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率作为反映运动强度和生理负荷量的生理指标以实用性易测性等特点在运动中被普遍应用.但是心率极易受许多因素影响,因此影响到心率监控和评价的可靠性.乳酸是人体供能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运动时乳酸生成和乳酸清除的代谢变化是掌握运动强度的灵敏指标.通过心率与血乳酸结合的新角度提供一种利用无氧阈心率指导运动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1、摔跤项目的供能特点分析 人体运动的能量来源于体内无氧代谢的两个供能系统(磷酸原和乳酸系统)和有氧代谢供能系统,人体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不同,人体在运动中所动用的供能系统就不同。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综述及逻辑推理对极量强度运动后血乳酸产生机制提出质疑。指出:1)100m跑后血乳酸浓度升高并非运动中糖无氧代谢直接供能所产生;2)糖无氧代谢产生的ATP与快速合成CP有关。3)极量强度运动后血乳酸升高机制的新认识:极量强度运动时平时,产生乳酸的组织代谢加强;糖酵解释放ATP合成CP的过程加快;运动员训练或比赛时心理紧张;肌激酶反应加强;CP的再合成与糖酵解过程偶联加强。  相似文献   

4.
根据周期性项目运动强度的划分方法,400m跑和800m跑虽然都属于次最大强度工作,能量供应主要由乳酸能无氧代谢系统提供,但由于两者距离不同,运动持续时间不同,运动强度仍然存在一定的区别,肌肉收缩动用的能量供应系统比例也不尽相同.400m跑能量供应系统中,非乳酸能无氧供能比例高于800m跑,运动肌细胞内乳酸堆积的速率明显高于800m跑,但运动结束后血浆中乳酸堆积的程度却低于800m跑,  相似文献   

5.
乳酸是糖无氧酵解的终末产物,它标志着机体无氧代谢的水平.近年来,测定血液中乳酸含量已广泛地应用于竞技体育各运动项目实践之中,用血乳酸浓度作为评定负荷强度及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有效的生理指标.乳酸产生于剧烈运动的肌细胞,并需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才能弥散到血液中.  相似文献   

6.
血乳酸测定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体育科学已逐渐渗入运动训练中,其中,血乳酸浓度的测定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发现,运动后的血乳酸浓度不仅反映了运动员的机能状况,还由于血乳酸是糖无氧代谢的产物,血乳酸浓度的变化直接反映了体内糖酵解供能系统的能力,所以,血乳酸的测定可以为教练员安排训练强度提供客观依据.尤其在田径、游泳等周期性项目中更具有实用价值。乳酸在体内的代谢人体内,糖的分解代谢主要有有氧氧化、无氧酵解及磷酸戊糖旁路三种形式,其中与运动有关的是有氧氧化与无氧酵解(见图).糖的有氧氧化是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正常有氧条件  相似文献   

7.
人体在运动时必须有能量的供给。人体的能量来源于体内的糖、脂肪和蛋白质,另外还与氧的利用有密切关系。 运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运动负荷量)不同,人体运动时的供能方式亦不同。在运动强度相当大(如快速跑)时,氧供应不足,能量大部分依赖肌糖元的无氧酵解来供给,所以运动后体内乳酸增多。  相似文献   

8.
不同强度、不同持续时间的运动,在运动时它们的供能方式也不尽相同。强度大、时间短的运动主要靠无氧代谢供能;强度小、时间长的运动主要靠有氧代谢供能;另一些强度较大、时间也较长的运动,两种供能都很重要。无氧供能中又分为磷酸化供能(即ATP-CP 分解供能)及乳酸化供能(即肌糖元的无氧酵解供能)两个过程。有氧供能产生的能量来自肌糖元或脂肪的氧化分解。目前,运动生理学家认为:无氧供能能力(简称无氧能力)的高低,是运动员速度及速度耐力好坏的标志,而有氧供能能力(简称有氧能力)则是衡量运动员耐力优劣的依据。在实验室中,前者是以最大氧  相似文献   

9.
<正>无氧能力是指运动中人体通过无氧代谢途径提供能量进行运动的能力,由ATP-CP分解供能(非乳酸能)和糖无氧酵解供能(乳酸能)。ATP-CP是无氧功率的物质基础,一切短时间、高功率运动(如冲刺、短跑、投掷、跳跃和足球射门等)均取决于ATP-CP供能的能力。一、提高无氧工作能力的训练提高无氧工作能力的训练主要有以下两种:(一)发展ATP-CP供能能力的训练(主要采用无氧低乳酸的训练)1.最大速度或最大练习时间不超过10秒。2.每次练习的休息间歇不能短于30秒,这是因为,短于30秒时ATP—CP在运动间歇中的恢复数量不足以维持下一次练习对能量的需求,故间歇时间一般长于30秒,60秒或90秒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血乳酸是阐明训练原理、选择训练方法、控制运动强度、了解运动性疲劳程度和评定身体机能等的重要指标。 本文综述了运动时血乳酸代谢过程的生理生化变化。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如何运用用血乳酸指标来提高机体有氧代谢能力和无氧代谢能力的研究成果,为运动训练实践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乳酸是糖代谢(无氧糖酵解)的重要产物。当肌肉活动时,由于氧供应不足而ATP—CP又大量被消耗,糖的无氧代谢便参加供能,从而产生大量乳酸。这些乳酸又通过弥散进入血液中,因此血液中的乳酸含量可做为评定人体无氧代谢能力的一项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2.
短跑不同训练手段对提高无氧代谢供能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短跑运动员主要靠无氧代谢供能。无氧代谢供能有磷酸能和乳酸能两种形式。磷酸能是靠三磷酸腺苷(ATP)和磷酸肌酸(CP)的分解供能;乳酸能是靠糖的无氧酵解供能。测试无氧代谢供能的指标可采用尿肌酐(CP 分解后的产物)、血乳酸(糖酵解的产物)、血液 PH 值、血液碱储备等。西德金特曼、美国福克斯和我国冯炜权等均认为血乳酸是这些指标中比较重要的一  相似文献   

