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具有浓郁地域色彩与民族风格的现代诗,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韵味,很值得深学与揣摩。从诗歌价值意义与美学魅力角度,挖掘现代诗的丰富内涵,运用以小见大的方式引导学生在不断拓展延伸中融入文本,在“小处”中探寻发现更多有价值的“大处”。从“你”入手,探寻《黄河颂》的真情、主旨,即是“以小见大”的诗歌鉴赏法的实证。  相似文献   

2.
一、现代诗现代诗在时间上大体指20世纪的一种诗歌现象,在西方,它的概念基本相当于现代主义诗歌,在中国则经历了从本世纪初第二个十年后期新诗的诞生与确立,到80年代中期与西方现代诗相对接,约七十年的形成时间.现代诗必须具备“诗性”。这里所指的“诗性”,其一是指诗歌作为文学的一个重要品类的主体化、心灵化特征,即诗必须是主、客体相互交融与渗透,必须是诗  相似文献   

3.
非亚,原名谢建华,1965年4月25日生于广西梧州市,18岁以前随母亲在苍梧县生活,1983年考入湖南大学建筑系,大学期间受朋友影响开始诗歌写作,1987年大学毕业后返回广西,1990年曾编印《现代诗》,1991年与麦子、杨克创办诗歌民刊《自行车》,并主办至今,1997年受邀参加《诗歌报》第二届“金秋诗会”,2001年获《诗歌月刊》首届“探索诗大赛”特等奖,2003年获得《广西文学》首届青年文学奖,2004年由漓江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本个人诗集《非亚卷》(广西当代作家丛书),2005年在武汉获第二届“或者”年度诗人奖,2006年获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2007年自印个人诗选《青年时光》,2006年和2008年策划过两次“切片·广西青年诗歌邀请展”,2010年和伍迁一起主编《广西现代诗选1990。20lO~。2011年获《诗探索》年度诗人奖。职业为建筑师。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现代诗有着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味,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但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现代诗的教学多侧重于主题意涵和艺术手法的解读,在审美类型上趋向于单一,不利于诗歌价值的彰显和美学魅力的张显,因此创新的教学和解读思路急需要出现。为此,以光未然的现代诗《黄河颂》为案例,利用文本细读的方式从细节出发,“以小见大”的挖掘出该诗歌独特的艺术价值和魅力。通过阅读和思考,该诗歌以第二人称“你”进行创作,因此从“你”出发,探讨更多有深度的话题不失为一个好的思路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一) 60年代崛起的台湾现代诗人,为了在诗坛上立定脚跟,总在右手写诗之际,腾出左手写诗论。30年过去了,台湾的现代诗已构成中国当代诗史中灿烂的一章,台湾的现代诗论,也将成为中国当代诗歌批评中可贵的财富,再出发的基石.近年来,余光中、叶维廉、洛夫、杨牧的诗论,已引起大陆文坛的关注,即是明证。罗门也是如此,他的“评龄”与“诗龄”等长。从60年代到80年代,他一直葆有一份探索诗艺理论的浓烈兴味,先后出版了五本诗论集——《现代人的悲剧精神与现代诗人》(1964)、《心灵访问记》(1969)、《长期受着审判的人》(1974)、《时空的回声》(1982)、《诗眼看世  相似文献   

6.
林怡君 《天津教育》2023,(9):176-179
<正>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从两千多年前就开始吟诵的《诗经》,到辉煌灿烂的唐诗宋词,再到百花齐放的现代诗,诗歌的元素已深深印入中国人的基因。上海高级教师朱煜写道:“小学古诗教学能让学生成为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让学生习得优美的汉语,让学生感悟情感,提升想象力。”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也对小学古诗教学分学段、分内容地提出了相关要求,可见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文晓村,河南省偃师县人,1928年生,抗战期间,投笔从戎,参加地方抗日游击队,后游击队为八路军收编,得入豫西公学学习,直至抗战胜利。1954年去台湾,在国民党队服役多年,退役后入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1975年毕业,后到中学任教至今。 1956年,文晓村发表处女诗作《海与天》,从此步入诗坛。1962年,正当台湾诗坛现代诗盛行之际,他与人合作创立葡萄园诗社,任社长兼《葡萄园》诗刊主编,提倡“健康、明朗、中国”的诗歌精神,在台湾诗坛独树一帜,对匡正现代诗的晦涩、欧化之风颇多贡献。在台湾的多项诗歌奖事中获奖,现已出版诗集《第八根琴弦》、《一盏小灯》、《水碧青山》、长诗《这一代的乐章》,以及诗评集《新诗评析一百首》、《横看成岭侧成峰》等多种著作。  相似文献   

8.
廖跃红 《师道》2023,(9):34-35
<正>儿童现代诗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本研究旨在利用校园社团活动,构建儿童现代诗创作的学习共同体,以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方式引导小学生在“玩”中进行儿童现代诗创作,进而探寻新颖有效的儿童现代诗创作教学模式,为一线教学提供借鉴。同时,激发学生创作儿童现代诗的兴趣,让学生在儿童现代诗创作中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体验。  相似文献   

