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速度耐力,提高跑的速度,在 这样的基础上培养和完善快速的、准确的、有信心的、稳定的助跑,这是各个跳跃项目助跑的训练任务。 一、非全程助跑距离的确定 在训练中,确定非全程助跑的距离时,可按助跑一步等于走两步的方法计算确定。一般认为,8步助跑为短助跑(跳高运动员3~5步),10~14步助跑(跳高运动员5~8步)为中助跑,16~20步助跑(跳高运动员8~12步)为全程助跑。训练中,特别是在比赛时,确定全程助跑距离时,必须利用卷尺进行丈量。 (一)结合各种跑段进行练习 在助跑的训练中要合理的把各种跑段结合起来进行练习。例如:  相似文献   

2.
<正>一、技术因素影响从跳远技术环节来看,助跑起动方式、助跑加速方式和助跑的距离将会影响运动员踏板的成功率和精确率。助跑的开始姿势有走动式和半蹲式2种,开始姿势的固定有利于运动员踏板的准确性,走动式助跑加速自然,节奏感强,且自我感觉放松,是跳远运动员首选的起动方法。助跑加速方式对运动员踏板成功率的影响不容忽视,加速的方式应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自身特点来选择。全程加速方式步频和步长的增长相对稳定,踏板的准确性较高,这种方式适合于有一定水平的运动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影响跳远踏板准确性的因素很多。一般认为,助跑的准确性(包括跑技、跑幅的动力稳定性、加速的方式等)和踏板的技术是影响试跳成败的直接因素,改进和提高跳远的助跑与踏跳技术无疑有利于提高踏板的成功率。但是,跳远比赛总是强手荟萃,竞争激烈,当愈来愈多的运动员达到高水平时,胜负之差更依赖于运动员的心理因素。所以,提高跳远的踏板准确性,不仅应加强技术的改进与完善,而且,运动员要在日常的训练中,注意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通过各种心理训练方法,克服与调节消极心理,提高心理控制能力。本文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跳远运动员的助跑要求与短跑运动员有很大的区别,跳远的助跑不仅要求运动员跑的快,而且还要放松和准确,以便为起跳做好准备。因此,跳远运动员的速度训练应该与短跑运动员有所不同。可是我们在现实中看到,在中小学的业余训练中,跳远运动员的速度训练与短跑运动员基本相同。根据我们多年训练的体会,中小学跳远运动员在速度训练中应该特别注意跑的技术、跑的距离、跑的准确性以及跑的加速能力等几个方面。一、跑的技术我们在中小学跳远运动员进行速度训练时发现,有很多人跑的技术动作不正确,或跑的技术动作不符合跳远助跑技术的要求。比如摆臂…  相似文献   

5.
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已接近国际优秀运动员的助跑速度,但在助跑过程中表现出助跑节奏和速度不稳定,踏板的准确性较差,运动员普遍在后4步中有明显减速现象,对速度的利用率较低,成为影响我国跳远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跳远运动员踏板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其形成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在训练中有的放矢,以提高跳远运动员在快速助跑中起跳踏板的准确性,是目前跳远运动训练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跳远的4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的,但高中训练中很少强调助跑准确性。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太谷中学田径跳跃组男生起跳技术进行详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影响跳远运动员准确性起跳技术的因素有助跑技术、运动员体能储备和运动员克服外界干扰的心理因素;(2)踏标记训练法可以有效提升跳远运动员起跳准确性,从而提高运动员跳远成绩;(3)普通训练法大幅提升了运动员的速度素质,但对提高起跳准确性和跳远成绩没有踏标记训练法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法对跳远运动员助跑踏板准确性和影响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感知能力的主要因素进行理论与逻辑分析,根据跳远专项特点优选出9种训练方法,实验组采用优选训练手段,对照组采用常用普通训练手段。在严格控制训练过程及训练条件下,进行为期16周的速度感知能力的训练,保证两组只在训练内容方面不同外,其余方面保持一致。实验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再次进行踏板准确性和跳远成绩的测定,结果表明: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跳远成绩与踏板准确性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关于提高跳远运动员助跑准确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郭元奇 《体育科学》2000,20(2):47-49
对7名跳远运动员采用标记跑进行了6个月的助跑训练,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促使助跑最后几步步长的稳定,明显提高助跑的准确性。并且有利于加快运动员助跑最后几步的步频,提高助跑后10m的水平速度,从而导致跳远专项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跳远助跑上板的准确性一直是中学田径教学和训练的难题。本文着重从助跑速度、助跑节奏、助跑距离、丈量步长及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五个方面进行阐述,通过科学的训练手段,来解决从事跳远这一运动项目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所遇到的一大问题——如何提高助跑上板的准确性。作为一名中学跳远教练员来说,如何提高学生运动员们的运动水平,更多地为国家输送跳远运动的后备人才,是我一直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在此,就“如何提高跳远助跑上板的准确性?”问题和大家作一番探讨,为我国青少年跳远运动的继续发展和我国跳远后备人才的培养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短跑运动员有时使用带跑方法提高冲刺速度。作者认为,这种技术是否能使跳远运动员在寻求提高助跑速度方面直接受益,带着这个问题作者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对象包括一些国际水平的跳远运动员,对这些运动员进行了14步幅助跑的正规跳和牵引辅助跳测定。该助跑长度与训练中经常使用的长度一样,约是比赛助跑长度的75%。这种普通的"快速"训练法已被应用于协助跳远训练。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田径训练理论的不断更新和充实,要求每一位教练员根据跳远特点,在训练中主要围绕高速助跑起跳和准确性进行训练。一、助跑速度要提高助跑速度,则应培养运动员放松自然、快速跑的能力并使助跑接近平跑速度。1、提高跑的能力练习方法的设计:①100、150、200米加速跑。②100、150、200米重复跑。③100、150、200米间歇跑。④100、150、200米变速跑。⑤参加100、200米比赛。2、发展绝对速度练习方法的设计:①50-60米站立式起跑。②行进间跑。可用最快的步频或最大的步长跑完该段距离。也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来跑。③在斜坡跑道上进行  相似文献   

