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法指导】人物小传,是一种简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小传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写作人物小传,一般是为了让读者能够了解人物的生活经历、性格特点和思想状况。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人物小传呢?  相似文献   

2.
作文基本上是写人记事的,一般都或多或少地要写到人。而一些专门写人物的作文又要如何才能写好呢?这个问题说起来,其实同学们都知道,要写好一个人物,无外乎是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肖像)、心理,等等。如鲁迅先生说的:“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这说明人物语言的重要。此外.写人物的行动、外貌(肖像)、心理等,也是必不可少的惯常写法,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3.
特别提醒:这种写法不宜用在考试作文里,除非你运气我们刊物今年第一期“新新作文”栏目讲的是写人的时候如何出新,我给大家出的点子是“是什么样人,就怎么去写”,讲的是要打破对老师、家长等人的一些固定的写法,按照这个人本身的特点照实去写,就能有新意。这一次我们要讲的是,对笔下的人物不要轻易下结论,这样也能出新。我们以前写人都喜欢下个结论,比如说这个人热情,那个人不太灵活。即使是多重性格的人,也要努力写出他性格的多个侧面。而且老师也会教导我们,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仿佛不写出这个人物的特点,作文就算失败。…  相似文献   

4.
抓住特点突出性格学习写法──《我的心事》教学设想湖北张朝贵这篇独立阅读课文,以一张电影票成为大林的心事为线索,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行为动作、心理矛盾,刻画出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抓人物特点,指导学生学习描写的方法呢?我们的设想是:一...  相似文献   

5.
一提到作文很多同学都感到头痛:作文难哪!无话可说,不知如何下笔,或知道意思,却不知怎样才能表达好,如同雾里看花一样。实际上同学们是不知道写什么和怎样写:一篇作文如何从内容上打动人、写法上吸引人呢?这就要求同学们平时要多观察生活,要有丰厚的语言积累,要有新颖别致的写法,要有自己的独特思考。换句话说,有厚重文化底蕴的文章才能算得上是好文章。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写作文总有一些困惑:这次作文写什么好呢?到哪里找写作的材料呢?有时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或者写自己的经历.仍会冒出这样的问题:这么多内容,我写什么好呢?那么.怎样帮助学生解除这些困惑呢,下面我就中学生写作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如何写小传     
【指导】小传,可以写自已,也可以写别人。写自己的小传,又叫自传。写自传1.写自传,主人公就是自己。每个人对自己应该是很熟悉的了,然而要充分认识自己并非是一件易事,这要求每个人都有直面自我、敢于自我剖析的勇气。因此,在动笔之前,每位问  相似文献   

8.
感想类作文属于议论文体,但写法又不同于一般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写法。如何让学生写好这一类作文呢?我在教学中作了这样一些尝试,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心情了无痕     
我的外甥拿着他的作文本,满脸疑问地出现在我面前。“阿姨.老师说写事的时候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真实心情.这样的作文才有血有肉。我明明写的啊,可为什么老师给我评语还说我的心情是干巴巴的呢?”顺手拿起他的作文.只见作文上好几处被画上了红色的横线。他这样写道:看着老师发试卷,我好担心;马上要发到我了,我紧张得要命;看到自己考试只考了72分,心里难过极了。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也碰到过学生这样的情况:作文中一到抒发自己感情时,学生每次都有空喊口号的嫌疑。“我真开心!”“我真难过!”这类句子数不胜数。那到底应如何让自己的心情在纸上体现呢?我把外甥拉到身边,准备给他讲一些自己独创的作文小窍门。  相似文献   

10.
学生:作文指导书中经常说要学会写实,什么是“写实”呢?老师:所谓“实”,是指客观存在的人、事、物、景,它们都是我们能看到、听到、嗅到、触摸到或感觉到的。要学会写实,就是要求把所要表达的事物准确地描写出来。学生:您能结合本单元的作文练习具体讲讲如何写实吗?老师:好的。譬如,写“参观记”这篇作文,空格内容可以是活动,如展览、表演等,也可以是地点,如工厂、学校、景点等……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来填写。学生:如果我参观兵器展,可以按时间的推移为顺序吗?如果对所展出的兵器都感兴趣,能不能全写下来?老师:写参观…  相似文献   

