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为了了解福建省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福建省部分体育院校491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学习倦怠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程度不是非常严重但不容乐观;城乡生源的差异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影响不大;男生学习倦怠程度高于女生,特别是行为不当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情绪低落上无显著性差异,而在行为不当、成就感上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广西、扬州等几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术课学习倦怠情况的调查发现: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术课学习倦怠状况不容乐观,属中等倦怠程度。其中行为不当最严重,情绪低落一般和低成就感,3个维度存在于不同区域、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差异。针对上述状况分析其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大学生学习倦怠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并研究体育锻炼的中介效应。选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LBUS)、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RARS-3)对77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具有较好的自我效能感,但是学习倦怠和体育锻炼情况不佳,在体育锻炼和自我效能两个变量中,男生和女生具有显著性差异,男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和学习倦怠情况优于女生。学习倦怠和体育锻炼、自我效能感显著性负相关,体育锻炼和自我效能感显著正相关。回归结果显示,学习倦怠对自我效能感和体育锻炼的回归效应显著,学习倦怠在体育锻炼的基础上对自我效能感回归效果显著,体育锻炼属于部分中介效应,占总变量的7.00%。SEM模型拟合度适可,验证了体育锻炼在学习倦怠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4.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自编由行为维度、情绪维度、基底维度、成就感维度四个维度组成的《体育院系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就所编制的量表对福建省7所体育院系10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表明,福建省体育院系大学生成就感维度的倦怠程度最为严重,福建省体育院系社体专业学习倦怠现状比体教专业较为严重。学习倦怠四个维度对不同年级的多重比较中,年级越低,情绪倦怠程度越严重;年级越高,行为倦怠程度越严重;随着年级的增高,成就感倦怠程度有所增加;基底维度的倦怠程度取决于体育成绩和文化成绩的均衡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体育锻炼、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与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水平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不同应对方式在体育锻炼与核心自我评价间的中介作用及性别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635名大学生(男340人,女295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1)体育锻炼能正向预测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p<0.01);体育锻炼可正向预测大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p<0.01);体育锻炼能负向预测大学生的消极应对方式(p<0.05)。2)积极应对方式(95%CI:0.011-0.035)和消极应对方式(95%CI:0.001-0.022)均在体育锻炼与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间具有中介作用。3)性别在体育锻炼与积极应对方式之间起调节作用(βint=-0.072,p<0.05),且男性(βsimpleslope=0.206,p<0.01)的调节效应大于女性(βsimpleslope=0.117,p<0.01)。结论 不同的应对方式在大学生体育锻炼和核心自我评价中起中介作用,在对积...  相似文献   

6.
黄文哲  成波锦 《体育科研》2024,(1):58-65,77
为探究大学生体育课学习过程中技术学习投入的形成机制,采用锻炼自我效能感量表、体育学习动机量表、心流体验量表和技术学习投入量表,调查了广东省部分高校的551名大学生,检验了变量间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①锻炼自我效能感、体育学习动机、心流体验和技术学习投入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②锻炼自我效能感正向影响技术学习投入;③体育学习动机、心流体验在锻炼自我效能感与技术学习投入之间分别起中介作用,且体育学习动机—心流体验的链式中介作用亦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压力源二维结构理论,探讨挑战性压力源与阻碍性压力源这两种压力源和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生学习倦怠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挑战性和阻碍性压力源量表、学习倦怠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和心理弹性量表,对广东省地区415名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结论 1)挑战性学习压力源对学习倦怠无显著影响,而阻碍性学习压力源对学习倦怠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挑战性学习压力源通过积极应对方式的完全中介作用对学习倦怠有负向影响,阻碍性学习压力源通过消极应对方式的部分中介作用对学习倦怠有正向影响。3)心理弹性负向调节阻碍性学习压力源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相对于高心理弹性的学生,低心理弹性的学生其阻碍性学习压力源对学习倦怠的正向影响更强。本研究扩宽了压力源二维结构理论的应用范围,为高校对体育硕士研究生学习倦怠的干预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大学生运动动机与其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实施意向和自我认同感在大学生运动动机与锻炼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并构建链式中介模型。方法 运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1 150名在校大学生(平均年龄为18.68±0.895岁)作为被试,采用运动动机量表、实施意向量表、自我认同感量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对其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利用共同方法偏差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和SPSS 23.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大学生运动动机与其锻炼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r=0.351,p<0.01),运动动机对锻炼行为的直接路径有显著影响(β=0.167,t=12.525,p<0.01)。2)运动动机对实施意向(β=0.217,t=10.003,p<0.01)和自我认同感(β=0.164,t=15.356,p<0.01)有正向预测作用;实施意向可以正向预测锻炼行为(β=0.243,t=13.115,p<0.01),自我认同感可以正向预测锻炼行为(β=0.284,t=7.831,p<0.01)。3)实施意向和自我认同感在运动动机和锻炼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包括...  相似文献   

9.
