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术(馆)学校是武术发展与传播的载体,是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武术科研工作者对武术(馆)学校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总体上还比较薄弱。文章对21世纪来武术(馆)学校的研究文献进行分类综述,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该领域较可行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对体育院校武术教材、相关武术工具书及文献的考察,发现作为武术运动形式之一的功法没有被列入教材之中,长此以往,武术功法将会游离于武术运动之外,淡出人们的思维,这对于武术的全面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本文提出将武术功法纳入体育院校武术教材技术体系之中,并对武术功法纳入之后的教材中的武术、武术功法的概念,武术的分类,武术功法的内容、分类以及武术功法与套路、搏斗运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和考察等方法,研究武术发展现状;阐述尚未进入当代武术“主流”层面的武术功法,顺应武术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日益发展的脉络,以及武术功法的内容和分类、技术构成、练习目的、练习方式等方面表现出的特征。1.武术功法是武术的三种运动形式之一。拳谚“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揭示了武术功法在武术运动中的重要作用。自武术产生以来,武术功法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了包括柔功、硬功、轻功、内功和感知功的技术体系。2.武术功法的特征。从内容看,表现为全面性与专一性相结合;从分类看,表现为以锻炼效果为标准对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武术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已有的分类方法进行分析后,提出武术分类应注重现代武术发展格局,体现其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采用功能分类法,将中国武术分为学校武术、竞技武术和健身武术三大类。并对三大类内容进行界定,突出了中国武术体系的整体性和多层次多功能特点,以利于中国武术的发展和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5.
竞技武术的发展,要求武术运动员有更加全面的能力。文章通过分析武术意识的含义和分类,阐述了武术意识的意义,并探讨了武术意识培养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要与时俱进,紧随时代步伐,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文章通过对武术产业的概念以及分类研究、武术产业当代发展研究、武术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策略三方面对我国武术产业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我国武术产业的发展明显表现出了地域间的不平衡;市场没有形成规模,与球类、围棋等项目差距太大;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等特征。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文化生态视域的视角下,分别从学校武术、竞技武术、文学武术、艺术武术当中的影视武术和舞台武术以及健身武术等几个方面,对自近代以来中国武术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旨在较全面地了解武术多元化发展的具体路径,以及明确武术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生命力的缘由就是武术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方法,依据现代运动训练"项群理论"对武术功法运动进行了分类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功法分类涵盖过于全面,而现有的竞技功法则表现为专一性,构成了竞技功法发展的瓶颈;按竞技能力主导因素对武术功法进行分类,使同项群的训练比赛方法和手段与各单项的训练特色相融合,力求找到一条适合武术功法竞技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关于武术分类及概念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术是东方文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武术自身便构成为一种文明体系。因此,对武术系统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基本概念的界定,不但有助于武术本身的发展,而且更有利于人们对武术的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武术之乡已经具备了的发展武术产业的生产要素进行分析,认为武术之乡较国内其他地区在发展武术产业上有较大的资源优势。从区域经济的增长机制上看,武术之乡是发展武术产业极具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增长极,是开发武术产业第一选择的区域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武术发展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在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华武术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危机,文章从武术价值分类、武术价值特点、国际推广的价值等角度探讨武术发展中的价值转变和价值定位。在现代社会里,武术一些价值功能可能被外来文化有所融合,有的甚至遭遇淘汰。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武术只有积极面对现实,遵循客观规律寻求发展,才是最好的继承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实地考察并结合中国武术分类研究等方法,对武当山区域内所有的武术活动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武当山这个特定区域内,武当武术应是一个综合的、概括性的广义概念。结合中国武术常见的分类方法,我们把武当山的武术活动划分为武当民间武术、武当军事武术、武当道教武术、武当武术流派,并分别对其进行了简要阐述,以使人们对武当武术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武术学科研究内容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根据武术学科的研究内容,对武术的概念与分类、武术的学科体系框架、武术产业与市场、武术管理、武术与奥林匹克、竞技武术科学化训练、武术技法和技理以及武术的哲学、美学、文化学、社会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4.
蔡龙云武术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蔡龙云先生数十年从武生涯中形成的以武术"整体观、发展现、求实现"为核心的武术思想进行分析研究.蔡龙云先生"击舞分类"的武术整体观,是其武术思想的核心内容;继古开今的武术发展观是武术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思想保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是蔡先生进行武术研究最基本的方法论,因而使他的武术思想更具有现实意义.蔡龙云的武术思想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对推动我国武术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施秋桂 《体育科学》2006,26(6):85-89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和考察等方法,研究武术发展现状;阐述尚未进入当代武术“主流”层面的武术功法,顺应武术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日益发展的脉络,以及武术功法的内容和分类、技术构成、练习目的、练习方式等方面表现出的特征。研究认为,武术功法类似西方竞技项目,但又有着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竞技武术应借鉴其既与竞赛接轨,也沿着武术传统文化内涵的项目特色发展;群众性武术活动和学校武术课应采用其技术简洁、易学易记易练的内容结构。  相似文献   

16.
武术部分     
一、武术的定义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格斗动作为素材,按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的相互变化的规律编成徒手和器械的各种套路。武术是一种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二、武术的内容和分类武术的分类方法很多,在过去有以流行地区分类的,有以技术特点分类的,也有以姓氏分类的。现在按其内容分为五类:  相似文献   

17.
根据形式逻辑对事物划分归类的基本原则,对现今武术项目管理和学术研究中存在的一种"约定俗成"的武术"二分法"进行审视.认为:把武术分为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归类方法不符合形式逻辑的分类规则.它不但从理论上否认了传统武术中竞技成分,让竞技武术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还人为地把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放在了矛盾和对立的两个不相容的平台上,成为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之间矛盾升级的"催化剂",为未来武术发展埋下了潜在隐患.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武“谱”进行了一定的阐述,提出了武谱的定义,概述了武谱的分类以及主要武学著作,主要总结了武谱对武术发展的积极意义。文章研究结果表明,武谱对武术的发展具有很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武德的宣扬,对武术文化的传播,以及对武术历史挖掘研究都有着相当程度的文献参考价值。它是一种对武术文化的记载与传承,应该在历史的传承与保护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浅析中华武术现代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世界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下,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碰撞和西方强势文化向中国强烈渗透的背景下,21世纪武术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从武术的价值分类、价值特点和国际化推广等角度探讨武术发展中的价值转变和价值定位。研究现代武术价值观对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我国较有影响的武术电影进行分析.主要结论:武术电影将武术与电影完美结合,促进了中华武术和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然而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武术电影出现了过分商业化、娱乐化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丢弃了武术的文化价值,这不利于武术电影的长久发展,也不利于武术文化的传播.武术题材电影所诠释的武术文化应当遵循传统武术文化的核心价值,以真正促进武术文化与武术电影本身在世界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