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旨在了解公办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调查研究,通过对天津市公办幼儿园252名教师职业认同进行问卷调查,在借鉴以往研究的基础之上,立足于公办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发展现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讨论。试图从影响因素的角度探讨如何加强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一方面能够全面剖析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通过相对应的解决策略,从而提升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另一方面,对职业认同感较低的教师提供一些分析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承诺与效能感的相关性,文章采用教师职业承诺量表和教师效能感量表对108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进行测量,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教育效能感对职业承诺的情感承诺、规范承诺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教学效能感对职业承诺中规范承诺和职业承诺总分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因此,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承诺与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四川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和访谈对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进行了调查,运用双因素激励理论探析了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并从职业引导、专业发展、工作环境、社会支持等方面提出改善职业倦怠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姣艳  王雁 《教育学报》2012,8(1):90-96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性别、教龄、学校类型、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因子,对特殊教育教师职业认同水平造成显著差异.应根据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特点开展教师教育;促进教师的职业认同;引导特殊教育教师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增强对特殊教育教师的社会支持,以促进特殊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重庆、四川六所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为被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川渝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状况及人口学变量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川渝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整体水平较高;教龄11 - 20年是教师职业幸福感水平最低的阶段;是否为省(市)直属特殊学校是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职称、教师所教学科、所承担教学及月收入对教师职业幸福感没有显著影响;人口学变量对教师职业幸福感各维度影响的交互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6.
教师职业认同是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来探讨教师对其职业的适应状态。提高教师职业认同,有利于促进教师师资队伍稳定发展。在此目的下,通过自编问卷调查了江苏、天津、广州、成都等地区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发现性别、教龄、任课年级、收入状况、学校类型等因素上教师职业认同水平都有一定的差异。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把职业认同作为教师教育的主要内容,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加大对特殊教育教师的支持与保障。  相似文献   

7.
特殊教育工作和对象的特殊性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特殊教育教师只有在知识、能力和人格各要素方面具备相应的职业素质,才能真正满足特殊儿童的需要,切实提高特殊教育的质量.对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素质基本要素与特征的研究,可为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特殊教育教师在其专业化成长过程中,面临着多种职业压力,严重阻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如何降低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压力,成为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特殊教育教师主要职业压力产生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扩大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加强特殊教育教师自我调适、扩大特殊教育教师认可度、提升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质四个应对策略,以期缓解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压力,促进特殊教育教师职业成长.  相似文献   

9.
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第一,男女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第二,重点大学教师的整体职业认同感水平高于一般大学教师;第三,教师职业认同感存在工作年限的显著性差异,表现为3年以内>3-5年>5-10年>10年以上的变化趋势;第四,教师职业认同感存在职称类型的显著性差异,表现为讲师>教授>副教授>助教以上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贵州省某高校90名职前特殊教育教师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其职业认同状况。结果表明:职前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认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职前特殊教育教师职业认同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职前特殊教育教师职业认知和职业行为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职前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行为在高考志愿顺序上存在显著差异。研究提出如下建议:切实保障并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福利待遇及社会地位,让特殊教育教师成为令人尊重的职业;细化教师招考专业要求,分类设立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从招考制度和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等方面体现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性,提升职前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职前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单位需要改革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支持鼓励学生辅修双学位;对高考生加强专业宣传力度,摒弃偏见,树立信心,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优化对学生的专业教育。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计划从2009年实施"特岗计划",在三年服务期已满之际,为了掌握留下来的特岗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现状,选择了河南省三个县的110名特岗教师,采取问卷调查与访谈法,从性别、职业动机等不同角度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特岗教师的职业认同感程度较高;性别不同的特岗教师职业认识和职业预期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无差异;职业动机不同的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的各纬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方式及职业倦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自编的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压力、应对方式测查问卷和Maslach编制的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对284名特殊教育教师进行测查.结果表明,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总均分女教师(2.78±0.44)显著大于男教师(2.52±0.62).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压力年龄差异显著,30-39岁年龄组职业压力(2.83±0.60)最为严重,29岁或以下年龄组(2.70土0.45)其次,40岁或以上年龄组(2.34±0.39)最小.特殊教育教师在遇到压力和困扰时采用最多的应对方式是解决问题(0.79±0.20),其次是转移注意(0.61±0.24)和求助(0.62±0.20).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较为严重,重度以上低成就感、情绪衰竭、去个性化的特殊教育教师比例分别为12.8%、17.6%和9.9%.职业压力因子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解决问题、转移注意、合理化等应对方式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幸福感的主要来源。在对山区幼儿园180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中发现,编外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普遍低于公办教师。通过统计分析,发现编外教师幸福感低的主要原因在于"三低一大":即自我认同感、职业认同感及薪资待遇低,工作压力大。为此,管理者从思想引领、专业提升、完善机制、保障待遇、科学调适等方面采取对策,提升编外教师职业的幸福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山区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职业压力,直接影响其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加强高中教师职业压力管理与控制,是当前高中教育管理迫在眉睫的工作之一.基于"职业压力"的基本内涵,文章对高中教师职业压力源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增强高中教师职业认同感、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及提高教师抗压能力三方面,对高中教师职业压力管理与控制的路径策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自编问卷并结合访谈对江西省358名农村中职教师的职业认同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农村中职教师职业认同总体水平不高,处于中低水平;不同性别、教龄、职称的农村中职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存在显著的差异,但不同学历的教师职业认同感差异不显著;在职业认同的诸因素中,农村中职教师的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职业期望、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价值观、职业技能和职业意志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工作资源对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影响以及教学效能感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江西省赣南地区的347位幼儿园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资源、教学效能感与职业认同感处于中高水平;工作资源对职业认同感和教学效能感的正向预测效果显著,且教学效能感在工作资源与职业认同感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建议从提供专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提升幼儿园教师自我效能感,营造支持型的组织氛围,打造学习共同体等方面提升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17.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承诺的现状与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问卷法对特殊教育学校918名教师的研究表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承诺处于中等水平;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承诺显著高于普通教育学校教师;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承诺存在显著的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以重庆、四川部分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与普通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差异状况及人口学变量上的特点。结果发现:教师职业幸福感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普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比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高;但仅在工作效能感、社会支持感、收益满意感因子上差异显著;教龄11-20年是普通、特校教师职业幸福感水平相差最大的阶段;二级职称时普通、特校教师职业幸福感水平相差最小;教师性别、所承担的教学科目、学校级别和最高学历是影响普、特校教师职业幸福感差异的重要因素;月收入对普、特校教师职业幸福感没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9.
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但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究竟如何?影响因素有哪些?目前都做了哪些研究?结果怎样?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明确。文章结合我国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对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概念、对象、影响因素、研究工具、方法和主要结论、研究内容和领域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并进行了简要评析。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改进和深化我国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职业化是职业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得到社会确认和制度认同的过程,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化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化发展呈现三个特点:一是爱心和奉献心态阻碍职业意识建立;二是身份不明导致职业角色混乱;三是重专业化轻职业化研究导致职业化进程缺乏制度氛围。提高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化发展水平的策略:政策层面建立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化配套制度,实施动态资格认证,构建开放的教育培训体系,引进社会力量投入师资培训;学校管理层面尝试实施校长职业化,并在管理中关注专业工作的结果;在社会舆论层面建立合作机制,通过行业协会引导社会对特殊教育职业的认识;在研究层面发挥专业人员的作用,帮扶特殊教育老师快速提升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