12.
李永  黄智 《体育世界》2008,(11):91-93
本文通过对我校第40届校运动会跳远运动员在预决赛中的助跑起跳动作,并针对我校男、女跳远运动员踏板准确性情况,结合助跑速度及成绩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跳远训练中准确上板的技术要求,为跳远运动员在今后训练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跳远比赛中,起跳是关键技术,踏板的准确性决定着运动员试跳的成绩,影响起跳的因素很多,其中踏跳的准确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据有关青少年比赛资料统计,在比赛中试跳犯规或不上板的情况占试跳次数的60%左右,还有运动员前三轮试跳失败而被淘汰,这说明在青少年的训练中,对助跑速度与踏板衔接准确性与稳定性的技术重视不够;为了提高青少年跳远训练的实效性,本文通过对我省青少年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准确性的研究,来探研跳远运动员助跑踏跳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在跳远比赛中,运动员只有在助跑准确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体能,才能获得好的成绩。而运动员要想在助跑中跑的准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助跑速度是非常快的,有时候差一厘米就会犯规。尤其是青少年跳远运动员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其神经系统的活动相对不太稳定,兴奋与抑制过程的转换比较灵活,有时在运动中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往往处于过度兴奋状态。因此,在跳远训练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助跑的准确性。 我们针对助跑准确性不高的情况,采用专门的标记对运动员的助跑进行专门训练,在跳远运动员助跑的每步之间放置…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跳远比赛时,起跳脚踩线犯规或起跳脚未踏上起跳板的现象常有发生。无论出现哪种情况,都不能使运动员跳出最佳成绩。作为教师或教练员应加强对学生或运动员进行助跑踏板准确性的教学与训练。下面我们根据多年来在跳远教学和训练中积累的经验,谈谈如何提高青少年运动员跳远踏板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跳远中踏板准确性与成绩关系之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高速摄影机 ,拍摄了我国男、女跳远运动员在第 12届亚运会跳远预选赛中的助跑、起跳动作 ,并针对我国男、女跳远运动员踏板准确性情况 ,结合助跑速度及成绩进行了分析研究 ,提出了跳远训练中准确上板的技术要求 ,为我国运动员在今后的训练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跳远运动员踏板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跳远成绩。本文探索心理因素与跳远踏板准确性的关系,为提高踏板的准确率与跳远的专项训练水平提供科学的依据。采用了问卷调查与评价法,观察与谈话法,体育测量与比较法等。结果显示,紧张心理对助跑稳定性、踏板准确性和跳远成绩产生了明显的差异(P<0.05)。造成跳远运动员心理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与运动员的心理、生理机能是分不开的,因此,加强跳远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有利提高跳远踏板准确性和跳远成绩。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跳远比赛时,起跳犯规或起跳脚未踏上起跳板的现象常有发生。无论出现哪种情况,都不能使运动员跳出最佳成绩。作为教师或教练员应加强对学生或运动员进行跳远助跑起跳踏板准确性的教学与训练。下面我根据多年来在跳远教学和训练中积累的经验,谈谈青少年运动员跳远踏板的准确性训练。  相似文献   

19.
引言在中学体育课的跳远教学中,一般多采用分解教学法,即:通过短段助跑分解学习踏跳、腾空和落地动作,直到最后两次课才学习全程助跑跳远和测验。如何指导学生在全程助跑跳远中提高踏板的准确性是发挥学生运动潜力的关键。为此、本人在教学中试用了跳远步点简易丈量法,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明显提高了学生的踏板准确性并使跳远成绩也明显提高。现将这种方法荐于大家并期望探讨是正。  相似文献   

20.
针对18-19岁三级跳远专项运动员所制定的训练方案主要在发展身体素质和提高运动技巧。身体形态和专项素质指标 18-19岁三级跳运动员的身高和体重指标应该在182±8 cm和73±3 kg的范围内(体重身高指数10-12)。素质测验成绩:从50cm高处三级跳10.90m-11.00m;10步助跑跳远7.00m-7.20m;10步助跑三级跳远15.00m-15.40m;全程助跑跳远7.30m-7.40m;60m跑6″7-6″8;100m跑10″9-11″1。全年训练总指标运动提高组第二学年的全年训练应达到300次课。基本训练内容的年总量应包括:越野跑和慢速跑250公里;全速跑60公里;3/4力量跑100公里;全程助跑跳远和三级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