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5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互联网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日趋明显。文章以分析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为切入点,阐述了影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关注大学生网络思想动态、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推进校园网络平台建设、加大校园网络监管力度等有利于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简述了互联网思维的内涵,然后分析了新时代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了新时代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包括以用户至上思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以平台共享思维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以大数据挖掘思维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度。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全球化、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各种思想相互交错激荡,社会上人们价值取向出现了多元化和多样化。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在充分认清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缺陷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8,(1):136-137
在当代社会,互联网被人们广泛利用,对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所以我们应当重视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本文通过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希望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网络时代,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认识网络文化现状及特点的同时,必须树立全新的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新思路,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互联网具有及时性、开放性、多维性等特点,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文章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立足高校互联网平台,将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为守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利用互联网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增强育人实效,引导新时代大学生自觉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出台以来,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现实存在的问题,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说服力,从学生角度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供需平衡”创新教育模式,根据高职教育特点结合互联网整合教育学习资源,加强学生实践与理论结合,增强学生参与性、体验感,通过内容形式和方法手段创新,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与时代感。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然而这一工作面临着多重现实挑战:网络技术的局限性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效果提出挑战,网络空间的复杂性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认同提出挑战,网络空间虚拟性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式提出挑战。立足新时代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贯彻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新理念;牢牢掌握主动权与话语权,推进“单向育人”到“师生共建”的教学转变;完善综合实践育人,实现从“学习输入”到“学习输出”的评价机制转变。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人类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正在逐渐的渗透到现代人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给现代人的生活、工作、学习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高校学生的心理、思想、行为、个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互联网特性日益显著,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现实困境。本文将针对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找到合理的应对策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移动互联网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同时,大学生的世界观、心理健康等方面也面临着挑战。高校应通过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掌握移动互联网的传播特点、加强文化建设、加强对移动互联网的监督和管理等措施,充分利用和发挥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龚群英 《文教资料》2008,(24):170-171
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客观要求我们正视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改革创新,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王毓 《学周刊C版》2019,(25):189-189
当前我国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党校内的各项工作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互联网时代下,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极为重要,如何充分发挥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增强党校思想政治教育效率,是党校在发展过程中亟待探究的现实问题.所以本文在此背景下,探究互联网时代下如何增强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并提出具体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挑战与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面临着新的形势。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学生群体特点的变化、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等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高校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互联网时代,网络对社会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伴随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的深入剖析,提出了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新思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提升.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互联网时代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并在分析了网络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双重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当前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网络环境下,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手段,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增强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互联网和移动设备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深刻影响。文章深入分析了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在巩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同时,"主动占领"新媒体教育渠道;提高教育工作者运用新媒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创新的能力;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充分利用新媒体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成为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互联网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虚拟环境,也以其众多不同于现实世界的特点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在虚拟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崭新课题。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而针对性地提出虚拟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微信、微博等平台凭借着即时互动、资源丰富等优势赢得了高校学生的青睐,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交流和传播思想的主要载体,这一方面让大学生的思想更加活跃,为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机遇;另一方面,微媒体的开放性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分析了微媒体对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影响和现实挑战,从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微平台、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素质、发挥主体作用实现自我管理三方面,提出微媒体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互联网对大学生造成的影响,对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分析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了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