13.
如何使运动员快速恢复机体能力,尽快消除运动后肌肉和血液中堆积的代谢物,补充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恢复神经敏感和反应速度,恢复肌肉的力量和弹性,是中长跑运动训练和比赛后最现实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长跑属于大强度运动,在供能特点上,中跑主要以无氧代谢——乳酸能供能系统供能,而长跑属氨氧化系统供能逐渐占更大  相似文献   

14.
在运动过程中,肌肉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借有氧和无氧两种代谢方式提供,其中供能最多的是有氧代谢,其次是无氧代谢,它们所提供的能量成为合成ATP的动力。在有氧代谢过程中氧化一克分子葡萄糖可合成38克分子的ATP,是无氧代谢所提供能量的近20倍。但是,随着运动强度的提高,即使在吸氧量同时增加的情况下,体内也还会出现相对地缺氧状态,缺氧越深,无氧酵解过程也就越发挥作用,从而无氧酵解的最终产物——乳酸  相似文献   

15.
短跑运动员主要靠无氧代谢供能。无氧代谢供能有磷酸能和乳酸能两种形式。磷酸能是靠三磷酸腺苷(ATP)和磷酸肌酸(CP)的分解供能;乳酸能是靠糖的无氧酵解供能。测试无氧代谢供能的指标可采用尿肌酑(CP分解后的产物),血乳酸(糖酵解的产物)、血液PH值、血液碱储备等。西德金  相似文献   

16.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证明,人体运动的直接能源来自ATP(三磷酸腺苷)。运动中所需的ATP 取决于人体能量代谢系统的供能能力,即取决于三种供能系统: ATP-CP系统,也就是非乳酸供能系统;无氧糖酵解系统,也就是乳酸供能系统;有氧供能系统。这三个供能系统并不是互不相关各自独立的, 而是紧密相连,互相协调,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能量供应体系。无氧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乳酸要靠有氧代谢来清除,否则,机体就会由于乳酸的堆积,而引起酸中毒,这样就难以维持高强度的运动,也就是说速度耐力难以体现出来。同时,有氧代谢能力越强,运动员的机体恢复得越快,这种恢复不仅仅体现在运动后的恢复,而且还应该包括运动过程中的恢复。机体得到了恢复, 运动员才能承受更大的运动负荷刺激,而建立新的新陈代谢平衡,从而取得好成绩。人们已经认识到三个供能系统的作用,但是,对于这几个系统在训练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特别是有氧供能系统的重要作用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血乳酸是糖元成血糖的无氧代谢的最终产物。因此是评定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无氧代谢情况、运动强度、疲劳状况的重要生理指标。目前国内外在冰球训练和比赛中越来越重视测定运动过程中血乳酸值。为了了解我国运动员甲级冰球队在训练中采用不同的训练强度,不同的负荷时间和不同的间歇时间时,血乳酸和心率的变化规律,我们于1989年冬对我国34名甲级冰球队的运动员在训练中的血乳酸情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乳酸(LA)是人体供能系统中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剧烈运动时,作为能源物质的糖元在无氧分解过程中会生成较多的乳酸并释放能量以维持运动能力。自Bang在1936年以血乳酸反映运动时的生理生化变化,迄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然而只是在近十几年才比较深入地运用到体育科学实践中。例如用血乳酸控制运动强度以保证训练科学化的研究,在提高运动能力中  相似文献   

19.
大家知道:在运动时氧化供能的物质原料及代谢途径是随着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运动强越大,时间越短,糖的无氧供能比例越高。而运动时持续时间越长,脂肪的有氧供能则逐步增加。自一九八一年起,国际摔跤采用了新的比赛规则。比赛由三局改为两局,并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积极贯彻“快速主动、全面连贯、勇猛顽强”的新方针。国此在比赛更加激烈、精彩。由于比赛时间缩短,强度增大,总量减少,所以比赛中主  相似文献   

20.
谈篮球运动员的能量供应及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篮球运动员能量的供应篮球运动是个大强度运动,也是复杂而多变的运动,大强度工作时,需要无氧代谢供能。大强度工作后,CP恢复和乳酸消除的快慢又取决于肌肉的有氧代谢水平。所以篮球运动既包括无氧代谢供能,又包括有氧代谢供能,且无氧代谢占的比重大。据统计,一般在85%以上。人体运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人体肌肉中所含ATP的量是很少的,如果不经再合成供给,剧烈运动6~10秒钟,就会接近耗尽。篮球比赛时间长,强度大,能量的来源也是靠ATP的再合成。通过运动ATP水解、释放能量、生成ADP和无机磷酸盐,然后再通过吸收一部分能量,将AD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