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当今世界,广播电视,加上报刊。互联网,与大众化的关系相当密切,甚至可以说,没有媒体传播就没有大众化。今天,听广播,看电视,已经成为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生活组成部分,占去了人们大部分的休闲时间。因此,广播电视对大众化的影响日益深广。  相似文献   

2.
谢卓华 《新闻窗》2011,(1):119-121
21世纪是人众传播的时代,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任何一种问题、意见、商品乃至人物、组织或社会活动,只要得到大众传媒的广泛报道,都会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获得很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是网络经济的时代,社会发展与网络信息同行,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有了质的飞跃。然而,传统形式下的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因互联网的出现受到了严重的波及,大众在互联网的支撑下,通过智能设备上的各类APP能够快捷、简便地获取相关的传播信息,致使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在传播方式上无法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其传播程度也逐渐降低。因此,广播电视新闻行业必须正确认识“互联网+”下的传播特征及带来的影响,积极结合“互联网+”在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上的应用开展新型的传播平台。  相似文献   

4.
王亚琴 《新闻世界》2009,(9):152-153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得到普及和发展,走进了大众的生活。互联网已经成为公认的继报刊、广播、电视这样的大众传媒之后的“第四媒介”。作为一种新兴媒介,它打破了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对社会信息和舆论的相对垄断,在网络上,传者和受者相互转化,每一个网民都能成为传者,传播信息,发表舆论,有了更多的言论自由。  相似文献   

5.
中国报刊经过百年的发展.已由当初的不足两百种扩大到今天的近万种.形成了如今十分壮观的报业规模。更具里程碑意义的是报业开始的市场化、产业化进程,这种变化在国内是史无前例的。长期以来,法制报刊作为宣传民主与法治为宗旨的大众专业报刊。已经(或将)步入市场,来自市场的挑战已摆在面前。传播科技的发展使传播的许多方面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以往传播系统中的控制权正由传播者手中向受众手中转移。这种小众化转移的特性是依据不同受众的不同需要提供信息.用“窄播”改变了以往大众传媒面对所有人的“广播”特性。法制报刊在发展中重视“小众化”.是应对挑战的一个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试析网络新闻编辑的特性及自我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在互联网上开辟了各自的新闻媒体网站。这些新闻网站的出现,给传播领域带来了全方位的深刻变化和冲击,尤其对担负着网络新闻传播重任的新闻编辑来说,面对“第四媒体”的新特性,如何适应新的媒体、新的传播方式的要求,成功转型为一名合格的网络新闻编辑人才,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王淑兰 《传媒观察》2006,(11):42-43
由于宽带和传媒科技的发展,互联网10年来已经成为实力最强、传播最广、速度最快的新媒体传播工具。互联网的功能日益强大的今天,不仅有发布新闻、服务、贸易或娱乐等信息的功能,还推出了聊天室(IRC)、电子论坛(BBS)、公告牌、即时通讯(ICQ、QQ、MSN)、“网络门户”(Internet portalsite)、电子邮件报刊、信息搜索、网上订购等服务。2005年,一项新的网络技术,让传统的大众传媒——广播和电视都感到了一种压力,它就是目前风靡互联网的播客和维客。播客和维客使任何人都可以制作声音和视频节目并将其传到互联网与所有人分享,同时也可以…  相似文献   

8.
张海鹰 《新闻记者》2007,(12):17-19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变革的时代。“第三次浪潮”正在将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带入信息社会。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传播环境,我们今天面临的是一个数字化的多媒体传播环境,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传统媒体感到了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和竞争压力。事实上。新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挑战和竞争压力并非第一次。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原有媒体而言的。对于报刊来说,广播是新媒体,对于报刊和广播来说,电视是新媒体,对于报刊、广播电视来说,互联网是新媒体。回顾大众媒体的发展,我们看到,至少到目前为止,新媒体的出现,并没有取代原有的媒体,相反,新媒体带来挑战和竞争,促进了原有媒体的发展和创新。计算机网络和数字技术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这就是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而数字化的传统媒体将跻身于新媒体的行列,以全新的传播方式为新一代受众服务。  相似文献   

9.
张秭睿 《新闻世界》2011,(6):99-100
随着传播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如今已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并在传媒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发挥着重大作用,它为新闻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并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冲击。  相似文献   

10.
姜山 《报刊之友》2013,(3):103-106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时代浪潮的汹涌袭来,传统媒介在白炽化的媒体市场竞争中为了谋求机遇,相继走上了与网络相互融合的探索旅途,其中网络广播便是广播媒体自身生存方式的一次嬗变。而“云传播”概念的提出,又为新的阶段网络广播的“全民化”、“个性化”、“多元化”发展铺平了道路,而这又势必使网络广播成为全面实现媒介融合发展战略的关键推手。  相似文献   

