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沈德立教授主编的《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一书,是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八五”重点科研项目“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的最终成果。由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发行,全书22万字。《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现代实验儿童心理学家,天津师大沈德立教授主编的《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一书,犹如心理学书海中的一颗闪亮的明珠,光彩照人。本书作者满腔热情勇于攻克中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理论与实践这样艰深课题的精神,以其深邃的理论思考,严谨的实证科研态度,及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作风,令我折服,通读全书,颇有收获。其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读《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读了沈德立教授主编的《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一书,深感受益匪浅.该书从理论、实验与实践三方面入手,对非智力因素做了全面的研究与探索,详尽地论述了非智力因素的内涵、功能以及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介绍了非智力因素的测评手段及其培养的原则、方法、途径,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的实施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该书共分七章:第一章介绍了非智力因素研究的背景与发展现状,界定了非智力因素的含义与功能.第二章进行了非智力因素的理论探讨,阐述了非智力因素与全面发展、与教育原则、与德育、与学科教育的关系.第三章论述了采用自制问卷对我国中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第四章探讨了非智力因素测评的理论依据并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测评非智力因素的具体方法.第五章专章讨论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问题,包括培养原则、途径、方法,以及各种具体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措施.第六章通过三个自然实验的展示验证研究者所设想的非智力因素培养模式.第七章总结概括了中小学教师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4.
拜读了萧宗六教授《“培养非智力因素”的说法不科学》(载《江西教育科研》1992年第2期)一文后,在此,谈谈我对“培养非智力因素”的一点认识,与萧先生商榷,并请予以指正。1.“培养非智力因素”是作为学习理论提出来的,但可以扩展为“工作理论”和“管理理论”。非智力因素,是指人在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个性特征,是除智力因素之外的其他一切心理因素,主要包括:需要、动机、理想、兴趣、爱好、意志、情感、气质、性格、习惯等。“培养非智力因素”一开始是以一种“学习理论提出来的。近几年来,在教育工作中,特别是在中小学教育工作中,越来越被广大师生所接受,用来指导教育实践,并取得了显著的成  相似文献   

5.
读《非智力因素理论对中国心理学本土化的贡献》想到的几个问题──三评非智力因素理论周作云,蒋崇才,吴天武一颜世富同志在其《非智力因素理论对中国心理学本土化的贡献》(《江西教育科研》1994年4期,(下简称《贡献》)一文中断定:1、认为"非智力因素理论"...  相似文献   

6.
再论“非智力因素”问题──答颜世富等四人邹大炎最近,有友人函告,在《江西教育科研》1995年第2期上刊载有与我商榷的文章。后借来刊物拜读,知是燕国材教授的四位学生写的为老师辩护的文章,题目为:《究竟是谁歪曲了创立非智力因素理论的事实真相─—与邹大炎同...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说,凡智力因素(注意、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统称为非智力因素,它是相对于人的智力因素而言的。从狭义上来说,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五种基本因素。沈德立说:“成才的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的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呢?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述祖、沈德立二位教授新著《基础心理学》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是国家教委确定的一本“高等学校教育类专业教学参考书”。全书共62万字,系统而广泛地反映了心理学的历史成果及当代最新成就。我读了耳目为之一新,初步领略到心理学的时代气息,更新和深化了专业理论知识,收获匪浅。现仅就本书的内容和特点,做简要的介绍,以敬献于同行。  相似文献   

9.
新著《教育原理》出版孙喜亭教授新著《教育原理》一书,已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7章,30万字。该书内容丰富,涉及到了教育理论许多重大问题。读者既可从中窥见教育理论的全貌,也可了解到自己最关心的问题的研究成果与材料,是一本将基本理论和教育实际...  相似文献   

10.
一、课题界说及研究背景影响初中生学习的因素有很多,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考查,除了智力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成绩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同样间接而广泛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因此,大面积提高初中学生的学习质量,就不应只重视与认知过程直接有关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智力因素的开发,还应重视与认知过程密切相关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抱负水平和自我教育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的具有特定含义的概念。自燕国材教授一九八三年在《光明日报》发表《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以来,在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对非智力  相似文献   

