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8 毫秒
1.
目前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主要存在着两种不良的教学形式:一种是“教者发令,学者强应”的“填鸭式”教学,另一种是“一堂课、两个球、教师学生都自由”的“放羊式”教学。前者使学生“身顺而心违”,学生虽发展了体质,但.却感觉痛苦;后者只讲自由不讲纪律,助长了学生消极涣散的情绪。这样的体育教学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产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情绪。  相似文献   

2.
为使作文教学走出“学生厌写,教师厌教,耗时耗力,效率不高”的怪圈,我开展了“指导学生自由习作”的探究,不断更新作文教学观念,打破种种禁锢,回归学生以题材选择、思想表达、语言运用等诸方面的自由,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事实上,如果不加指导而让学生自由地写,实际上增加了取材、构思的难度,学生往往茫茫然。在自由习作实验中,我们充分拓展教学时空,实施有效指导,适时为自由习作导“源”、导“路”、导“改”,春风化雨般地滋润自由习作田园,使自由习作越“走”越好。  相似文献   

3.
大教育家罗杰斯说过,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新的教学观念要求确立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人人参与”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表达自我。本人从事物理教学多年,做了几点尝试和探索,在此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4.
浅谈新课标下的中学体育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主要存在着两种不良的教学形式:一种是“教者发令,学者强应”的“填鸭式”教学。另一种是“一堂课、两个球、教师学生都自由”的“放羊式”教学。前者使学生“身顺而心违”,学生虽发展了体质,但却感觉痛苦;后者只讲自由不讲纪律,助长了学生消极涣散的情绪。这样的体育教学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产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情绪。同时这两种教学方法也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来源于他们持久的兴趣.有兴趣才有乐趣,有乐趣才会有情趣。越是为学生创造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畅达的“活动”空间,淡化识字教学的“任务”意识,学生才会在参与的氛围中自由表达,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果一味反复读、记,学生也只能是有口无心,认得快忘得也快。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  相似文献   

6.
回首以往的传统语文教学,不禁让人沉思。课堂教学死扣章句,条分缕析的,条条框框使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成了没有感觉的容器,成了照抄照搬的工具。久而久之,教师成了“主人”,学生成了“仆人”,没有了所谓的自我空间。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改革,还学生以自由,还学生以情感,更重要的是还学生以灵性、活力。  相似文献   

7.
罗惠兰 《广西教育》2013,(42):39-39,42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创意表达,这是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所要实现的目标,教师要根据这个目标为学生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解放传统教学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自由表达的核心概念在于“自主创作”与“善于表达”,  相似文献   

8.
课堂的和谐在于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朋友式”的双重交流,融愉悦于教学之中。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不和谐,正如传统的“接受式”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全面“自由”的放羊式教学等等,正是这诸多的不和谐,使学生们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兴趣。建立和谐的体育课堂环境是体育教师的首要责任。  相似文献   

9.
班花(八)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由表达,真诚写作”的作文教学理念,认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情感的重要方式”:而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发现一些学生作文要么“借米为炊”,把作文选上的文章拿出来改头换面变成自己的作文;要么“画饼充饥”,自己没东西写,坐在那里胡编乱造,从而形成了不属于自己的假而空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艺术教育是自由的、协调的。为了实践《音乐课程标准》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结合儿童好奇、好动、好玩,以及善于模仿、接受能力强等特点.我对音乐课堂教学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在音乐教学中.改变以往的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让学生在“音乐王国”中插上翅膀,成为“自由的天使”。而在音乐课上,要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就必须创设一定的情境,把学生的学习变得自由、开放。  相似文献   