11.
网络编辑学的建立及学科构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如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从业者主要是由这些媒体的“编辑”构成的一样,随着互联网这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诞生了一种新兴的职业——“网络编辑”。在发达国家,网络编辑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职业,在就业和收入的排行榜上一直处于前列。  相似文献   

12.
李玉 《新闻世界》2001,(2):19-20
以广播和电视为主体的电讯传播,不仅彻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挣脱了印刷传播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和运输的束缚,为信息传播开辟了一条便捷,高效的空中通道,广播电视插上卫星传播的翅膀,就形成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跨国传播甚至全球传播,今日的报纸,广播,电视已在新闻传播领域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它们各有特点,广播与报纸,电视相比,究竟有哪些优势和劣势?这对于从事广播的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3.
仲灵毓 《中国广播》2004,(10):41-43
整合营销传播模式,不论对广播、电视、报刊,还是网络传播,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近年来,许多企业或者制造商都在大力推广整合营销传播,他们与广播、电视等媒体频繁接触,以此整合自身的资源、扩大知名度、打开市场、提高销售量。本文试图从广播电视等媒体的角度来论述整合营销传播的应用及其前景。  相似文献   

14.
郭楠 《传媒》2010,(6):70-71
报刊记者是随着报刊的出现而产生的,广播电视记者是随着广播电视的问世而产生的,而多媒体记者(也可称为全媒体记者)则是随着网络、手机的问世而产生的,随着现代多媒体新闻信息业态的发展,现实需要多媒体记者. 网络促进多媒体新闻信息业态发展 当今世界,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多媒体经营,不同媒体形态相互融合拓展,已成为世界媒体发展的大趋势.一些国际知名媒体机构一般都拥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多媒体传播业态.  相似文献   

15.
<正> “窄播传播”也称“小众传播”或“分众传播”,是相对于“广播”而言的一种传播形态。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播是面向广大未知的、不确定的受众进行大量的信息复制性传播,即“广播”;“窄播”则是大众传媒根据某些特别受众的需要进行的有特别内容的传播。 当前,我国电视传播日益向“窄播”方向发展,观众被分化为越来越  相似文献   

16.
贾影彪 《新闻窗》2009,(3):108-109
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新的传播手段和传播工具的出现。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以及新兴媒体互联网被称为四大媒介。而手机以其无与伦比的优势,包括传播迅速及时,传播面广,反馈神速,传播信息不受时空限制,传播行为个性化而逐渐被业界认同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  相似文献   

17.
Internet正在带来一场传播革命,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文明革命。Internet正在营造的,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生活观念。作为传统媒体,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选择,就是正视互联网、接纳互联网,并全方位介入互联网。在我国,自1995年国内报刊开始上网以来,一些新闻媒体纷纷汇聚在互联网上,中国网络新闻业从无到有,从简单的相互模仿到各种各样的独立创新,不断地突破现状,不断地优化自身。如今,报刊、广播、电视、通讯社已经在互联网上全面开发着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各种功能,中国“第四媒体”(即网络新闻传播媒体)的群体组合阵列已经…  相似文献   

18.
新闻传播正在进入网络时代。迅速崛起的因特网,使新闻传播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个时代将使新闻传播由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汇聚向全新的全球性信息网络——因特网。在美国,1998年人们上网浏览的时间已超过看电视的时间,由于互联网的冲击,电视观众减少了30%,工业社会的强势媒体——电视,正在丧失自己的“霸主”地位。虽然,报刊由于自身的特点受到冲击小一点,但无疑是受到广播、电视冲击之后的又一次重创。  相似文献   

19.
冉华  曹璐 《新闻前哨》2005,(2):27-28
大众传播学研究中,受众即大众传播的信息接受或传播对象。它是一个集合概念,最直观地体现为大众传媒信息接受的社会人群,例如报刊、书籍、杂志读,广播听众,电影、电视观众以及“赛博空间”的村民等。  相似文献   

20.
薛秀苹 《青年记者》2007,(14):152-152
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互联网以其大容量、高速度、多媒体、互动性的传播特点迅速占领了大众传播市场,使传统传播媒介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在这场大众传媒为瓜分生存空间而进行的重新洗牌的活动中,最先受到挤压的就是报纸。因传播速度和容量的限制,报纸面对网络和广播电视媒体的前后夹击,其生存处境越来越艰难。而党报所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