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萧红和迟子建的小说在文体上都呈现出散文化特征。散文化小说,是介于散文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用散文和诗的笔法写成、具有诗的韵味和意境、着重于抒情的小说,亦称为散文诗式小说或诗化小说。与传统小说相比,在题材的  相似文献   

2.
五四文学革命从形式和内容上逐渐开启了现代意义上的“新诗”观念.所谓“新诗”,在诞生之初,便与“散文诗”的概念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五四时期的诗人在探讨“新诗”的特征时,虽然有偏重于韵律或文法的差异,却往往借用“散文诗”一词作为“新诗”的另一个命名.之所以如此,因为“散文诗”一词表达了当时人“新诗”观念两方面的图景:语言的散文化和诗体的散文化.“散文诗”的这个概念内涵是五四文学革命的需要塑造出来的.后来的研究者往往把此时的“散文诗”误读为现在的散文诗概念.不过,在杂志栏目从“诗”、“新诗”到“散文诗”的设置变化中,不难发现“散文诗”的文体意识正在当时潜在成长.但也正是在这同一过程中,“散文诗”这一本身似乎蕴含着矛盾的概念,正促使人们进一步赋予其特殊的诗体内涵.  相似文献   

3.
李枫  刘慧敏 《教书育人》2009,(7):111-112
萧红和迟子建的小说在文体上都呈现出散文化特征。散文化小说,是介于散文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用散文和诗的笔法写成、具有诗的韵味和意境、着重于抒情的小说,亦称为散文诗式小说或诗化小说。与传统小说相比,在题材的选择与处理、人物的刻画、环境景物的设置描写、结构的形态、语言的运用及作品的主题表现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4.
散文诗是人类文学史上的一种奇特文体,它分别萌芽于不同国度,主要寄生于诗与散文两种文体中,并渐渐从两种文体中分离出来,由诗与散文两种文体合育成新的文体。因此,散文诗文体具有特殊的起源和价值,西方散文诗具有散文味较诗味浓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5.
散文诗文体溯源与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文诗是一种独立的、自成体制的文体(诗体)类型,在它宽阔的光谱带上涵括了一切“用散文写的诗”。散文诗文体(诗体)的产生几乎可以追溯到与散文和诗同样久远的年代,中外散文诗生成、发展的历史都证明了这一点。中国现代散文诗文体的诞生虽受外国现代散文诗影响,但对民族文学传统的承续是其根本性的渊源。  相似文献   

6.
域外诗苑中的散文诗是高度诗化的散文和高度散文化的诗。在现代社会,散文诗更能表现人的内心世界。象征主义诗歌是现代诗的主流,偏爱抒写人的内心隐秘,追求感应契合,注重暗示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
耿林莽散文诗本体观与文体论认为,散文诗的本质属性是诗,散文诗是诗的延伸。而在散文诗美学观与形式论方面,他指出散文诗美在美文性、抒情性、多样性和流动美。在散文诗的创作观与方法论方面,他认为散文诗并不"易写",应注重抒情与叙事的结合,倡导朴实无华的诗意美和复调式的结构体系;应强化诗化与散文化矛盾的结合,走"化散文"的路子;应该"野"一点,大胆借鉴其他文体的优长;应处理好虚实关系、意与象的关系、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一长期以来,散文诗在台湾和香港不被承认。台湾文学界,对散文诗多持否定态度。如余光中说:“原则上,我是拒绝写或看所谓散文诗的。通常所谓散文诗,既无散文的自如,又无诗的精炼,只能说是两者之间的一种妥协罢了。”①桓夫(陈千武)说:“我的感受是诗就是诗,散文就是散文。没有散文的诗,或诗的散文。”②痖弦的论点更为激烈,他说:“散文诗是舶来品。鲁迅之后尝试这种形式的人不少,鲜有成功的。……最近中国大陆散文诗却变得非驴非马,成为时下矫情文风的大病例。……大陆上所谓的散文诗却成为一种混乱的抒情文体,不是散文,也…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对杨朔《樱花雨》的“诗化”“点评”,是毛、杨在散文美学理念上的一次碰撞与碰撞之后的神通,所引发的60年代初期的散文“诗化”思潮,是历史机遇的一个必然.杨朔“诗化”的理论及引发的散文“诗化”思潮,在散文回归中国古典“诗”的艺术传统与创造“载道”、“言志”兼容的文本两个主要方面,为当下散文诗性的重建提供了不可漠视的正价值.  相似文献   

10.
散文诗,是介于散文与诗之间的一种文体。是诗的散文,散文中的诗。它是精短的、有着内部韵律的精美而充满哲思的文字。散文诗是一种独立的文学体式,是诗歌大类中的一个成员。  相似文献   

11.
《女神》是20世纪新诗散文化的典型代表。郭沫若对内节奏的强调与重视,使新诗的抒情本质得到了进一步凸现和强化。但同时,《女神》诗性建构方面的粗疏与随意也清晰地表明,第一次新诗革命留下的只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成熟和完善的现代汉诗形态,这正是21世纪第二次新诗革命的起点和必须担负起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2.
元结为中唐时期重要诗人、散文家,对其研究始于上世纪20年代,纵观近百年研究成果的文类分布、选题内容以及时段发展,发现研究重点由生平行年考证转变为诗文研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本世纪十余年。本文从生平行年、诗歌、散文、版本等角度,全面系统梳理、评点元结研究成果,并探索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以庞德为首的意象派是21世纪欧美一个非常重要的现代诗歌流派,该派与中国诗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里主要从中国古典诗歌对意象派的影响和意象派对中国新诗的影响这两方面来探讨意象派与中国诗歌的相互影响及其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4.
散文诗是现代诗歌的重要样式之一,但从它的发展历史看,散文诗在取得了许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诸多尴尬,需要对其特征和发展路向进行重新思考.要促进散文诗的发展,观念的更新是关键,同时要克服同质化倾向,协调“无我”与“唯我”之间的矛盾.而在这些方面,一种被称为“我们”的散文诗主张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中国20世纪散文思潮史在创意上追求如下特色:以散文思潮为经,文艺理论为纬,书写一部全新的中国20世纪散文发展历史(囊括传统意义上的近代、现代、当代散文史)。即用文艺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审视,展现和描述中国20世纪散文思潮的流变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20世纪散文作家作品作出合乎这一流变、趋势的文学史评价。  相似文献   

16.
吕叔湘、张志公倡建汉语辞章学半个世纪以来,学术界精心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广大社会成员对辞章却很陌生。文章从辞章与群众生活、与语文教学、与大学中文系专业、与国画、书法等"零距离",论析辞章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向辞章学界同仁提出:要沿着"普及—提高—再普及—再提高"的道路前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华诗词曲改革,韵是首位课题,与之同时而来的还有平仄声调及入声字的问题,这是汉诗发展前进方向,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相似文献   

18.
汉语诗歌的功能、形态都受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留学运动和传教活动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留学运动和传教活动是中国接受外国诗歌影响的最重要的两条途径,它们打破了中国诗人唯我独尊、汉诗不与世界诗歌同步发展的局面,使新诗革命成为世界现代诗歌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教活动不但为中国人创造了接触外国诗歌的条件,而且面向平民大众的传教方式还促进了白话及无韵诗的产生,极大地催生了白话诗。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散由于兼有实用与审美的双重特性,加之自封其域,把学局限于诗歌、小说、剧本几种类型里这就使唤0世纪的中国古代用研究成了最为薄弱的部门。为了更好地批判继承这笔丰厚的遗产,应该以“泛学”的观念解开这个纽结,从而将中国古代散斋 貌完整地而不是偏枯地展示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