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984年高考试卷中出现阅读题以来,语文教学就流行了一种错误的认识,以为高考语文题大多与课文学习无关,因而有相当一批老师或学生往往忽视了对课文的研习。事实上语文的整体能力无一不是从课文中来的。一、理解虚词提高阅读能力“(学习文言文在一定程度上对白话文的写作有帮助,帮助表现在两个方面:篇章和语言。)这也可以说是对现代作家的一种批评。”此话原意是:A.现代记者、作家受到批评,是因为他们滥用文言词语,影响很坏。B.学习写白话文而必须求助于文言文,这说明某  相似文献   

2.
今年秋季使用的高中语文第三册,原来的教学要求未变。为了更有利于体现读写训练的要求,抽换和增、删了一些课文;单元,特别是重点单元作了些调整。抽换和删掉课文的原则是:适当扩大些选材范围,删减偏多的同类内容课文和文字不够晓畅、不够规范的课文。如新选了《作一个好的党员,建设一个好的党》,删去偏多的诗歌《诗词二首》、《天安门诗八首》和文字较难的《论学习共产主义》等。高中语文第三册原有课文二十六篇,这次修订,抽换二篇,删掉三篇,新选二篇,现有课文二十五篇。这一册读写训练的要求是:着重培养比较复杂的议论能力,学习一些论证方法;继续提高记叙能力,学习一些比较复杂的记叙方法;继续培养运用逻辑、语法、修辞的能力;继续提高阅读文言文的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农村初中从教十多年中发现:文言文教学的质量总体不高,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农村初中教学的发展。为了更好改变这一现状,提高教学质量,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质量进行了探索。一、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一)师生对文言文教学目标认识不明现在农村存在着大部分这样的教师,他们认为教学时只要学生会读课文、记住译文,要求背诵的课文会背诵、能默写就行了,至于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则不是他们教学的任务。而有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文言文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记住要点就万事大吉了。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新编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册分“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两大部分,阅读部分共六个单元,现代文与古代散文各占三个单元,编排不分文体,着重培养学生理解、分析现代文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本文选自第二单元,是一篇现代散文,属自读课文。学习本文,要让学生理清思路把握文意。  相似文献   

5.
<正>文言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中,我提倡多角度、多方法进行文言文阅读教学,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通过阅读方法指导点拨,扬起学生阅读的风帆,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课堂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1.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和兴趣。由于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所以要帮助他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新教材与以前教材的最大区别之一是文言文内容增多了。据统计,全套教材编排的古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其中高一教材以古代散文为主,着重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教学大纲中要求的学习重点之一是熟读或背诵课文。以高中第一册为例,三个文言文单元,共十二篇文章,篇篇都有要求背诵,其中要求全文背诵的有七篇,约占60%。笔者统计,整个背诵有五千多字。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背诵量大,任务重。探讨快速背诵方法,对提高学习效率很有必要。下面介绍几种文言文快速背诵方法,以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文言文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在实践中运用了“四步导读法”,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导读法”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习阅读的教学模式,它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里“教师致力于导,学生循导而读”,在读中掌握知识和方法,在读中发展智力、提高能力。这种教师“教路”学生“学路”师生双边活动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一、导初读、了解文意。识字解词读懂课文是理解内容的基础。学生学习文言文最大的障碍无疑是文言词语和方言句式,帮助学生解决字、词、句难点使学生…  相似文献   

