活动达到一定程度,身体所表现出的必然现象。所以说: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没有恢复就没有提高。身体疲劳是肌肉活动引起的疲劳状态,运动性疲劳  相似文献   

17.
对运动性疲劳的几个生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斌  张红 《安徽体育科技》2000,21(3):99-102
通过对运动性疲劳的几个生化问题进行探讨,促使对疲劳有进一步认识,以便在今后运动训练中更快地消除疲劳和推迟运动性疲劳的发生,从而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8.
秦雷 《精武》2013,(36):21-21,23
在高校田径教学过程中,中长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又容易引起运动疲劳的田径运动项目,因此,在中长跑训练中运动性疲劳的恢复训练非常重要,是中长跑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中长跑运动性疲劳的机理,总结出了一系列针对中长跑运动训练的恢复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仇璐 《精武》2013,(23):23-24
疲劳是竞技运动必然经历的过程,没有疲劳就不会产生恢复,不产生恢复就不可能有效的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机能水平。本文简要论述了运动性疲劳产生的中医学机制,井对运动后疲劳恢复常采用的中医学手段进行了归纳总结,旨在提高大众对运动疲劳中医学本质的认识,对运动训练囊劳恢复提供相应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运动性疲劳及其恢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运动性疲劳包括运动性生理疲劳和运动性心理疲劳,通过分析其产生的机理,采用适当的、针对性的恢复措施,消除运动性疲劳,从而提高运动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