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传统的工读学校的学校德育经常遗忘、远离真实的学生生活,尤其是"问题学生"的真实生活,片面地用科学技术、工具理性、道德灌输来入侵学生的生命世界.工读学校内部的德育更多是一种直接的道德教育.在工读学校,直接的道德教学必须转向间接的道德教育,实现全方位德育,营造全方面的德育环境是关键,在工读校园生活中和学科教学中渗透全方位的道德影响,工读学校的德育才有前途.  相似文献   

2.
价值多元共生时代道德教育的新使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今时代不仅是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而且是一个"价值共生"的时代.我们既要看到多元价值的"差异",还要看多元价值的"共生".价值的多元共生,要求道德教育既要维护价值多元,培养学生的主体道德人格;又要进行普遍价值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公共理性.其双重任务,缺一不可.价值的多元共生要求学校道德教育要树立一种开放的道德观念,确立协商、对话的教育方式,发挥教师在道德协商、对话中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道德范畴的核心是尊重和公正,道德教育是指向人的德性培养的教育.学校道德教育应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走进学生心灵世界,实现学生的自我道德教育.本文拟从复杂性理论的视阚考量中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呼吁构建真正的走进学生心灵的德育.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环境封闭、资源有限、方式陈旧和注重共性等问题.微博可以提供交互平台,紧密联系学校和家庭;整合多种媒体,提供丰富的德育资源;优化学习环境,支持“建构式”德育;诱发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微博环境下中小学生道德教育应该整合丰富资源,阐述道德知识;创设多元情境,激发道德情感;开展交流协商,引导道德行为;实施多元评价,坚定道德信念.在此基础上,本文以雷锋精神学习为案例,分析了基于微博的中小学生道德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32):146-147
多元文化时代已经到来,在此背景下,学校道德教育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学校道德教育在多元文化时代里陷入困境,难以满足在多元文化时代里成长的学生需求。面对多元文化的挑战,学校道德教育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多元文化,培养核心价值观;转变教师角色,做好学生道德引领。  相似文献   

6.
《颜氏家训》在道德教育时机、道德培育机制、道德教育途径和道德教育内容等方面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理念.在当前教育背景下,结合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倡导的"在继承中创新"的原则,学校教育可以借鉴《颜氏家训》的教育精髓,努力拓展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重视对学生进行早期价值引导.此外,还需在全社会全方位构建长效、立体的道德培育体系,并在德育内容中有效融入德性养成要素,助力青少年的道德成长.  相似文献   

7.
道德范畴的核心是尊重和公正,道德教育是指向人的德性培养的教育。学校道德教育应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走进学生心灵世界,实现学生的自我道德教育。本文拟从复杂性理论的视阈考量中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呼吁构建真正的走进学生心灵的德育。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着多元文化的挑战,文化多元化使道德观念多元化,出现了道德观念认同危机及道德观念相对主义化等问题,高校在进行道德教育时也出现了迷失方向的现象。以上问题的出现要求各高校在德育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格,增强其道德鉴别的能力,实行民主、开放的德育方式,以建立和谐共生的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9.
威廉·格拉塞以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为基础,创立了现实疗法.笔者在对现实疗法的基本理论观点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提出了现实疗法对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几点启示:(1)树立尊重受教育者道德需要的德育观念;(2)确立以"责任感"为核心的德育内容;(3)采用以"肯定赏识"为主的德育方法;(4)坚持将道德教育贯穿于道德实践的德育途径.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公共性与道德的公共性要求将道德教育置于公共性的视域下进行考量.从公共性的视域审视学校道德教育,其在价值导向上面临个人德性对公共德性的遮蔽,在主体关系上面临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对公共性的排斥,在交往实践上面临私人交往对公共交往的削弱等困境,从而构成了学校道德教育共同体的出场逻辑.学校道德教育共同体作为现代性视域下意义重建的共同体,秉持公共价值优先的德育价值导向,倡导公共性的德育主体间关系,构筑公共交往的德育实践情境,在理论上有助于解决学校道德教育的公共性困境.学校道德教育要遵循公共性的运思逻辑,由内而外在激发多元主体的内生动力,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学校公共生活,推动学校参与社会道德治理等层面对道德教育共同体进行当代建构.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This design experiment in prayer education for Jewish students was motivated by a current educational concern: educating for spirituality and religious practice. Educators are tasked with formally nurturing spirituality (Wright 2001). It is known that attitude to religious observance may change during adolescence (Hyde 1963), thus attitude to prayer needs attention. The effects/consequences of prayer understanding reach beyond religious practice itself, to encompass issues of faith, identity, spiritu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Sigel 2009). Her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is used to measure the effects of a tefillah (prayer and its understanding) course on student attitudes to pray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