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2+1+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容易演变成"专科职业技能培养+1年企业实习"的误区。本文立足于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内涵,结合衢州学院基于"大专业、小职业"人才培养计划的"2+1+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分析了"2+1+1"人才培养模式的本科性与职业性,并提出了该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在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构建了"IT项目工作室—创业园+IT企业软件开发中心—IT服务门店",充分体现"学校、企业"双元和学生"创新、创业"双创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改革、实践体系改革与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是我国目前重要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是实现高校与企业共赢的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酒店行业、企业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提出了校企共建、股份共赢、合作培养"第三方"人才、改革"2+1"模式等新的合作模式探索。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分析我国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现状的前提下,提出了建立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改善企业用人与学校育人脱节的现象,并结合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际情况,利用企业办学的优势,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体系建设等几个方面着手改革与探索,分析了基于"职业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班组长"——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目前大、中企业一线班组人才需求情况入手,结合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提出"班组长"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班组人才需求的"零"距离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长期研究和高职院校的不断实践才能逐步成熟和完善。鉴于此,在分析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效率为切入点的工学结合途径。探索政府调控、院校主体、企业参与的"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职学校采用"2+1"学制模式下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不足,结合厦门信息学校实习实训条件、企业对学生的需求,探索实施了基于校企合作的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2+0.5+0.5"能力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以此为切入点,切实推进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8.
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下的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模式--"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教育模式的创新,这种模式将是21世纪高职院校探索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研究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结合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分析"无缝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和阐明其依据,探索对高职院校学生能力培养的"无缝对接"模式.  相似文献   

9.
"企业学习"环节学生学习质量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决定因素。通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南京工程学院以明晰现场工程师的规格标准为起点,以"普惠型"培养模式带动全校人才培养内涵拓展和质量提升为目标,以校内外联动的实践教育平台为基础,构建了完全意义上自主、灵活的校企相融协同育人模式,为创新"企业学习"实施平台与机制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按照高职教育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总结"两层次、双结合"方案,即"技能调研与技能培养、需求分析与问题攻关"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层次达到企业技能要求,第二层次解决企业疑难问题,技能培养和问题攻关双结合。改革重点是实施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系统化"培养,探索技术应用型、高端技能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校企共育的有效途径,为我国现代职教体系服务现代产业体系的结构调整进行实践性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1.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不脱离企业的要求,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行校企合作推动实训基地建设是必然之路。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对此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开启了工学与教学模式改革,实施"订单"培养,通过冠名班的方式,使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模式走进校园,达到校企合作双方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2.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酒店人才培养供需矛盾的有效模式。厦门华厦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归纳总结并制定了符合酒店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推行"1+1+1",即"实践—实训—实习"的培养过程以及注重人才培养环节等相关做法。针对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从教师、学校、酒店和政府四方面来保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对策的落实。  相似文献   

13.
科学的、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提高高职教育质量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阐释了独具特色的"岗位主导、任务驱动"式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结合本校实际,探讨了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岗位主导、任务驱动"式课程教学模式设计及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提出了高职软件专业实施"岗位主导、任务驱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针对我国现行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而提出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的构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革新"五重五轻"的观念,向重视法律应用能力的卓越教育培养理念转变;优化法律人才培养方案,形成高校与实务部门共同制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开发优质教材、组织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基地的"五个梯次"人才培养格局;强化法学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以两个"基地"、四个"平台"和八个"专训"为内容的"248"实践性课程教学体系;重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形成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高校对教师的评价、实务部门对高校的评价、实务部门对学生的评价所组成的"四方评价"闭环系统。  相似文献   

15.
基于"闽台校校企联合、岗课证三通"的视角,对建立和完善涵盖培养目标、培养机制、优化标准化课程模块、双师型师资团队、多元化实训场地的培养条件,对创新校企办学双元制、人才培养回炉制、政产学研合作制及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了探讨,对深化闽台"校校企"合作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行政法学课程实践教学初探——以案例教学法为观察对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怀化学院“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是对以往人才培养模式的超越与发展,是当下中国地方教学型高校人才培养最理性的选择。“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与落实必然依赖于系部各个专业及其相应的具体课程的应有变革。法学专业要真正全面实施“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求每门具体法学课程的教学作出相应的变革。作为行政法学实践教学的案例教学是落实“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之一;其展现为行政法学案例教学的事前筹划、行政法学案例教学的事中实施以及行政法学案例教学的事后考评三重维度。  相似文献   

17.
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要求能够融合法律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复合型法律人才以解决不同类型的社会问题,这是现代法律人才培养和市场化选择的结果。国外该类人才的培养为我国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而强调法律之外掌握专业知识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新兴交叉学科的形成以及国内部分高校特色法律人才培养的探索为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因而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主修+辅修"课程的知识融合、"校内+校外"的联合培养、"行业导师+实务导师"的多元实训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软件蓝领”——高职软件人才培养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人才的匮乏成为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高职院校作为打造“软件蓝领”人才的主要基地。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着定位不准、培养模式教条化、教学内容落后等问题。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非技术能力和技术能力两方面提出高素质初级软件人才的标准,并对照标准,从教学方法、办学机制、办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高职软件人才培养探索。  相似文献   

19.
“校校企”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校际合作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既满足在大陆台企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又体现了两岸教育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了两岸教育的合作共赢。由福建高校、台湾高校、台资企业三方联合开展的“校校企”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的实践,为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借鉴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地方本科院校应用较少,主要是受传统本科教育"学科"本位影响、"双师型"师资缺乏、企业订单少等问题困扰。针对地方本科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难的现实困境,对策在于变企业订单培养为行业订单培养,变封闭式人才培养方案为开放式人才培养方案,变单一专业教师为双师型教师。通过"嘉华班"实证研究,证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