11.
说说“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结合论的学习理论”的漏洞周作云,蒋崇才,吴天武燕国材同志在《进一步谈谈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结合论的学习理论》一文(《江西教育科研》,1995.3)中,郑重表明:“我的所谓IN结合论是由‘三条核心思想’和‘五对十个判断’组成的。前者即...  相似文献   

12.
读《非智力因素理论果真漏洞百出、悖于心理事实吗?》想到的几点─—再评非智力因素理论周作云,吴天武,蒋崇才燕国材同志发表了一篇题为《非智力因素理论果真漏洞百出、悖于心理事实吗?》的文章(《江西教育科研》1993年第四期。简称“燕文”。以下引文未注明出处...  相似文献   

13.
李三福教授的新著《教育科研评价论》最近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为作者多年教育科研评价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结晶,该书贴切教育科研管理的实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是一部值得关注的著作。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系燕国材教授,于1983年2月11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首次公开地提出了非智力因素的概念。自此以来,全国教育界、心理学界的研究工作者和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对这一新的科学概念及其理论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教育的实践。不仅在理论上予以深化,而且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事实说明,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教育工作中,重视非智力心理因素的培养是完全必要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出版的专业教育实验理论学术成果中,以专著形式出版的成果,可谓繁荣昌盛,硕果累累,现择其中有代表性的三部专著,即由靳五乐与和学新合著的《教育实验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4月版),由河南大学王汉澜教授主编的《教育实验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5月版),由青年学者陈社育、柳夕浪合编的《教育实验方法》(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4月版),予以评价,以就教于教育实验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各界学人。总体上看,这三部专著各有特色,代表了我国教育实验基本理论研究的三种范式走向。  相似文献   

16.
《儿童心理与行为研究书系》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主任、著名心理学家沈德立教授主编的。该书系涉及众多研究领域,内容丰富,资料可靠翔实,观点新颖,学术价值高。本文重点评介该书系之一的《超常儿童发展心理学》。该书由世界天才儿童研究协会亚太地区联合会前主席、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施建农和中国育儿领域的权威杂志《父母必读》的副主编徐凡联名撰写。书中,作者大量引用了我国超常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方面的成果,对我国该领域的研究和教育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学习助人成长。身处学习型社会,学习更是每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由于学习能力直接作用于学习效果并极大地影响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所以它历来就是研究者十分关注的对象。而关于“学习能力是怎样发展的?”“如何挖掘学习潜能?”等问题更是吸引了无数研究者的注意。今拜读由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沈德立先生为总主编、由李洪玉教授和何一粟博士所著《学习能力发展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一书,  相似文献   

18.
家庭教育与“位育”的关系问题是当今教育实践活动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新近由云南出版集团公司和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希望从这里升起——教育孩子的艺术》已与读者见面了。该书的作者是青少年教育专家、云南师范大学徐坤元教授和昆明学院曾汝弟教授。他们结合长期的教育实践而对“位育”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书中多有亮点,理论性与实践结合好,对从事教育和对教育问题感兴趣的读者确实有很大的启示和帮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建设华夏教育学派,引领世界教育潮流。这是中国教育学人一个多世纪的宏伟理想。多年来,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熊川武博士一直在教育研究领域孜孜求索,努力探究中国教育问题,为基础教育实践献计献策,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先后出版了《发展性教学》、《管理心理学》、《反思性教学》、《实践教育学》等教育理论著作,对我国教育理论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最近,教育科学出版社又推出了熊教授的另一部力作——《理解教育论》。这是一本胸怀教育理论,着眼基础教育实践,努力创立特色的教育新论。通览全书,深受启发,感慨良多,实有不吐不快之感。  相似文献   

20.
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新成果——评《现代教育管理学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新成果——评《现代教育管理学引论》仉春兰《现代教育管理学引论》(以下简称《引论》)一书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安文铸教授继《教育科学和系统科学》之后的又一力作。该书由北京师大出版社出版,并获北京师大出版社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我国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