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某焦化厂排水沟采集到污泥,通过以苯酚为惟一碳源的培养基逐步驯化,筛选出苯酚高效降解菌株.利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枪测、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初步鉴定.结果筛选获得1株高效降解苯酚的球形芽孢杆菌HNND-3.HNND-3能够以苯酚为惟一碳源,耐酚能力高达2 200 mg/L,在30℃和pH 7.0条件下,42 h内能将800 mg/L的苯酚彻底降解.  相似文献   

2.
以苯酚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无机盐培养液对从绝缘材料厂排放的活性污泥进行驯化,从中分离筛选到1株苯酚降解菌,编号为JY04.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优化了该菌株固定化条件,并且考察了该固定化细胞降解苯酚的最适条件.结果表明:在固定化条件为海藻酸钠(SA)浓度为5%,湿菌重/包埋剂为6/30,CaCl2浓度为3%时,固定化时间为8 h,降解率可达82.6%,并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确定其对苯酚降解最适条件为pH 7.0,苯酚浓度为400 mg/L,温度32℃,接种量为25 g,培养时间42 h,其苯酚的降解率可达97.3%.该菌株固定化细胞的降解苯酚能力和耐受苯酚能力均大于游离细胞.固定化菌株对苯酚有较强的降解和耐受能力,是处理苯酚废水的良好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3.
以绝缘材料厂活性污泥作为研究材料,以期获得一些酶活较高的苯酚降解菌.试验采用苯酚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进行筛选、16S rDNA序列扩增与序列测定以及构建系统发育树的方法进行细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菌株JY04与葡萄球菌属的菌株聚为一簇,与Staphylococcus nepalensis E3菌株在同一分支中,且16S rDNA核苷酸序列相似性高达99%以上,因此,命名为Staphylococcus sp.JY04.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离筛选出高效降解毒死蜱菌株,明确其生物学分类地位,并优化其降解条件.方法:采取平板划线和摇瓶复筛法从农药厂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高效降解毒死蜱菌株,并通过16S rRNA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对其进行鉴定;运用HPLC法检测降解菌株对毒死蜱的降解效果,研究其在不同培养基、接种量、温度及pH条件下的降解能力.结果:从农药厂土壤样品中筛选得到一株能够以毒死蜱为唯一碳源生长的高效降解菌株OP7,经16S rRNA基因序列聚类分析,将其初步鉴定为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 faecalis).进一步的降解条件优化结果显示,菌株OP7降解毒死蜱的最佳培养基是10%LB、最适接种量为3%(v/v)、最适温度为35℃、最适初始pH为9.0.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菌株OP7有望成为新的菌种资源并应用于环境中毒死蜱污染物的生物修复.  相似文献   

5.
唐蕊 《邢台学院学报》2011,26(4):190-192
用基本培养基采用涂布平板法从工业和生活污水中共分离得到41种菌株,其中有13株能够在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上生长即为苯酚降解菌——细菌11株,真菌1株,放线菌1株。同时对其进行了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反应测试和对苯酚浓度耐受能力测试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了促进生物高效降解木质素,采用苯胺蓝、氯化锰、α-萘酚平板法和木质素降解试验,从腐竹中分离、筛选获得1株具有高效降解木质素活性菌株,命名为LQ-04.对该菌株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其优化工艺为:碳源为葡萄糖10 g/L,氮源为酵母膏10 g/L,pH为6.0,温度为40℃,转速为180 r/min,在该优化条件下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 P)活性高达82.8 U/m L.这将为木质素的生物降解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我市生活垃圾富集区土壤样品为筛选材料,对纤维素降解菌进行富集培养、刚果红筛选培养,获得能产纤维素酶的菌株。在此基础上,进行液体发酵培养复筛、产酶试验、酶活测定,最终筛选出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株。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生物学鉴定,包括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与芽孢染色和生理生化鉴定,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这种细菌能使纤维素类废弃物和以生活垃圾为碳源的发酵培养液中还原糖的含量显著增加,从而实现在降解生活垃圾中的应用。该项目的研发和实施不仅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有利于生态农业的形成,促进城市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生物降解含酚废水是一种既经济、有效而又无污染的方法,固定微生物可以加快酚降解和提高苯酚的忍耐能力,为此本试验以固定化菌株JY04作为研究对象,考察苯酚质量浓度、培养时间、p H值、温度、接种量对降解苯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苯酚浓度为600 mg/L,p H值为6. 58. 0,最适接种量为45 g,温度为28℃8. 0,最适接种量为45 g,温度为28℃34℃,在此条件下将固定化菌株JY04培养48 h,其苯酚降解率可达到93. 6%.  相似文献   

9.
土壤中降解农药微生物的类别及降解特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化学农药是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微生物降解农药是治理农药污染的重要手段.已发现的能降解农药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和放线茵.微生物降解农药其实质是酶促降解,农药可作为微生物生长的碳源、氮源和能源,有的微生物以共代谢方式降解农药.环境因子和农药的化学结构均影响微生物对农药的降解.筛选和分离具有高效降解特性的菌株,构建遗传工程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以从绝缘材料厂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到的1株苯酚降解菌作为试验对象,以聚乙烯醇(PVA)为包埋剂,氯化钙(CaCl_2)为固定剂制成固定化小球,通过研究不同包埋条件对固定化小球性能的影响来确定最佳包埋条件.结果表明,该菌株包埋的最适条件:聚乙烯醇的质量浓度12%、Ca Cl2的质量浓度5%、菌胶比0.8/30、交联时间12 h,苯酚降解率达到82.5%,且包埋后的小球机械强度和传质性能都比较好.这将为进一步采用固定化包埋技术处理含酚废水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优良菌对原油降解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原油为唯一碳源,从长期被石油污染土壤的浸泡液中分离、筛选出二株降解原油的优良菌SY4和SY6,初步鉴定为:SY4和SY6为芽孢杆菌属;通过降解性能实验的研究得出:2株菌对原油都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在摇床实验中,单一菌株在5天后的原油降解率都高于60%.摇床实验和静态曝气实验都得出:SY6的降解能力比SY4强.实验研究结果为其实际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生物基础.  相似文献   

