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王肖  颜晓燕 《文教资料》2011,(22):143-144
小学低年级学生有其行为特点,低年级时期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掌握低年级学生的行为特点,从知情意行的过程来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2.
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所以,要想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靠学校和教师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发挥出其作用,这就需要家长意识到其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作用,进而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分析了小学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家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句话鲜明揭示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小学低年级段是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组织小学低年级段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关注学生良好听课习惯的培养,让好习惯伴随学生一生。结合人教版低年级段数学教学的相关案例,探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良好听课习惯培养的策略,希望能对诸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产生有益启发。  相似文献   

4.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什么?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1-3级是他们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觉性差,再加上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很多学生形成了娇生惯养、行为懒散、惰性大的不良习惯。要纠正并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教师长期而细心地训练。经过近20年的低年级班主任工作和低年级教学工作的实践,我对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方法,现从理解与宽容学生犯错误,赏识学生、树榜样、及时补救工作中的失误方面,谈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的价值导向,能对人的行为进行正确的指导,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从日常的点滴小事着手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低龄阶段,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进行初步探讨,分析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重要性及培养策略,以促进小学低年级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6.
小学教育阶段是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养成教育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养成教育课程融合在各个学科课程之中。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养成教育的培养,有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是学生养成教育培养的关键,教师更应该注重在教学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巧妙地渗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已经成为小学美术教师共同的教学手段和途径。当下,小学美术教学处在新教育时代下的变革阶段,急需小学美术教师对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渗透方式和策略进行进一步优化,据此进行分析,以期能为其他小学美术教师提供可参考的教学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小学低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更是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习惯的好坏不但影响学生的生活,还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将来。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这一阶段的德育工作者应致力于把养成教育渗透到班级管理之中,抓住学生的"关键时期",发挥"关键环境""关键事件""关键人物"的作用,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9.
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工作,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又是德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向师性强、可塑性大,各种习惯容易形成,也容易改变.因此,如何抓好低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每一位教师都要积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阶段,良好的习惯会使人终生受益。而低年级正是入学不久的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关键期。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有效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因此,针对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十分有必要。因本人所教学科是小学二年级数学,这里着重谈谈二年级学生数学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1.
小学阶段是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低年级儿童犹如小树苗,如果引导正确、及时,则效果事半功倍。"让每一棵小树茁壮成长"是学校的育人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学校将工作重心放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上,力求通过精选培养内容与优化培养途径等方式,抓好学生在关键时期的习惯养成教育,培育有品质的学生。学校围绕习惯养成训练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推进与实施。  相似文献   

12.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黄金时期,帮助低年级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促进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需要老师不断创新教育和培养模式,采纳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新颖方法,并且需要老师与家长共同合作,共同努力。本文主要探讨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正>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多年来,学校将养成教育的工作思路确定为:低起点,抓养成,为学生发展奠基。即从低年级抓起,从课堂抓起,从小事抓起,促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培养"日新"少年。在落实小学一年级学生养成教育过程中,教师总觉得家长和学生不配合,但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家长不是不配合,而是不知道该怎么配合。针对出现的问题,学校组织日新班主  相似文献   

14.
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品德教育的重要课程,而养成教育是低年级思品课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低年级思品课教学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抓好养成教育,即学好每一课,让学生从中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下面笔者就低年级思品课教学中如何进行养成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小学班主任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引导者和启蒙者,班主人工作直接影响着学生行为习惯、品格意志形成的定向和定格,对学生的一生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工作要用“心”去做,尤其是低年级的班主任更应全身心投入学生的养成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6.
养成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过程。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小学教育的始终。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养成教育的培养,有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农村小学的学生学习习惯不好,而其父母大多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学生的养成教育主要落在学校,因而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学校,教师更应注重在教学之中通过多种有效的方式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8.
小学低年级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人生的道路上,起到关键作用。老师要从常规入手,提高思想认识,规范学生养成教育;要身先士卒,强化学生思想意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要在教学中创设环境,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再用有意义的故事陶冶学生,让学生慢慢领悟,形成良好的品质;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知与行的统一。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的水平,成为一名道德高尚的小学生。  相似文献   

19.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忽视小学一二年级的教育,而我却一直坚守在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的工作岗位上,并乐此不疲。在20多年的从教经历中,我深深体会到小学低年级阶段在孩子习惯,兴趣以至人生品行培养至关重要的作用。创设和谐、民主的老师、家长,学生关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合理分工,加强学生自主能力提高。在激励性评价语言中,加强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任培忠 《学周刊C版》2019,(18):163-163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目前农村中低年级寄宿学生文明礼仪、饮食卫生诸方面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是很好。教师根据他们随意性、可塑性等特点,经过严训练、强实践等方法进行耐心细致的培养教育,在行为养成教育方面收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