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学校体育现代化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近代学校体育来源于国外,大约是十九世纪中叶从教会学校传入,直至 1903年在清朝政府拟订的《奏定学堂章程》中,才正式规定了中国各级学堂都设体操科,由此正式开创了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先河。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学校体育发展始终受到来自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如日本的军国民体育思想、美国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等。新中国成立后,原苏联的体育教育理论又成为中国学校体育的主流。到七十年代末,中国学校体育才迎来了一个改革开放和外来体育思想大量涌入的新时期。   实现学校体育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校体育,…  相似文献   

2.
论近代四种教育思想对体育课程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指导下,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想、蔡元培完全人格教育思想、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对我国近代体育课程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为当前我国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体操活动在我国渊源流长,但体操运动进入学校课堂并进一步深入地发展,却是近代的事。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外来文化与教育思想冲开了中国禁闭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大门,强烈的冲击着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于是,伴随着西方的军国民主义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逐渐渗透,我国近代教育有了新的变化和内容。这种变化具体到我国体育教育上,最显明的是近代体操运动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正式纳入教学,并被体育界、教育界所接受和肯定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与近代体育的兴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近代教育的改革、发展是近代体育兴起的基础.洋务运动使中国的学校教育首先出现了体育,维新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形成,教会学校的体育和基督教青年会的体育活动对近代西方体育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影响郑俊武,邓星华我国近代体育经历了由军国民体育、自然主义体育,逐渐向现代科学体育的转变。纵观这一发展过程,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这一进程的影响最为突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不但为近代体育在我国的推行提供...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学校兵操兴衰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兵式体操在我国近代学校体育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兴起与发展、衰落与废止都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军国民教育思想和中国留日学生对兵式体操的兴起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五四”新文化运动,兵式体操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弱点以及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传入是导致学校兵操衰落和最后废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清末,西方近代体育引入我国以后,即逐步得到实施。就内容而言,先是兵式体操、普通体操,而后是田径、球类等活动;就地区而言,先是沿海城市,而后是内地城市;就范围而言,先是军队、教会学校,而后是一般学堂,再向社会渗透。  相似文献   

8.
王锐 《浙江体育科学》2010,32(2):106-108
19世纪体操运动在欧洲大陆的兴起,以及普法战争的失败,导致法国体操社团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深受军国民思想影响。社团的活动、规范、组织都体现着军事化特征。“学校部队”是军国民思想影响的又一例证。随着体育的普及和社会背景的变化,军国民思想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所反复,但终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问退出法国体育舞台。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内容体系主要来自西方。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开设的是"体操科",主要内容有整齐步伐与演习体势,竞技运动项目是没有地位的。1923年,虽然把"体操科"改为"体操课",引进竞技体育项目成为该次改革的主要标志,但因为体育教师缺  相似文献   

10.
"军国民思潮"主导学校体育的社会背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对清末民初时期"军国民思潮"在较长时间内主导学校体育的现象,联系德、日学校"军国民思潮"盛行时的社会背景;中国在清末民初时的社会状况及对学校实行"军国民"教育的需求,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研究,对研究中国近、现代学校体育主导思想与社会需要的联系,有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军国民体育思想、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主智主义体育思想、快乐体育思想和终身体育思想经过选择、改造和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深刻影响着我国学校体育的理论升华和实践创新,成为推动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思想动力。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将会发展完善为“一元指导、多元并存”的体育思想体系,并共同作用于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1.1体育教师对体操类教学内容的选择较少受“安全第一”以及象山县当前学生运动比赛项目的影响,例如象山县每年主要有田径、篮球、乒乓球等比赛项目,体操类项目在学校属于一个冷门项目.在日常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以田径、球类为主,器械体操没人上的现状相当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是:现在学生注重文化课学习小胖墩较多,学生体质差不便开展体操教学.  相似文献   

13.
人文主义、科学主义和军国民主义在近代世界体育思想发展中此起彼伏.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体育几乎没有人文主义的立足之地,而受军国民主义思潮影响而形成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其后虽因科学主义的弘扬而有所掩盖,但残余流存至今.21世纪,中国体育需要重新认识西方体育的人文理念,传承中华文明的优秀成分,进行体育人文价值观的构建.随着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体育人文精神的认同,将是中国体育思想跨世纪转变的显著性标志.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中国体育人文价值观念的确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主义、军国民主义和科学主义,在近代世界体育思想的沧海中此起彼伏,终究还是倡导文化多元的人文理念占据主导.由于历史原因,近代中国体育受军国民主义思潮影响而形成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其后虽因科学主义的弘扬而有所掩盖,但其残余与狭隘民族主义融合而流存至今,成为深化体育改革的暗礁.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中国体育重新认识西方人文理念,并开始接受中华文明的优秀成分,进行体育人文价值观的构建.随着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体育人文精神的认同,作为中国体育思想跨世纪转变的显著性标志,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最重要的理论进步.  相似文献   

15.
我国体育教育思想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历史特征,研究我国体育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逻辑和内涵意蕴,对于指导我国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体育教育思想的发展经历了近代军国民体育思想、自然主义体育思想,新中国成立前期苏联模式体育思想以及体质教育思想等,改革开放后形成技能教育、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等多元指导思想探索争鸣的显著特点,新时代树立了“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研究认为,多元化的体育思想促进了我国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推进了学校体育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和学生发展中的地位及价值,“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对于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教育思想受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制约。本文试图通过回顾我国近现代各个时期的社会特征对学校体育教育思想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总结研究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发展规律 ,探讨新世纪符合社会发展及体育自身特征的学校体育教育思想。一、我国近现代社会各阶段特征对学校体育教育思想发展的影响(一)辛亥革命前后军国民主义的体育教育思想辛亥革命前后军国民教育占据学校体育教育思想主导地位。军国民教育是清末从日本传进来的 ,清朝政府用它对国民进行军事强制训练 ,把兵式体操列为学校必修课 ,以巩固自己…  相似文献   

17.
通中百年,岁月苍桑、励精图治,学校为国家培养出了一大批栋梁。学校不仅文理并茂,而且体育传统源远流长。建校之初,就开设了体育课,田径、球类、体操等活动在学生中很普及,并涌现出一批体育健儿。1919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题词“积健为雄”褒奖南通中学。历代通中人秉承“积健为雄”为理念,积极开展学校体育活动,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  相似文献   

18.
我国近代学校体育思想发展演变经历了二个主要时期:即清末至1927年的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想时期:1927年至1949年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和民族主义体育思想时期。其发展演变为国家政治、经济需要、社会文化教育变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虽然与向德、日、美多国学习分不开,但由于受传统文化,社会民族心理、政治需要等因素外,学习过程中片面批判、排斥、育目照抄、照搬较多。因此没有形成完整、独立的学校体育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谈立斌 《体育世界》2012,(11):22-23
我国高中体育教学分为体操教学、球类教学和田径教学三大类,其中田径教学是我国高中体育教学最为主要的教学方式。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中田径教学开始浮现出一些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现象。因此,笔者针对新课程背景下,我国高中田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我国高中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清朝末年设立的大通学堂体操专修科开创了我国师范教育体系中体育专业的先河,其体育教育的实践和思想对全面、系统的研究近代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历史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