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有为的学校体育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叙 《体育科学》2004,24(3):64-66
康有为的学校体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康有为在中国首倡德、智、体全面发展;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教育的特点,来确定体育的地位与内容;重视儿童的健康教育。康有为的学校体育思想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与体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与近代体育的兴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近代教育的改革、发展是近代体育兴起的基础.洋务运动使中国的学校教育首先出现了体育,维新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形成,教会学校的体育和基督教青年会的体育活动对近代西方体育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考察并探讨了1885—1924年间基督教青年会在华的体育社会实践。研究表明,基督教青年会这段时间内以体育运动为载体在宣传基督教的同时,客观推动了西方体育在华的传播,促进了当时国内学校体育的发展,培养了大量本土体育人才,同时推动了近代中国体育组织的建立并促进了对外的体育交往。  相似文献   

4.
主要研究19世纪中后期至1949年西方近代体育在新疆的传播及发展。西方近代体育伴随西方殖民文化被引入新疆地区,清末新政时期新疆创办的新式学堂逐步开展近代体育教育。抗日战争时期,近代体育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在官方的倡导下得以推广,近代体育运动会出现。西方近代体育在新疆的发展对丰富城乡民众闲暇生活、提高民众身体素质、开放社会风气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新式体育的兴起,有多种传入途径,教育考察是其重要途径之一,却往往被忽视。清末教育考察不仅引进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而且引起了对体育的重视,引进了外国的体育项目,改交了国人对体育的态度,奠定了体育在学校中应有的地位。研究该课题对于从源头上认识现代新式体育的作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晚清义和团运动,对中国近代体育发展的影响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社会体育方面:促进中国近代体育文化形成、晚清体育会的相继成立与发展以及基督教青年会在华体育活动事业推展;学校体育方面:推进体育纳入学校课程中,开始重视体育师资的培养以及促成教会学校"以学辅校"推展近代体育;体育思想方面,促进军国民体育思想的尚武精神以及促使国粹主义体育思想的新发扬;传统武术方面:促使传统武术的基础崩溃,并入教育与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自鸦片战争开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百余年的中国近代史上,先后出现过一些对我国的学校体育产生过影响的思想潮流。其中以“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潮”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影响我国学校体育的程度最深,时间最长。在“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下,我国学校体育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长达20余年的时间里,始终以兵式体操为主要内容,对田径、球类等近代体育项目加以排斥,从而使学校的体育课缺少活力,学生缺乏对身体锻炼的参与热情,体育课失去了其应发挥的作用。从20世纪20年代起逐步影响我国近代教育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为我国的学校体育带来了“自然体育”思想。受“自然体育”思想的影响,我国的学校体育摆脱了“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体育教学内容不再以体操为主,而是广泛采用田径、球类等近代体育项目,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促进了我国学校体育的理论化和体系化,在教学中,注意结合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使学校体育逐渐向科学化方向发展。除了“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潮”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以外,“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也对我国的学校体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洋务运动”开办新式学堂,引进了西方近代体育,打破了中国一直以来没有学校体育的局面,促进了我国学校体育的兴起。“维新运动”促成了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和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实施,从而在制度上确立了学校体育的地位。“五四新文化运动”削弱了“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影响,推动了“自然体育”思想在我国的发展。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对我国近代史上几种社会思潮对学校体育的影响做一个概括性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经世致用"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有深厚影响力的人文思想,具有理性、功利、实用的基本特点,潜在引导并规范着我国近现代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经世致用"思想对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有益影响表现在:普及了近代学校体育的运动竞赛活动;促进了近代学校体育教育环境的形成;活跃了体育思想与理论的研究;深刻影响着近代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西侨与近代上海体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西方侨民对上海近代体育发生和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西方侨民日常体育休闲娱乐方式使现代竞技体育项目逐渐让国人认同和实践;基督教会学校把现代体育教育纳入教育的课程体系,为近代上海学校体育教育提供了范本;近代上海体育组织仿效西人的体育组织模式开展活动.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历史分析等方法,对《饮冰室合集》中梁启超"尚武"思想的产生背景进行了分析,并深入解读了梁启超"尚武"思想的内涵:尚武精神源自"进化论"与"周易"思想;"尚武"精神是衡量民族强盛的重要标志;身体强健是优秀的"新民"必备素质之一;"尚武"的精髓在于发展身体和精神并维持和助长其人格精神;体育教育是培养"新民"尚武精神的途径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饮冰室合集》中梁启超"尚武"思想的当代意义:强化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关乎国力的强盛;有助于重新审视学校体育的出发点与归宿点;提倡学校体育中的"三力"教育;提倡青少年学生注意劳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