探讨道德认同、自我定向、道德推脱对大学生体育学习偏差行为的影响,检验多重中介模型适配性。采用道德认同的内在化分量表、运动中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问卷的自我定向分量表、体育道德推脱量表和大学生体育学习偏差行为量表,对1537名大学生(年龄20.42±0.532岁;男874人,女663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道德认同对大学生体育学习偏差行为的负向影响显著(F=76.668),自我定向、道德推脱对偏差行为的正向影响分别显著(F自我定向=186.899,F道德推脱=137.076);在道德认同影响大学生体育学习偏差行为时,自我定向、道德推脱分别具备部分中介效应,而且,二者的多重中介效应也显著,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38.10%、5.04%和9.88%,即:道德认同对大学生体育学习偏差行为的间接影响效应占总效应的53.02%。结论:道德认同是改善大学生体育学习偏差行为的心理特质,自我定向、道德推脱是诱发体育学习偏差行为的前因要素;道德认同既可以直接的方式改善大学生体育学习偏差行为,还可以通过抑制道德推脱机制来缓解自我定向,进而有效避免产生体育学习的偏差行为。本研究可为防范和解决体育教学中的诸多潜在问题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四川省部分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倦怠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存在学习倦怠情况,男生比女生倦怠严重;二、三年级学生较一年级倦怠严重。学习倦怠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影响,学校因素: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社会和学生需求脱节,学校生活缺乏生动性,场地设施不能保障;教师因素: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不当,教学水平不高,教学能力不强;学生因素:成就目标不明确,归因不合理,自我效能感低,人际关系紧张,学习策略不合理,身体疲劳、睡眠不足。  相似文献   

11.
学业拖延是当前我国大学生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运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自我控制量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学业拖延量表,对1 01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保护性因素自我控制和危险性因素手机依赖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学业拖延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锻炼、自我控制、手机依赖与大学生学业拖延两两相关。体育锻炼正向预测大学生自我控制,负向预测手机依赖和学业拖延;自我控制负向预测手机依赖和学业拖延;手机依赖正向预测学业拖延。自我控制和手机依赖在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学业拖延之间起单独中介作用。自我控制和手机依赖在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学业拖延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建议:以体育人,充分发挥高校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以“体测”促锻炼,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体心融合”,提升大学生心理品质;以研促教,全面覆盖学生群体。  相似文献   

12.
体育道德强度反映了个体对体育情境中道德事件本身道德性质的认知水平,对于个体在运动中的体育道德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以568名体育专业大学生(男生307名,女生261名,平均年龄=19.1±1.04)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数理统计检验体育道德强度与体育专业大学生比赛中亲-反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和体育道德推脱在体育道德强度与比赛中亲-反社会行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体育道德强度与体育专业大学生比赛中的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比赛中的反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体育道德推脱对体育道德强度和比赛中亲-反社会行为之间关系均表现出了显著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体育道德强度一方面直接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比赛中的亲-反社会行为,另一方面通过体育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对比赛中的亲-反社会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曹光豪  高远 《湖北体育科技》2023,(5):447-450+460
目的 探讨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认知重评策略和自我控制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认知重评策略是否在体育锻炼和自我控制之间起中介作用。方法 本文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情绪调节问卷以及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对504名大学生(男239人,女265人)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认知重评策略使用频率、自我控制两两呈现显著正相关。体育锻炼能够显著正向预测认知重评策略频率(β=0.206,t=4.647,p<0.01)和自我控制水平(β=0.202,t=4.541,p<0.01),认知重评策略使用频率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自我控制水平(β=0.292,t=6.762,p<0.01)。结论 体育锻炼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自我控制水平和认知重评策略使用频率,认知重评策略的使用频率在体育锻炼提升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过程中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体育锻炼影响手机成瘾的内在机制,并构建2者之间的模型。