9.
论闻一多对新诗神秘美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闻一多在现代诗学史上最早肯定了“神秘元素”在诗歌中的重要作用,他从理论上揭示了“隐”即“兴”、“象”与西方诗歌“意象”、“象征”的内在联系,努力寻找中国传统诗学与西方现代诗学之间“对话”的可能性。在创作实践中,他运用创造梦境与幻象、意象与象征、死亡意象与氛围等给,给诗带来了神秘美的特征。《奇迹》一诗在神秘的意象中表现了热烈的、爱的精神世界。“神秘美”的探讨与“三美”的张张一样成为闻一多对新诗现代性探索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最早的诗歌总集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它保存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作品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又叫“国风”。是各地方的歌谣,在《诗经》中成就最高,有十五国风;《雅》有《大雅》《小雅》;《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常用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最大的诗歌总集清康熙年间由彭定求等十人编辑的《全唐诗》是中国最大的诗歌总集。全书有900卷,共  相似文献   

11.
学界普遍忽略中国现代诗学发生的最核心因素——哲学要素.新诗哲学精神的理想愈来愈倾向于探究这个世界背后的神秘,追求宇宙真理.这与传统诗学的“诗言志”、“诗言情”的人间表达区别开来,表现了新诗现代性的最核心要素.在理论上,王国维最先提出这一诗歌理想,以为诗歌与哲学一样,目的是求真理——天下万世之真理.这是现代诗学发生的最核心标志.王国维的首倡之功功不可没.“诗界革命”不曾涉及哲学.《摩罗诗力说》涉及到现代诗学转型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被李震先生认为是中国诗学现代转型的开端与标志,是中国现代诗学的真正起点.但李震先生标出的《摩罗诗力说》为现代诗学转型标志的几个要素在王国维的诗学著作中几乎都存在,而《摩罗诗力说》作为诗学著作,哲学性并不是它突出的特色,也不是最根本的要素.李震先生在论述相关问题时,尚存严重错误,完全忽略了王国维早期的诗学著作.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目标:1.认识“漫”“涛”两个字,会写“繁”“漫”“灭”等8个字,理解“永不漫灭”“思潮”“风雨”的意思。2.朗读背诵三首短诗,体会诗歌的韵味,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3.体会诗歌的情感,联系自己的感受,练习写诗句。教学过程:学习活动一:读诗学词1.复习导入,对比区别。谈话交流:本学期第一课我们学习了《古诗词三首》,请同学们一起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这节课我们学习《短诗三首》,这三首短诗,不是古诗,而是现代诗,现代诗是怎样的格式,又有什么特点呢?请你打开书,自由地朗读这三首短诗。  相似文献   

13.
<正>【单元任务群架构】本单元以“发掘现代诗之美,小诗人初长成”为主题,对四篇课文、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和课外拓展内容进行微调、整合,形成“诵读品味—搜集摘抄—自主创作—合作交流”螺旋上升的单元学习任务群。【教学目标】1.认读生字词,读准诗歌,背诵诗歌。2.通过想象画面,读出诗歌韵味。3.了解现代诗真挚的情感、丰富的想象、独特的表达。4.创作一首短诗。  相似文献   

14.
郭珲峰 《新教师》2023,(2):29-31
在统编版语文教材现代诗教学中,教师要紧扣现代诗的文体特征和文本语言特点,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提出的“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尝试创作文学作品”等相关要求。本文以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现代诗二首》的教学为例,从“畅读”“畅想”“畅写”三个方面做了相关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5.
进入初中后,同学们都能从课本中学习到不少文质兼美的白话诗。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开篇就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现代诗《在山的那边》。在品味诗歌的过程中,不少同学还产生了学写诗歌的冲动。这里我们介绍初写诗歌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刘敏  姬振亭 《文教资料》2007,31(1):56-57
美国的意象主义虽然历时很短,但它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它的诞生标志着美国现代诗运动的开端,被称为“美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最大前景的诗歌运动”,奏响了美国现代诗的新乐章,掀开了美国诗歌崭新的一页。而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曾深受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美国作家艾兹拉·庞德是意象诗派的领袖,他的代表作《在地铁车站》堪称意象诗的经典之作。本文从分析此诗入手,探悉中国传统诗学对美国意象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个“诗国”,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礼记·经解》曰:“温柔敦厚而不愚, 则深于《诗》者也。”千百年来,“诗教”对形成中华民族温柔敦厚的优良传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诗情画意的感悟,已成为东方人特有的美感。随着初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颁布,诗歌教学被提到了新高度。2003年苏教版 7-9年级 6册课本中编入古代诗词43篇,现代诗14篇。篇幅的增加,从一个侧面说明  相似文献   

18.
一、讲清知识:在诗歌发展的悠远时空间徜徉本单元按时间顺序安排了《诗经》《楚辞》《孔雀东南飞》以及汉魏晋时期的诗歌,从《诗经》到《归园田居》,跨越了从西周到晋共1600多年的历史,时空之大、形式之异、内容之广,构成了本单元的特点。要让学生亲近诗歌有一定的难度,必要的诗歌常识讲解对学生认识诗歌有极大的好处。从诗歌的发展上说,这些诗歌鲜明地描画了中国诗歌走向成熟的轨迹:从歌舞诗的合一到诗歌形式的独立出现,从集体无意识的宣泄到文人的自觉创作。了解“风”“雅”“颂”的区别“,楚辞”产生的背景“,乐府诗”的特点以及屈原、…  相似文献   

19.
贺敬之《西去列车的窗口》诗是继承中国古典诗歌“借窗观景”创作方法而推陈出新的佳作,是古典诗美与现代诗美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程宏明的儿童诗歌《雪地里的小画家》被收录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已久,多年来作为儿童的诗歌启蒙读物被人们称道。笔者以为,本诗之妙,妙在一个“趣”字。作为儿童诗歌,我们能够从中读出乐趣,读出童趣,而这种“趣味”集中表现在诗歌的情感、意境和语言三个维度上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