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八旗满洲 清代八旗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俗称“满洲八旗”。所属除满族成员外,满洲佐领下亦有少量蒙古、汉人,并单独编有蒙古佐领35个、半分佐领2个,鲜朝佐领6个,俄罗斯佐领、番子佐领各1个。八旗满洲的地位优于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是八旗组织的主体。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初置四旗,每旗下以300人为一牛录,设额真1人  相似文献   

2.
炮甲清代八旗炮兵之别称。满洲、蒙古每佐领下一人,隶于内火器营;汉军每旗四十人,设炮营一,附于骁骑营。  相似文献   

3.
王刚 《历史档案》2023,(1):90-98
清代驻防旗人的满语能力因族群、地域的不同而存有一定差异。最迟至雍正年间,南方京口、福州、广州三地的汉军旗人已基本无熟练掌握满语者。乾隆初年,南北各地满洲、蒙古旗人满语能力的急剧衰退成为普遍状况。乾隆中后期,在绝大多数驻防地区,日常熟练使用满语者所剩无几。清初的八旗驻防点大多未曾设立专门的教育机构。乾隆二十年(1755)之后,各驻防地普遍兴建满文官学,并由驻防官员严加督查,大力强化满语文教学。然而,几乎所有的八旗驻防点均处于汉文化的强势包围之中,满语等旧俗并不具备长期保持的条件,官方创办的满文教育实际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4.
清代武举考试对象分为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其中八旗蒙古武举制度对于清代的蒙古族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地位,是清代武举制度的一个亮点.文章对蒙古八旗武举形式、考试内容和考试管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5.
陈力 《历史档案》2017,(4):81-91
清朝军政合一的社会组织制度——八旗制度,是一项相对开放的制度。八旗制度内部的流动,即是其中的重要表现之一。在八旗内部,有纵向的流动,如抬旗与降旗;也有横向的转换,此为换旗。八旗制度内部的旗色与旗分的调整与变化,一方面是在制度上体现出流动性,加强了上三旗与下五旗,八旗汉军、八旗蒙古与八旗满洲之间的有机联系,促进、加强了八旗整体性;另一方面,八旗的流动,形成了八旗内部的竞争机制,从而增加了八旗制度的活力与生命力,使其能够延续近三百年。从目前研究状况看,一是大多数学者仅仅涉及到抬旗、降旗与换旗的某一方面,未对此问题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二是对八旗流动缺乏整体性研究,有以点代面的倾向。有鉴于此,本文试对此问题进行较系统的梳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陈力 《兰台世界》2013,(21):19-20
相对于八旗满洲、八旗蒙古,汉军成立的时间晚了许多。八旗汉军诞生于皇太极时代并不是偶然的,除了汉军的技术优势之外,汉军成军与皇太极大战略和皇帝专权有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清朝军政合一的社会组织制度——八旗制度,是一项相对开放的制度。八旗制度内部的流动,即是其中的重要表现之一。在八旗内部,有纵向的流动,如抬旗与降旗;也有横向的转换,此为换旗。八旗制度内部的旗色与旗分的调整与变化,一方面是在制度上体现出流动性,加强了上三旗与下五旗,八旗汉军、八旗蒙古与八旗满洲之间的有机联系,促进、加强了八旗整体性;另一方面,八旗的流动,形成了八旗内部的竞争机制,从而增加了八旗制度的活力与生命力,使其能够延续近三百年。从目前研究状况看,一是大多数学者仅仅涉及到抬旗、降旗与换旗的某一方面,未对此问题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二是对八旗流动缺乏整体性研究,有以点代面的倾向。有鉴于此,本文试对此问题进行较系统的梳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清政府为了缓解八旗组织中兵额有定,而闲散余丁日增的矛盾,于雍正二年(1724)初,从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各旗余丁中选取家道贫寒而又可以培养造就者5120人,每月供给一定钱粮,以训练技艺,名为养育兵。雍正帝即位之后,对八旗人丁的发展状况极为关注,于雍正元年颁发一道谕旨:“自盛京初入北京时,八旗男丁共有多少人?如今又有多少人?著查奏。”因此,当年编审八旗男丁,由怡亲王允祥把八旗男丁的实际数字密奏。次年正月,雍正帝根据八旗人丁情况,发了一道谕旨:“八旗满洲、蒙古、汉军等,俱经累世效力旧奴才,因承平既久,满洲户口滋盛,余丁繁多,而丁多佐领,其护军、马甲,额设有定,是以不得披甲之闲散满洲无钱粮,至有窘迫不能养其妻子者。朕每加悯念,将如何施恩,俾得资生之处,再四筹度,并无长策。若欲  相似文献   