12.
采用连续稀释分离法和平板划线分离法的方法,利用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的筛选培养基,从堆肥土壤中共分离获得具有纤维素酶降解能力的菌株15株,其中,菌株ZN-206对纤维素降解能力最强.根据ZN-206菌株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指标、细胞壁组成成分及16SrDNA序列进行系统的研究,将菌株鉴定为禾粟链霉菌(Streptomyces graminearus).  相似文献   

13.
从环境中筛选、驯化出一株高效降解油脂的酵母菌X3,然后对影响该酵母菌降解能力的几个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初始p H为3~4,初始含油量为600mg/L,培养温度为25℃,半静置条件下,该菌株对油脂的降解能力最强,而且对底物的选择性不严格.  相似文献   

14.
以海藻酸钠作为包埋载体,对苯酚降解菌株JY03进行细胞固定化,并对降解条件进行了优化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合适的固定化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2.5%,CaCl_2浓度3.0%,包埋菌体量0.3 g,钙化时间8 h.固定化细胞降解苯酚的最适条件为:温度32℃,pH值6.5,接种量30 g,对苯酚浓度800 mg/L降解36 h,其降解率达到88%以上.菌株JY03通过海藻酸钠固定化对苯酚的降解能力与耐受能力均大于游离细胞,这将为进一步采用固定化微生物方法处理含酚废水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原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茂名炼油厂附近长期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2株能够以原油为惟一碳源和能源的原油降解菌株,经鉴定分属假单胞菌属和芽孢杆菌属。进一步研究了2株菌原油降解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株菌5d原油平均降解率分别为42.8%和44.7%;在pH接近7.0,NaCI的质量浓度为10g/L,表面活性剂吐温-80的质量浓度为40mg/L时降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发高效降解水中苯酚的电化学技术,将玉米芯生物质炭(CBC)负载于导电性能好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上,制备得到高性能复合电极材料CBC@rGO。通过循环伏安测试CBC@rGO的电化学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仪器、BET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等表征物化性能,探讨CBC@rGO高效降解水中苯酚的影响规律;基于电化学降解实验,获得CBC@rGO对水中苯酚的最佳去除效果。结果表明:CBC@rGO的最大比电容为125.82 F/g(扫描速率为10 mV/s),与其比表面积、总孔容量及F-C-F键强度成正比;0~10 min内,CBC@rGO对苯酚的降解速率(k=0.025 81 L·mol-1·s-1)明显高于CBC和rGO。由此,CBC@rGO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电极材料,可明显提高其导电能力并解决石墨烯纳米材料的团聚问题,为水中苯酚的高效去除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利用硅藻土基负载Fe^3+/Mn^2+双金属催化剂对对氯苯酚溶液进行氧化降解,以TOC值考察其降解效果,研究了不同初始pH值、催化剂用量和H 2O 2投加量条件下,对对氯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纳米TiO_2为催化剂的光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废水处理技术,具有高效、价廉、无二次污染、成本低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利用纳米TiO_2催化剂对模拟苯酚废水进行光催化处理,研究了光源种类、pH值、苯酚初始浓度、催化剂的用量、添加H_2O_2对降解过程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改变催化剂的投加量,调节适当的pH值,减小溶液的初始浓度,适当加入H_2O_2氧化剂等方法,可以提高含酚废水的处理效率。当苯酚溶液初始溶度为100mg/L,催化剂的用量为1.5g/L,溶液pH=4,氧化剂H_2O_2用量为2.5ml/L时,紫外光照反应4hr,苯酚降解率可达56%。苯酚浓度不高时,光催化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9.
以(NH4)2SO4为唯一氮源,经富集培养、平板涂布分离及平板划线纯化、摇瓶复筛等方法,从当地养殖池水体中分离、筛选氨氮降解菌。根据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对其进行归属鉴定,并研究其降解特性。通过对初步鉴定归属为沙雷氏菌属(Serratia.sp),命名为N-2的氨氮降解菌降解特性的研究,得到其最适降解条件:N-2利用(NH4):S04作唯一氮源时,最适碳源为蔗糖,降解温度为32—37℃,pH为7.0。在最适条件下,当NH4+-N初始质量浓度为50mg/L时,该菌培养至72h氨氮降解率可达97.4%。结果表明,该菌为高效氨氮降解菌,这种土著微生物在修复富营养化水体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以膨润土为载体,用离子交换法制备负载型掺钕TiO2光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降解苯酚的催化活性评价对掺钕TiO2/膨润土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掺杂0.1%Nd的TiO2/膨润土对苯酚有最高的光催化降解效率,500℃为掺杂Nd的TiO2/膨润土光催化剂的最佳热处理温度,离子交换法制备TiO2/膨润土光催化剂的最佳温度、酸度、交换时间分别为45℃、1.5mol/L(H )、3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