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久以来,幼儿园的节日教育活动一直呈现出“节日到,真热闹;节日过,一边丢”的状态。热闹的是层出不穷的形式、花样,丢却的则往往是节日中承载、蕴涵着的丰富、积极的教育意义。细究下来,原因大致有三种:  相似文献   

2.
在一堂语文基础训练课上,有一道口头填空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节日“这个名词前面加上一个形容词,使这个名词更加生动、形象.教室内七嘴八舌,好不热闹.最后我发现同学们的答案大多是“快乐的节日“、“欢乐的节日“、“热闹的节日“之类.……  相似文献   

3.
古今中外,描写节日的音乐作品数不胜数,作曲家们借助节日喧嚣和热闹喜庆的场面谱写美妙的乐章,表达人们对节日的激情和创作家们对节日的理解,不同音乐流派作曲家们借助联想和想象创作出人们喜爱的节日名曲,源远流长,倍受亲睐。  相似文献   

4.
永远的清明     
节日是热闹、快乐的象征.所以孩子们大都喜欢热闹喜庆的春节,团团圆圆的中秋节.有粽子吃和龙舟赛的端午节.而我最盼望过的却是“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清明节,因为那是属于奶奶的节日,在那一天,我可以对天上的奶奶诉说我绵绵无尽的思念。  相似文献   

5.
梁正  胡旭红 《早期教育》2006,(11):20-20
节日舞龙灯,真好看,又热闹,又有冰糖葫芦吃!  相似文献   

6.
“六·一”儿童节到了,猩猩在此祝大家节日快乐!“过节好,过节妙,节日里面真热闹!”哈哈……咱们先看看胡图如何做出热闹文章吧!  相似文献   

7.
在一堂语文基础训练练习课上 ,学生正在做一道口头填空练习 ,教师要求学生在名词前面加上一个形容词 ,使这个名词更加生动、形象 ,采用的是自由填空、各抒己见的练习方法 ,顿时教室内七嘴八舌 ,好不热闹。在做“()节日”一题时 ,教师发现同学们的答案大多是“快乐的节日”、“欢乐的节日”、“热闹的节日”之类的答案。“悲伤的节日!”一声与众不同的回答使教师和其他同学一愣 ,教师赶紧抓住学生的回答 :“什么节日使你悲伤呢?”那位同学显然有所准备 ,回答很流畅 :“‘八一’建军节这一天 ,当我想到许多解放军叔叔为了让人们过上幸福的…  相似文献   

8.
放鞭炮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节日。  相似文献   

9.
<正>春节期间,各地都会有年集、庙会等迎春活动,拍摄时可巧妙应用摄影“语言”来展现当地的风俗民情、人文情怀,以及喜庆热烈、祥和美好的节日氛围。用环境突出氛围感拍摄迎春活动要突出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拍摄时可通过“点、线、面”分离或相结合的方法。创作中既可以选择较高的拍摄位置,通过全景俯拍展现集会的全貌,又可以局部特征表现活动的特色,如拍摄节日里布置的牌坊、门楼,要与热闹的人群相呼应,来渲染浓郁的节日气氛。  相似文献   

10.
<正>一、教育背景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还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这体现出国家对传统民俗节日和传统文化的重视。然而当下却有很多人抱怨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了,节日的热闹和喜庆也因为禁放烟花爆竹而变味了。磕头祭祖更是被现在的年轻人嘲笑和不屑。然而,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日"则在商家的炒作下被一些年轻人盲目追捧,加上手机、电脑等互联网产品的消极影响,一部分中  相似文献   

11.
肖文帅 《神州学人》2011,(12):31-31
每年秋天,德国慕尼黑都会举行热闹的啤酒节。开幕式可以看到热闹的游行和盛装表演。世界各地的游客伴着欢快的乐曲,畅饮各种德国啤酒,品尝慕尼黑著名的烤香肠,烤猪肘等。节日里,慕尼黑第一个角落都飘着酒香。  相似文献   

12.
过年     
《学子》2004,(2):64-64
农历正月初一,为农历岁首,是我国民间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民族节日——“过年”。  相似文献   

13.
小池 《初中生》2007,(35):45-49
又是一年圣诞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爱凑圣诞节的热闹,可也有为数不少之人对这个西方舶来的节日嗤之以鼻.  相似文献   

14.
从小就喜欢节日,只因为热闹。但对妇女节是例外。先是觉得妇女节是已经结婚了的那些女人的节日。后来是“三八”这个词充斥于港台片中,成了一骂人的话,于是更少提这节日了。而这个日子被我牢牢地刻在记忆中,是我读高一那年。那年,遇到一个严肃的女士担任我们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时空》2014,(1):14-16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最热闹的古老节日之一。从小年开始,各家各户就开始为过春节做准备了。打扫房间、购物、包饺子……哇,可热闹了。今天,让我们谈谈自己家乡的春节吧。  相似文献   

16.
张敏 《湖南教育》2013,(8):32-33
教学目标:1.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2.抓住描写元宵两个自然段,体验节日气氛。3.体会文章的的写法,学以致用。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我也喜欢过节。古代  相似文献   

17.
吴玲姝 《小学生》2009,(4):38-40
热热闹闹的学雷锋活动日、植树节过去后,六(1)班的那群同学们又将迎来一个更热闹和欢乐的节日——"愚人节"。虽说是个西方节日,可同学们对于这个节日的期盼可不亚于儿童节哦。你瞧,为了这一天的闹剧,班里的每个同学们可都是动足了脑筋,准备拿个最佳"闹剧大王"奖呢。  相似文献   

18.
每到除夕之夜,世界总会变得异常热闹。丰盛的年夜饭,热闹的电视节目,当然也少不了在夜空中绽放的烟花。那些灿烂的颜色在夜空中绽放,就像飞舞的欢乐精灵,为节日增添了不少喜庆的气氛。让我们走进烟花的世界,看看是否绚丽依旧。  相似文献   

19.
马志响 《师道》2014,(9):14-14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广大教师在庆祝自己节日的同时,不免心生感叹:教师节的节日味越来越淡薄了。 记得笔者刚参加工作那会,人在偏僻村小,但村子的读书求学氛围浓厚。教师节很热闹,学校敞开门来庆贺。村干部积极给我们庆祝节日,让大家倍感自豪。村干部不让老师们自己劳动,而是他们到学校忙碌.布置会场、买菜做菜准备一餐节日的美味,教师们则享受“贵宾”待遇。  相似文献   

20.
小池 《初中生》2007,(12):45-49
又是一年圣诞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爱凑圣诞节的热闹,可也有为数不少之人对这个西方舶来的节日嗤之以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