11.
阮家云 《现代语文》2014,(10):146-147
当下语文教师总是说现在学生的写作水平越来越差了,教师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感叹,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那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去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尽快地掌握写作的方法呢?如利用大量的课外材料去总结方法来教学,这实在舍近求远,因为语文教材中就有很多写作方法可用。 下面就是笔者利用课本,从文本中挖掘素材、总结出的方法。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写人一定要突出人物的个性,这样人物的形象才鲜明、生动,才能让读者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那么什么是人物的个性特征呢?个性特征就是指一个人的性格、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它是在特定的环境和生活经历中形成的。由于每个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经历不同,所以人与人之间存在个性差异。表现在人物的身上就是他们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的差异。 那怎样写才能凸显人物个性呢?其实我们的教材中就有很多很好的写人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艳丽 《考试周刊》2012,(39):44-44
小学作文以记叙文为主,其注重以事件凸显人物的性格品质,重点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眼神)、神态等,开头结尾前后呼应,开篇引人人胜,等等。那么如何写好记叙文呢?  相似文献   

13.
每到期末,班主任老师都要给每一位学生一学期的情况加以评价,并要将综合评语写在评价手册上。那么班主任老师如何写好综合评语呢?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总结了以下几方面的经验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背景:最近,我有幸到广东省顺德市的一所小学上了一节作文指导课,课题是(自我介绍)。听课者是五年级的学生,还有顺德市政府文教办、教委、教研室和该校有关干部及全体语文老师。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说写训练的形式指导学生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所在学校及班级、家庭概况、本人的性格和爱好等方面情况,以达到让他人了解自己,愿意同自己交朋友的目的。导语:“同学们,今天的作文课由我来给大家上。我一进课堂时,发现大家向我投来了惊奇的目光。从你们的眼神中,我猜想着大家可能在想:你是谁呀?从哪儿来,干什么的?怎么来给…  相似文献   

15.
方法指导。作文是写人记事的,或多或少都要写到人,而那些专门写人物的作文如何才能写好呢?要写好一个人物,无外乎是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肖像)、心理等等。鲁迅先生说: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这说明人物语言的重要。此外,写人物的行动、外貌(肖像)、心理等,也是必不可少的惯常写法,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6.
小翔:老师,以前每个单元的习作,总告诉我们具体要写什么内容,这次习作为什么写什么都行?老师:现在你们是五年级的学生了,过去你们已经学会了各种类型的作文。这次习作,就请你们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小翔:太好了!我想编个科幻故事行吗?老师:行!(小翔拿笔就写,被老师制止。)老师:小翔,别急。老师先考考你,还记得以前学过的各种类型的作文应该怎样写吗?小翔:这个难不倒我。写人的文章要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人物的特点;记事的文章要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写景状物的文章,要按顺序把观察到的事物有条理地写…  相似文献   

17.
黄梅 《四川教育》2002,(10):41-41
学生常抱怨:作文没有东西写,即使勉强写出来,也干巴巴的不耐看。究其原因,是作文中没有打动人心的内容。罗曼·罗兰说:“要照亮别人,自己心中要有阳光。”写作时没有真情实感的投入,怎能引起他人的共鸣呢?没有感触怎能写出内容充实的作文呢?感触不深又怎能写出震撼人心的佳作呢?所以,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是对生活要敞开心灵去感受,去领悟,即感悟。我认为:感悟即是面对生活,人们在思想上、心灵上深刻的感动、感受和感慨中,悟出某种人生的意义、价值或道理。感悟是一个人的思想,也是人的智慧。人们把自己对生活的领悟写到文章…  相似文献   

18.
<正>【写作指引】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写作训练内容是“学写传记”。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基础上合理发挥想象,适当描写,增强传记的生动性。通过学写传记,学生能够认识自我、了解他人,思考人生经历,提升人生境界。【写作导航】一、传记体裁知多少师:我曾读过《苏东坡传》《老舍传》《居里夫人自传》《鲁迅传》,同学们读过类似的书籍吗?生1:老师,我读过《胡适自传》,还读过《林徽因传》。  相似文献   

19.
如何才能学好初中数学呢?笔者根据自己在教学一线的经验,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①要循序渐进,打好基础;⑦学生上课要专心听讲;⑦老师要抓好落实工作;④学生要独立完成作业,老师要批改和反馈作业情况;⑤老师要分类归纳,选好习题;⑥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20.
写人物的简单经历。(1)要详细了解人物的有关情况,占有材料。在此基础上,要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对材料进行分析,分辨材料的价值和材料反映的实质,全面了解一个人物的思想品德、个性。(2)材料要分清主次轻重,突出人物的主要经历和特点。(3)写人物的经历以记叙为重点,适当运用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首先,对人物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并对他的一言一行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你才能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这样所获得的材料才真实可信,才能够揭示出人物的性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