为实践干预手机成瘾行为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采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自我控制量表、人际关系困扰量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扬州市某高校588名在校大学生(年龄:M=19.24岁,SD=1.20)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的体育锻炼量、自我控制、人际关系困扰、手机成瘾倾向和领悟社会支持均两两相关(p<0.01);体育锻炼可以直接预测大学生的手机成瘾行为(β=-0.15,95%CI[-0.28,-0.01]),自我控制(β=-0.07,95%CI[-0.14,-0.02])和人际关系困扰(β=-0.03,95%CI[-0.06,-0.01])分别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并且社会支持既可以调节身体活动影响手机成瘾的直接过程(β=-0.15,p<0.001),也可以调节由人际关系介导的前半部分路径(β=-0.09,p<0.05)。结论 自我控制、人际关系困扰在大学生体育锻炼与手机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并且社会支持水平对这一过程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学体育锻炼对负性情绪的影响机制,考察核心自我评价在体育锻炼与负性情绪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认知重评对这一中介作用的调节效应。方法:采用锻炼坚持量表、负性情绪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和情绪调节量表,对794名大学新生进行测量。结果:核心自我评价在体育锻炼与负性情绪间起中介作用(r=-0.128, 95%CI=[-0.173,-0.086]);认知重评在核心自我评价与负性情绪之间起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当使用认知重评策略频率较高时,核心自我评价对负性情绪的负向预测作用增强(β=-0.628, p <0.001);当使用认知重评策略频率较低时,核心自我评价对负性情绪的负向预测作用减弱(β=-0.447, p <0.001)。结论:体育锻炼可以通过提高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的途径来减少负性情绪的心理体验,且采用认知重评策略频率较高的大学生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揭示体育学习中内隐观念对自我妨碍的影响,考察成就目标在上述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 236名大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运动能力信念、成就目标与自我妨碍进行测量。结果显示:(1)在体育学习中,学生的内隐观念对自我妨碍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其中,能力增长观具有负向预测效应,能力实体观则具有正向预测效应;(2)掌握目标可以对自我妨碍产生负向预测效应,成绩回避目标则产生正向影响效应,但成绩趋近目标对学生自我妨碍的影响效应并不显著。(3)在学生的内隐观念与自我妨碍之间的关系中,成就目标存在着显著部分中介效应。能力增长观可通过掌握目标间接减少学生的自我妨碍,能力实体观可通过成绩回避目标间接增加学生的自我妨碍。结论:体育学习中应改变学生动机气氛知觉,避免评价学生的能力,有助于直接或间接减少学生的自我妨碍。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南通各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课倦怠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南通市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课倦怠现象确实存在但是并不严重。情绪低落因子的情况最为严重,其次为行为不当因子和缺乏成就感因子;男女大学生的体育课倦怠状况存在明显差异,在行为不当因子、缺乏成就感因子和情绪低落因子上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这与男女生的身体素质差异以及性格差异等因素有关;大一与大二年级的大学生在体育课倦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与生命意义感之间的关系,以及积极心理资本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方法 采用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对57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余暇体育锻炼能正向预测大学生生命意义感(β=0.065,p<0.05),也能正向预测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β=0.314,p<0.001);2)积极心理资本在余暇体育锻炼与生命意义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273,95%CI[0.164,0.379]);3)多群组分析发现,男生余暇体育锻炼对积极心理资本的正向预测作用显著大于女生(男β=0.409,p<0.001;女β=0.232,p<0.001),男生余暇体育锻炼对生命意义感的直接预测作用显著(β=0.100,p<0.05),女生余暇体育锻炼对生命意义感的直接预测作用不显著(β=0.054,p>0.05)。结论积极心理资本在余暇体育锻炼与生命意义感之间起中介作用,对男生群组起部分中介作用,对女生群组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972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大学生心理资本、体育锻炼行为与人格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检验心理资本在体育锻炼行为与人格发展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资本、体育锻炼和人格健康之间的作用机制模型成立,大学生心理资本对体育锻炼与人格发展起重要作用,其中心理资本是通过体育锻炼进而影响大学生的人格,体育锻炼在大学生心理资本和人格发展中起中介作用.由于心理资本通过影响体育活动态度这一中介变量进而影响人格健康发展,心理资本和体育锻炼行为在大学生人格发展中的作用均不容忽视,大学生良好的体育活动行为及态度是其人格健康的一个重要保障因素.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5 000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体育项目偏爱、体育学习兴趣与体育锻炼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低运动量学生的总体检出率为53.7%;(2)低运动量检出率存在性别、学段和城乡差异,女生高于男生,高中高于初中和小学,乡村高于城市;(3)除表现难美类项目外,体育项目偏爱量表总分及各维度与体育学习兴趣总分及各维度以及体育锻炼行为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4)学生在田径项目上的得分对体育学习兴趣和锻炼行为的预测效果最好;(5)中介效应结果显示,体育学习兴趣在体育项目偏爱与锻炼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体育项目偏爱既直接对锻炼行为产生影响,又通过体育学习兴趣对锻炼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