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提新闻专业主义--从媒体报道高枫事件说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通过对高枫事件的回顾,提出了当前娱乐新闻报道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在残酷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中,为了吸引更多眼球,赢取最大利益,一些媒体不讲新闻专业主义,不顾新闻报道基本要求,大肆炒作,故意造假,这是当代中国新闻报道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恶劣倾向,在结合事件的现象深入分析这种倾向的危害性的基础上,本指出新闻事业要持续、健康地发展,坚持新闻理念,恪守新闻专业主义是其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2.
李霞霞 《青年记者》2007,(14):29-30
新闻传播中,政治控制和新闻专业主义一直是媒体进行新闻报道时不得不衡量的两把标尺。新闻专业主义,是包括一套关于新闻媒介的社会功能的信念,一系列规范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一种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的功能,传播学创始人施拉姆用了三个表述方式一一监视者(watcher)、论坛(forurn)和教师(teacher)。新闻专业主义者认为公民有“知”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新闻失范现象的增加引发了公众对新闻伦理道德和新闻专业主义的讨论。如何践行新闻专业主义,在获取新闻价值的同时遵守伦理道德规范,仍需要进一步探讨。本文以姚贝娜事件为例,对新闻价值及新闻伦理二者关系进行具体说明,并指出平衡策略,规范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4.
新闻专业主义可以简单概括为:真实、准确、客观、及时、自律、公共责任等。除基本的三要素外,自律、公共责任也是新闻专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意味着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媒体需高度关注人道主义、媒介伦理,尤其是在灾难性事件中。灾难性事件中新闻专业主义的践行,对于媒体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首先,灾难性事件突发性、未知性和复杂性的特征,使媒体在采访报道前期一般会面临缺乏可靠信源、现场采访难等困境,同时对于一些小  相似文献   

5.
姜鹏  郑乔 《编辑之友》2015,(11):97-102
文章从比较研究的视角,以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新闻报道为例,对中、日、美三国在二次世界大战背景下对于相关事件报道的新闻选择和真实性进行考察,并尝试从专业主义的角度,对于新闻选择产生差异的原因以及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发现,在战时各国的宣传政策影响下,媒体的新闻报道都进行了"利我"的筛选.有利于宣扬本国立场的新闻,会被选择甚至放大;相反地,有悖于本国立场的新闻则会被忽略掉,甚至一些媒体还会为了映衬本国的政策而编造出假新闻.研究发现,二战期间,新闻让位于宣传,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都受到极大影响.根据新闻媒体报道异同比较分析,文章力图挖掘出战时媒体宣传的基本目的和新闻选择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6.
在如今的报纸和其他新闻媒体上,非事件新闻日益增多。与事件性新闻事物的最新变动,关注突显“事件”的特点不同,非事件新闻报道的是社会问题、社会现象,或某些可供参考的信息、方法。这类非事件性新闻往往没有明确的行为主体,没有事件所具备的明晰的时间空间界限,缺少发生、发展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4,(12):36-39
新闻界围绕着2013年10月发生的"陈永洲事件"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代表着不同利益群体。又是各自信守理念的表达。而透过这种纷争乃至对立,可以折射出新闻专业主义话语作为一种理论资源是如何被建构和理解的,以共享理念和话语形成的"诠释共同体"又出现了怎样的分化。共同体是否分化,其实质则是新闻专业主义在当下中国新闻界的两难处境。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提出:"要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机制,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牢牢掌握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动权."[1]总书记的这一要求,既强调了在第一时间报道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性,又提出了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中传媒的社会使命.  相似文献   

9.
在如今的报纸和其他新闻媒体上,非事件新闻日益增多。与事件性新闻事物的最新变动,关注突显“事件”的特点不同,非事件新闻报道的是社会问题、社会现象,或某些可供参考的信息、方法。这类非事件性新闻往往没有明确的行为主体,没有事件所具备的明晰的时间空间界限,缺少发生、发展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10.
卢娟 《传媒》2017,(19)
近年来,弱势群体因为新闻报道而受到社会公众关注,最终引发社会救助的现象不断出现,成为新闻报道中的一个景观,笔者将这一现象称之为"新闻救济".本文以"偷鸡腿妈妈"事件的相关报道为例,论述了新闻救济现象的概念、构成要素、特点,并提出新闻救济现象的不足及其困境.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及其传播科技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公民参与到新闻生产过程中."公民新闻"已经成为当下新闻传播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然而却对新闻伦理问题产生了威胁,在新闻专业主义和自由多元之间产生了较量.以里约奥运热点事件为例,从"公民记者"在里约奥运会中的表现,参与的新闻报道与传播的现状,出现的问题及其影响,论述了"公民记者"在重视新闻伦理的基础上,做好新闻生产与传播,从而促进新闻舆论环境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如今的报纸和其他新闻媒体上,非事件性新闻日益增多。与事件性新闻关注事物的最新变动,关注突显“事件”的特点不同,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是社会问题、社会现象,或者某些可供参考的信息、方法。这类非事件性新闻往往没有明确的行为主体,没有事件所具备的明晰的时间空间界限,缺少发生、发展的具体过程。正因为有以上这些特点,所以非事件性新闻往往不能像爆炸性很强的事件性新闻那样,一下子抓住读者,打动读者,如果处理不得法,它很容易不被读者关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重视非事件性新闻导语的写作,通过改善导语增强非事件性新闻的鲜活色彩显…  相似文献   

