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龚萱 《教育探索》2005,2(2):86-88
全球化导致的社会价值冲突反映在政治层面就是民族国家意识的冲突、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和民主观念的冲突,这些冲突给青少年的政治价值观带来双重影响,也为实施相应的政治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契机。全球化背景下的青少年政治价值观教育应侧重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民主意识和公民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2.
当代青少年的价值观冲突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反映,也是正在成长的青少年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学校有责任给予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在纷繁复杂的多元价值观冲突中学会正确选择,并经过反复实践,逐步确定自己的价值观,形成稳定的价值体系,养成良好的公民素质。价值观冲突在学校教育中的表现,从学校教育的外部因素看,主要是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之间存在冲突。社会与家庭对学校教育导向机制的影响,从方向和性质上看存在四种情况:同向同质,同向异质,异向同质,异向异质。后两种情况引起的价值观冲突是十分激烈的,对学校教育的导向,不仅是…  相似文献   

3.
不同类型高中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 中学生时期是职业价值观从萌动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其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受学校、家庭、社会、个体条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他们的职业价值观反映了个体心理因素与社会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学者们多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社会变迁对青少年人生观及职业价值观的影响,较重视社会共性因素的研究,而对学校、家庭、青少年个体差异的研究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4.
张敏 《沧州师专学报》2013,29(3):117-121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少年,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选择.调查显示,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青少年的影响还只停留在表面认知及情感认同层面,难以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学校教育的教条化、社会环境的复杂化、价值观的多元化是影响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我们要融合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的力量,引导青少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内在需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国内关于政治价值观研究理论向实践的转化缺少有力的学理阐释和有效的实践通道。青少年政治价值观认同,代表了这一群体对国家政治治理及其相关事务的认可和归属感,是国家政治稳定的基础与政治现代化转型的强大动力。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力军,但他们的思想观念还处于成长成熟阶段。青少年的思想行为特点及其与年长一代政治价值观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政治价值观认同。从代际差异视域来审视青少年政治价值观认同,认同危机的思考与解决必须与价值认同建构相联系,价值冲突催生政治价值观认同的实现,同时要加强人文关怀与目的理性。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发展中,学校、家庭等对其有不同影响,其中校园氛围、家庭氛围、自身素质居于影响因素前列,城乡、性别、初高中阶段因素对其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如何有效利用并合理发挥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对处于中学阶段的青少年进行合理的价值观教育,是当前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在价值观多元化的宏观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的不稳定性和矛盾性特征,给社会思潮的渗透、影响提供了主体性动因,社会思潮传播的新特点是大学生受其影响的外在动因,再加上社会转型中某些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影响,社会思潮从价值认知、价值认同、价值选择、价值践行等方面影响大学生,导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产生怀疑,造成理论的不自信,导致个人主义价值观与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矛盾冲突,影响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加深价值整合的难度。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9,(83):8-9
家庭在青少年的整个成长发展历程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贯穿青少年的成长过程同时也影响着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辅助学校以及社会教育方面有着深远意义。青少年在家庭的生活和成长过程当中会接受到不同的家庭教育熏陶,而不同家庭教育给他们价值观培养所带来的影响也有着很大的差异。青少年时期正是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期,抓住这一黄金阶段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指导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要认清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通过改进以及优化家庭教育来助推青少年价值观的成功塑造。  相似文献   

9.
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劳动价值观。劳动价值观的形成处于一个动态的教育生态系统内,有其内在的发展机制。青少年劳动价值观的形成由低到高依次历经依从、认同和信奉三个阶段,受到文化环境、学习共同体和自身实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心理结构由知情行意四个方面构成。青少年在维持动态平衡过程中,通过强化、拓展、修正等不同作用机制,不断建构自己的劳动价值观图式。劳动价值观的系统性、持续性、多源性和历时性等发展特点影响着劳动价值观的培育。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由于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平衡,以及受自我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影响,使他们经常处于一种困惑和胶着状态。家庭学校教育方式不当等因素,进一步导致青少年个性发展的极端性,集中体现为逆反心理。受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当代青少年逆反心理表现出一些时代特征,应该对其进行再认识。家庭学校社会等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恰当引导当代青少年走出逆反心理的误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