9.
清代武举考试对象分为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其中八旗蒙古武举制度对于清代的蒙古族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地位,是清代武举制度的一个亮点。文章对蒙古八旗武举形式、考试内容和考试管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0.
八旗驻防是清代特有的一种军事制度,在明代以前,军队驻防地方大多为戍防险要,并未形成制度化。满洲兴起。在固有的八旗制度基础上,结合明代戍防的做法,创建了一套独特的军事驻防体系。营口地区是当时八旗驻防要地,设官驻兵,垦地戍边,对于清代营口地区的政治稳定和农业经济发展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雍乾之际,八旗生齿日繁,清初所定之佐领拣放旧例无法适应新的情势,导致家族间为承袭佐领之职而产生大量的争讼案例,造成宗族不睦。在此背景下,清廷通过查勘佐领根源、确定佐领种类并制作和颁发佐领印轴、族长印轴等措施,在改定旧例的基础上,对满洲、蒙古、汉军诸佐领的承袭规则进行了划一处理,同时进一步明确族长职能以敦和睦。由于民族属性及文化传统的差异,八旗汉军的佐领编立与承袭颇具特色,且相较于八旗满洲和蒙古,汉军佐领下的宗族组织血缘关系更为松散,出现了“诸姓宗族”(geren halai mukūn)这种特殊的非血缘宗族组织方式,是八旗组织进一步官僚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清代的逾岁留任是八旗军政考选中逐渐衍生出来的一种制度。即在军政考选中年龄超过65岁以上的八旗官员,需要主管将军、都统等专折奏请皇帝,请求予以留任。留任的条件包括逾岁旗员的精力、劳绩、骑射、管理旗务等方面。逾岁留任制度早期在激励八旗武官方面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后期考核流于形式,甄别裁汰武官作用减弱,加速了八旗武力的衰退,弊端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13.
清统治者创办八旗官学,原是为了培养贵胃子弟人才并打出“兼资教育”的旗号。学生从内府三旗满洲佐领、旗鼓佐领与内管领下挑选。教员由满、汉及蒙员充任。至清中叶以后,学政日渐废驰,官学有名无实。这种情况引起一些官员和最高统治者的严重关注。这里刊发的档案史料,系从内务府全宗档案中选出,可供研究清代官学制度史参考。  相似文献   

14.
清朝作为以满洲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政权,在丁忧制度的制定上,一方面借鉴了前代成例,另一方面体现出其民族特殊性,兼顾到满汉文化传统与习俗的不同,对满洲、蒙古、汉军、汉人官员的丁忧期限与丁忧期间的待遇进行了细致的区分。制度源于文化,也是文化传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体现形式之一。清朝的丁忧制度,一方面是具有规范作用的制度条文,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文化形式,反映着满洲统治者对本民族以及汉族文化传统的政治态度。  相似文献   

15.
李丹丹 《兰台内外》2023,(18):7-8+14
满族家谱反映出特定历史条件下满族家族最真实的生存记录。本文所研究的满族家谱时间跨度约为18世纪前后,其中较为普遍的是清康熙朝中后期黑河地区八旗驻防满族家谱。这类家谱文献极为珍贵,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家谱文献所反映出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本文以中俄边境黑河地区满族家谱研究已有成果为基础,以《瑷珲正红旗佛满洲扎库他(张)氏宗谱》《武氏族谱》等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满族家谱的功能、价值等。对研究家谱文化、清史、八旗驻防史、中俄边境地区满族人口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清初,统治者将盛京地区大量圈占的土地按旗划界、分别等次拨给驻防八旗官兵进行屯耕,是为旗地。这些旗地每年按规定向盛京户部交纳巨额田赋,以满足统治阶级腐朽生活的需要,并保障八旗士兵的饷项供给。 现从馆藏内阁户科史书中选出并公布的这组史料,集中反映了雍正五至十二年间盛京旗地的额赋情况,它对研究清初旗地及田赋制度等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清代八旗驻防制度研究》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贵族对中国的统治是以八旗为立国之本,其兴以八旗,衰亦以八旗,故而八旗制度又可谓清史研究之关键所在。然而与有清一代关系至为密切的八旗驻防制度,长期以来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不能不是一种遗憾。定宜庄的《清代八旗驻防制度研究》一书,近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终于填补了国内清史研究的空白。该书取材丰富,结构严谨,全面研究了清代八旗驻防从兴建、完备到衰亡的历程,不仅开辟了清史与满族史研究的新领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学术创见,而且清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也可以由此获得新解。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它所研究的对象本身。 从八旗驻防制度的始末以见有清一代之兴衰,这是该书的基本宗旨。全书三章。首章以大量的篇幅对八旗驻防制度形成的历史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探索。第二章研究驻防机构和驻防将领的地位,旨在剖析八旗驻防制度的性质及其在清代统治中的地位,重点在八旗驻防与皇权的关系。第三章从八旗兵丁入手,研究驻防制度的内在矛盾,将这一制度置于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中,以预示其前途与归宿。作者以时间为经,分为初创和完备两个时期,以空间为纬,划分为以畿辅为核心,以直省及长城重镇为内线,而以边陲要塞为外围的三个层次,使八旗驻防制度的发展线索及联系网络系统而清晰  相似文献   

18.
伊犁将军 官名,清代新疆驻防八旗的最高长官。全称“总管伊犁等处将军”。乾隆二十七年(1762)置。总掌驻防八旗、绿营及地方各民族事务,统辖军民,综制文武,天山南北两路皆听节制。将军衙门设印房、粮饷处、驼马处等机构,分设司官、笔帖式办理所属事务。所属驻防官员有参赞大臣(光绪时改副都统)、领队大臣、总管、副总管以及协领、佐领、防御、骁骑校各若干人,分掌驻防旗营军政及锡伯、索伦、察哈尔、额鲁特各部落游牧事务。  相似文献   

19.
马金柱 《历史档案》2020,(1):97-103
清政府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在珲春设置八旗驻防,该地由此形成了一个以旗人为主体的军事管制型社会。珲春原不准民人居住,至乾隆时期清政府开始将珲春有限地开放。民人进入该地后,与旗人在日常经济活动中结成雇佣关系与买卖关系,相互依赖、补充。在经济互惠基础之上,双方开始产生更深层次的情感认同,在日常社交活动中建立了跨旗民的社交网络。值得注意的是,珲春旗人的文化面貌并未因此产生明显流变,他们在长时间里较好地保持了以"国语骑射"为代表的"满洲旧俗"。  相似文献   

20.
乾隆初年,清廷在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附近地方修建绥远城,派拨满洲、蒙古八旗官兵驻防,并设官学对八旗子弟进行教育。关于绥远城官学的设立及沿革情况,官修史书及地方志记载均不详明。现从馆藏军机处满文档案中选译部分奏折,反映乾隆六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