13.
明晰主导性新闻观念、确立明确的"新闻主义"是时代的要求。本文认为,建立在"发展新闻主义"与"专业新闻主义"统一基础上的"发展新闻专业主义",是当代中国主导新闻观念的可能选择。在观念论视野中,发展新闻专业主义,就是以新闻专业主义观念实现新闻业自身健康发展、促进社会整体发展、促成新闻领域与其他社会领域良性互动发展的"新闻主义"。  相似文献   

14.
胡沈明 《青年记者》2006,(22):31-32
美国新闻学教授比尔·伯尼博士曾指出:"对新闻媒介来说,最有市场价值的是交通失事、水灾、火灾、地震、谋杀、战争、行业纠纷以及死亡等伤害."伤害具有重大的新闻价值,在读图时代,新闻图片更能吸引读者的目光.但"新闻摄影机比任何报纸工具或技术更需要对大众的恐慌与愤慨负责."在这其中,如新闻媒体以新闻报道的方式处理新闻伦理问题,即"新闻伦理事件新闻化"将有可能造成更加严重的危害,而这一切俨然已成为现在一些媒体的操作标准.  相似文献   

15.
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争议性事件中膨胀的公众书写和新闻专业主义实践及其相互关系,是值得探究的重要议题。本文将"邓玉娇事件"作为案例,运用框架建构和话语实践的理论视角研究发现:公众书写在事件发展的各个阶段,都热衷于使用道德评价框架,以提供观点为主,价值框架突出,道德话语实践倾向明显;报纸在事件爆发期和蔓延期,主要采取事实认定框架和事件解决框架,运用推演事实和进行社会改革的框架视角,追问事件发生的社会原因,呼吁进行社会改革,偏向"公众一方",而在事件解决期则偏向"政府一方",和政府有关部门保持一致。公众书写和专业媒体报道呼吁、重申和强调社会价值观,是达至社会共识和重新整合社会的重要过程。公众书写创造的"业余主义书写范式"存在促动和发展"专业主义书写范式"的可能,需要不断推动公众理性参与事件,促使专业媒体平衡报道事件。  相似文献   

16.
<正>引言随着新闻业态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由新技术带来的行业变革正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全媒体时代的来临为新闻报道的手段提供了丰富的技术基础,同时也对新闻报道的策划和管理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大众对新闻信息需求深度的增加,原始新闻事件的独立展示与组织模式早已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对新闻事件多角度多方面多内涵的展示。而对新闻提供者,新闻事件的报道管理,更需要一个健全的报道管理体系来支撑。无论是新闻展示,还是报道管理,新闻事  相似文献   

17.
电影从新闻事件中取材自电影创作伊始便层出不穷。近年来,许多造成社会热烈反响的新闻报道都先后被改编成电影作品,这类影片大多取得不俗的票房业绩,有的还在国内外电影节上获奖。本文就非图像新闻事件改编为电影的现象作研究,即以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所报道的新闻事件被改编成的电影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例分析电影在改编过程中的叙事特点。  相似文献   

18.
血腥悲剧事件新闻传播的伦理学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夏 《新闻界》2012,(3):13-16
当前血腥悲剧事件新闻传播中的伦理失范现象主要表现为:追求新闻价值,忽视人道主义关怀;缺失社会责任,忽视新闻报道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以报道真相为名,侵犯公民个人隐私。对血腥悲剧事件的报道要注意把握两个平衡: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平衡;新闻第一原则与人道主义的平衡。新闻从业人员应当从人道主义出发,避免伦理失范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盛夏 《新闻界》2012,(6):38-41
伦理规范形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中,是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当前血腥悲剧事件新闻传播中的伦理失范现象主要表现为:追求新闻价值,忽视人道主义关怀;缺失社会责任,忽视新闻报道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以报道真相为名,侵犯公民个人隐私。对血腥悲剧事件的报道要注意把握两个平衡: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平衡;新闻第一原则与人道主义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赵雨冰 《新闻世界》2014,(8):375-376
新世纪以来,我国新闻业的市场化转型步伐日益加快,如何在市场的驱动下,坚守新闻专业主义原则成了新闻学界讨论的热点。本文以"陈永洲事件"为视角,结合"市场新闻学"的观点,探析了陈永洲事件中市场驱动力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博弈,旨在为加强媒体自律精神、规范媒介行为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