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陶行知的儿童观1.强调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陶行知一生大力倡导幼儿的早期教育,极力主张“教人要从小教起”。他认为6岁以前是儿童人格形成的最佳时期。他曾生动而形象地把幼儿比成幼苗,要加以精心培养,只有培养得宜,方能使其发芽滋长,否则,一旦受损伤,即使不会夭折,也断然难以成材。在《中国教育改造》一文中,他指出:“幼年的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十分有力地证实了陶行知幼教理论的科学性。陶行知还从教育的社会功能出发,认为对幼儿施以早期教育,可以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合格人材。如果一个国家不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那必定是一个落后的国家,由此而造成的贻国误民也是必然的。他认为幼儿教育是建国之本,所以,他大力倡导普及幼儿教育,呼吁全社会都来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并身体力行,先后创办了南京燕子矶和晓庄等著名的幼稚园。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近代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十分重视幼儿教育,认为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基础”,是培养人才的起点。他说:“比如建筑高楼大厦,不先由基础上去建筑稳固,则上面虽有雕梁画栋,总经不起风雨飘摇。”又说:“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他指出:“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坚持下去,自然会成为国家的人才,社会的优良分子,倘若培养不好,“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纠正起来就要费“九牛二虎之力”,如果任其发展,就会“自害害人不止”,对国对民贻误不浅。因此他认定“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主张普及幼儿教育;同时针对当时幼稚园犯的三个大病(浪费病、贵族病、外国病),提出“要用科学的方法来建设省钱的、平民的、适合国情的”的幼稚园,在实践中改革幼儿教育。  相似文献   

3.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1891—1946)先生是中国乡村幼稚教育的开创者。1927年11月在南京燕子矶麓、大江之滨,出现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燕子矶幼稚园”。这是陶先生为实现他的“生活教育”的主张而创设的。在陶先生的领导下,晓庄幼稚园、蟠桃学园等也成立了。1926年陶先生发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提出了用科学的方法去实验、建设一个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乡村幼稚园的  相似文献   

4.
一、社会教育的价值社会领域是幼儿园课程的一个重要领域,社会领域教育对幼儿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注重社会教育,是中华民族幼儿教育的历史传统,幼教先驱们早就确认了幼儿社会教育的价值。早在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就强调使蒙童“远于浇薄之恶风,习于善良之规范”。上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曾指出,“自从小学校注意比较家庭送来与幼稚园升来的学生性质,世人乃渐渐的觉得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不可不趁早给他建立得稳。儿童学者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是我国杰出的现代幼儿教育先躯,也是我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他提出创办草根式幼稚园,打造幼稚园教育本土化,创造生活教育理论,提倡创造能力培养,坚持因材施教,实施幼儿科学教育等系列思想。他的幼教思想丰富多彩,不乏其时代鲜明特色,具有超越时空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杰出的民主战士。他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民族解放和社会改革事业。同时也是幼儿教育的开拓者。他领导并组织创办过燕子矶、晓庄、和平门、迈皋桥、新安和上海劳工等幼稚园,并对幼儿教育研究的群众性组织给予极大关注。当他得知由陈鹤琴先生发起组织的“中华儿童教育研究社”第三届年会于一九三二年二月十一日至十四日在南京中央实验小学召开的消息时,提早写信表示祝贺。贺词是: 中华儿童教育研究社三周年纪念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  相似文献   

7.
张宗麟幼教思想中的社会主义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父张宗麟自1926年起即随陈鹤琴、陶行知先生研究幼儿教育,是我国第一位男性的幼稚园教师。几十年中,虽然不是一直在幼儿教育岗位上工作,但始终未放弃这一研究,并写了不少有关幼儿教育的研究文章和论著。通读他的论著,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幼儿教育思想中包涵了许多社会主义因素。一、爱国性张宗麟在教学内容、设备、师资等方面都主张要“中国式”的。他早年曾沿沪宁及沪杭甬线调查江浙幼稚教育情况,在《调查江浙幼稚教育后的感想》一文中他痛心地指出:“幼稚教育之来华,尤为近十数年间事,故一  相似文献   