11.
1营造课堂氛围,培养创新心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受教育者“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精神环境最适宜于创造力的发展和表现。教学中,我努力营造宽松、安全、和谐、富有创新精神的良好课堂气氛,给学生提供探索、创新的具有开放性的选择的空间,使学生对教学过程产生好感和兴趣。鼓励学生不满足于课本或教师讲解及答案,想一想“是否有更好的方法”,“能运用于哪些地方”,另辟蹊径。同时我注意善待学生的提问,支持学生大胆地发表不同见解。正确的及时肯定表扬,给予鼓励,以保护创新的火花;不正确的见解,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际事例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语教学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着不容置疑的影响。培养独立健全的人格,离不开宽松的教学氛围。宽忪,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宽松的教学氛围归根结底旨在以学生为主体。其前提是剔除教师居高临下的授业感觉和学生洗耳恭听的容器职责。其实质是给学生以自由的天地,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的那样,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空间,尽情地“自由表达”和“自由参与”;教师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走向学业的成功、人格的完善,具备这种氛围时,学生才有可能主动地质疑、提问、讨论,并进发出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13.
在现实的基础教育中常常忽视了对象──人,人是自然界中最具丰富性和主动性的生命。 从“认知体”到“生命体”的提升,已成了当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重要分水岭。语文教学,在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也必须关爱每一个孩子的生命发 展。关爱生命,就必须让每个生命都享有“心灵自由”的空间,显示充分的生命活力。○给学生以自主选择的自由○给学生以表现自我的自由○给学生以想像、联想的自由○给学生以主体感悟的自由○给学生以尽情表达的自由  相似文献   

14.
《语课程标准》强调:“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新教学理念认为,习作教学贵在让学生自由地说真话,说心里话;自由地展示自己的生活;自由地放飞自己的个性想像。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变迎合老师奉命而写为放开手脚自由表达。为此,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同时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王乙广 《广东教育》2003,(12):34-34
在学校体育教学的历史中,“放羊式”教学是体育教师最为熟悉,也是最为避忌的。可是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带来的变化,它不再是以前所说的那种不负责任、不备课、不写教案,上课集合后让学生自由活动,下课集中后解散的教学现象了。现代放羊式教学是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尊重学生人格,承认个体差异,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学生可以自选内容,自主学习与练习的一种多层次、多样化、自由、开放的体育教学形式。现代放羊式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它与以前的“放羊”完全不同,它不是复活,也不是回来,更不是化身。教学有无目的与组织是前后“放羊”的最基…  相似文献   

17.
“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课文中的“留白”是指文本中某些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简略,叙述描写留有发挥余地的地方,以达到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留白”强调的正是学生的自由发展,体现的是教学的艺术性。那么,如何挖掘“留白”资源,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呢?下面我就教学《女娲补天》时的心得和大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学生数学探索能力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平时教学中能否有意识的培养,并教给学生探究方法。教师在学生探索的道路上有意识地运用铺路搭桥、穿针引线、旁敲侧击等策略引导,同时要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中不一定要求学生太规范、太拘束,可以让学生有点“小自由”,充分发挥学生思考的灵活性、应变的机敏性特点,使其思维能够在更广阔的时空里翱翔。如以下教学“认钟表”一课的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19.
一、改变教师作为“制度课程”的“代理人”形象。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 以赫尔巴特主义为代表的传统教学理论,把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心,教师似乎具有自主性,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是执行“制度课程”的“代理人”,他们对学生行使着权威却并没有创造出“自我”,“权威”也就沦为空虚的外壳。主体性作文教学模式则认为,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时表现出来的一种主观能动性。.教师和学生不只是既定课程计划的实施者,而且是课程开发者和教学设计者;课程也不再只是一些教学情境之外的强制执行的书面文件,而是师生在课堂情境中共同创造的一系列“事件”——课程和教学成为教师和学生追求主体性、获得解放和自由的过程。因此,在作文的全程里学生始终是主体,他们自然应该最有主人的归宿感。  相似文献   

20.
向学生学习     
教学,历来仅仅被理解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实际上,教学关系应该是师生借助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形成的双向的“教”与“学”的过程,即教师在向学生施教的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向学生学习的过程。当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它要求教师必须冲破头脑中长期形成的许多观念上的障碍,例如“只管教不管学”、“以权威自居”、“不允许学生提出异议”、“不允许学生超过自己”,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