8.
初中学生阅读文言文比阅读现代文更难一些。通常学生学习文言文多是硬记课文和教师的讲解,能融会贯通的甚少,因而自主阅读能力偏差。学生反映在中考时,解答阅读课外文言文题目时多凭猜测。这一现象如不改变,对学生的持续学习和发展不利。基于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关注提升初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问题,开展了相应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一门以培养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为主的基础学科。但是在中学生中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读课文。”对学生来说,阅读是枯燥无味的,作文是生拉硬凑的,读课文更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农村中学学生对学习语文普遍存在畏难心理,怕学古文,怕写作文。要引导学生学好语文,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许多中学生怕文言文,恨文言文,但只要学习方法得当就能学好文言文。 首先.学习文言文要做到“三多”:多读、多背、多练。我们所说的“多读”,不仅要读课本,而且要读读本。还应当阅读一些文言作品,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视野。“多背”是指凡是要求背诵的课文都要不折不扣地背诵.最好能一字不落地把它默写下来。倘若你能坚持到底,那么,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就自然掌握了古人的用语习惯和遣词造句的方法.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自然而然地培养起来了。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课文注释,是对文章内容的提示、解释和说明,特别是文言文的注释,有助于培养学生凭借注释进行阅读的能力,正确理解进而深入掌握课文内容,"学习文言文的人,时常要通过注释来理解难词难句,注释是文言文阅读不可缺少的拐杖"。[1]注释的准确、简明、系统对于学生学习文言文来说有着重要的助读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占课文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是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3.
程月 《现代语文》2008,(3):75-76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教学是一个难点,亦是一个热点。人教版高中6册语文课本共计有11个单元44篇文言课文,占了全部教学内容的32%。教材说明明确要求学生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培养他们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而现行苏教版教材文言课文亦有相当分量。可见文言文始终是语文教材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第三册的读写训练要求,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是在高中一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现代语文的读写能力。着重培养比较复杂的议论能力,继续提高比较复杂的记叙能力,学习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用之于读写。写文章做到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中心明确,语句流畅。文言文继续理解和掌握一般常见的文言词汇和句式,能借助工具书独立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今年秋季使用的高中语文第三册共编入课文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阅读应重在能力的培养,即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尤其是人物传记,阅读思路是有规律可寻的。学生之所以无所是从,是因为在文章中遇到的问题太多,思维活动受到干扰,常常纠缠于一些枝节问题,而忽略大局。因小失大,主次不分是阅读者之大忌。在阅读一篇传记之前,必须首先明确自己想要解决的具体问题:1、本文主要写什么人和哪些事?(整体感知)2、本文中有哪些已知的文言常识?(举一反三)3、哪些词语最容易误解?(突破提高)以上三问,笔者称之为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要诀”,熟记于心则有的放矢,施之于文则思路明晰。课文《鸿门宴》是《项…  相似文献   

16.
关于文言文教学,研究型的专家学者主张阅读与感悟,而务实型的教师则注重给学生以知识的量的积累,注重文言文学习的六项(通假字、重点实词、重点虚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达标。其实,以上两种做法都是正确的。文言文教学中,应该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再辅以必要的训练来培养学生根据语境推断词义的能力。笔者在教学中分如下四步走:一、反复阅读,整体感知整体感知的主要任务有三:第一,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重字词的准确读音和句子的节奏、停顿;第二,指导学生研读课文注释,初步了解文章大意;第三,理清行文思路,归纳文章主旨。整体感…  相似文献   

17.
顾文娟 《甘肃教育》2008,(21):50-50
一、改革课文教学形式,打好语言基础 课文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材料。课文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课文教学中,着重要抓好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学习中不仅使学生认识我国优秀文化,而且还应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往往罗列课文知识点,并没有将文言文进行归纳及总结,使得学生自学文言文能力较差。本文笔者探讨如何加快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变革步伐。  相似文献   

19.
加强中学文言文教学,涉及到许多方面的问题。但是,就我多年来在教学实践中的摸索,在中学文言文教学的诸多方面中,首先抓好学生对课文的熟读和背诵,逐步扩大对文言词语的积累,有计划地进行句型、句法的分析和训练,无疑是提高教学效果,扫清学生阅读文言文障碍的几个有效环节。以下就从这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一、把熟读和背诵课文作为基础来抓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中学文言文教学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对刚进入中学、基本上没有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学生来说,在六年的学习中如不熟读现行十二册语文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题在高考中所占的分数比较高,因此受到了教师和学生极大的重视。虽然课本内的大多数文言文课文都是历史名篇,但由于其内容年代较为久远,与学生的生活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学生难以理解,无法调动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就需要研究现阶段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增加文言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