8.
<正>陶行知先生是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他强调“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可见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学前教育。不仅如此,他还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强调生活和教育相辅相成,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达到目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幼儿园应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3~6岁是幼儿为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幼儿园应寓教育于生活之中,将幼小衔接与一日生活有机融合,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到高度关注。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平民教育家。他是我国农村幼儿教育的先驱者和开拓者。他所身体力行的农村幼儿教育思想和主张对于当前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孙铭勋(1905——1961),贵州平坝人,出身农民家庭,贵阳师范学校毕业,1928年正式入晓庄学校。在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民主思想的教育和影响下,孙铭勋成为最坚决的“生活教育”理想的坚持者之一。他先后参加晓庄纽稚园、迈皋桥幼稚园、新安幼稚园、上海劳工幼儿团、重庆育才学校的创建,参加《生活教育》杂志的编辑工作,曾在社会大学任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农村教育》2005,(7):26-26
今年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发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80周年。在宣言书中陶行知先生摆出了改革当时幼稚园的三大弊端:外国病、花钱病和富贵病,主张用科学方法来建设一个省钱的、平民的、适合中国国情的乡村幼稚园。今天读来仍感针对性很强。让我们以陶为师,加强基础教育的基础,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幼儿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2.
今年10月18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100周年,《幼儿教育》杂志辟专栏纪念他,是十分有意义的。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思想家。他是美国实用主义大教育家杜威的得意门生,但他不像其他留学生归国只是搬弄自己所学的一套,而是敢于创造,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出的一系列幼儿教育主张,对今天的幼儿教育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在不断学陶师陶的基础上,我园积极开展了陶行知思想与园本课程整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于1917年夏自美国学成归国后,在教育实践中对中国教育进行了考察。他深感“新学办了三十年,依然换汤不换药,卖尽力气,不过把‘老八股’变成‘洋八股’罢了”。(《陶行知全集》卷二,第76页)在一般的学校里,先生“只会拿一本书要儿童读它、记它,把那活泼的小孩子做个书架子、字纸篓。先生好象是书架子字纸篓之制造家,学校好象是书架子字纸篓的制造厂”。(《全集》卷一,第87页)把教育变成了死教育,学校变成了死学校。陶行知一方面批判旧教育,同时对新教育进行了探索。他提出了评价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的标准。早在1919年,他在《教学合一》、《第一流教育家》、《新教育》等文中,对这些标准都  相似文献   

15.
我国历史上有两位伟大教育家,一位是孔子,一位是陶行知。毛泽东称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说他是“一位毫无保留地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江泽民同志也称他是“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典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社会学思想体系的内涵。他的《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我之学校观》、《中华民族之出路与中国教育之出路》、《创造是中国教育之完成》等是他生活教育理论的代表作。他从1927年起先后发动四个教育运动——土地革命时期的乡村教育和普及教育运动;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时教育运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民主教育运动。这些运动是他的生活教育思想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张雪门的幼稚园行为课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雪门的幼稚园行为课程吕智红张雪门先生(1891—1973)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他把自己满腔的热情全都献给了儿童和幼儿教育事业,毕生致力于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在幼师教育、幼稚园课程建设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理论体系。他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也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开拓者.幼儿教育问题是陶行知先生一生中始终关心的问题,他在这方面写下不少文章,并身体力行地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整理和研究陶行知先生的儿童教育思想,对发展和改革幼教事业,以适应21世纪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是反对洋化教育、反对旧教育的旗手,是人民教育的开拓者。尽管他对幼儿教育的论述在其教育著作中只是一小部分,但仍不失为我国幼儿教育史上的宝贵财产,今天,对于建设和发展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仍然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陶行知高度重视建设中国化的幼儿教育。他对当时“漠视小孩子的需要、能力、兴味、情感”,“漠视了他们的教育”的现象十分担忧,对我国幼儿教育的落后深感不安。为此,他大声疾呼幼儿教育的重要。一九二六年十月,他在《中华教育改进社创试验乡村  相似文献   

19.
当前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课程改革随之而来的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学校变革和知识结构的变革。在中国教育改革路途中,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地位不可撼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论著浩瀚如海,他的教育思想响彻国际,更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老师和学生。1919年,陶行知先生在《新教育》一文中详细论述了对新教师的期望和要求,为当前新课程改革和教师教育等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蓝本。  相似文献   

20.
<正> 我国著名科学家高士其同志,是一位科普工作的老前辈,他常常以无限感激之情,赋诗著文,缅怀陶行知先生对他的鼓励和教导。《怀念陶行知先生》这首诗,表达了高士其同志对陶先生的真诚谢意:“你鼓励我从事科普创作,今天我能有这样的收获,都是受你的影响,都是来自你的教导。”(《人民日报》1980年12月18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