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对"高质量"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技工教育要与时俱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课程改革和教育模式的改革,而校企合作不仅可以提高技工学校就业率,对技工教育改革更是有着极其重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本文分析了校企合作在技工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提出了以校企合作为导向促进技工教育课程改革的改革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美国“临床”教师教育理念对教育硕士课程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它颠覆了传统的“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师教育课程建构模式,形成了由课程主导系统、支持系统、评价系统三大系统有机整合而成的“临床”型课程建构新模式,鲜明地凸显出以“临床实践”为核心交织安排理论课程和实验室课程、重视临床伙伴关系和教师教育者团队等课程支持系统的建构、通过外部“临床标准”和实践取向的内部评价为课程导向及提供保障等特征。美国“临床”型教育硕士课程建构模式对于我国推进实践取向的教育硕士课程改革提供了诸多启示,尝试建构以“临床实践”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促进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深度融合、构建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新型伙伴关系、加强教师教育专业社团建设、推进实践导向的课程评价改革是我国教育硕士课程改革的可能路向。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当前课程改革仍有诸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以学生主体为中心的人本课程教育观,以生活世界时代发展为导向的课程教育观,采用研究性、实践性教学为主的创新培养观,都对彰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改革等.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必需打破以学科系统理论知识为主的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应建立模块化课程结构;理论应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构建科学合理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要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融"教学做"于一体.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育改革伴随着高职课程改革,高职课程改革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构建应以现代课程观为理论基础,以后现代课程观为理想性追求。  相似文献   

6.
国家为职前教师教育综合改革指明了具体方向。我校在教育课程形式体系建构的理念与背景下,以"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实践导向,建构了由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三大类共15种小类的课程结构体系,独立设置了教师教育专业发展方向课程。教师教育模块设有教育基础理论、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三个子模块,共有7类教师教育课程,34个学分共同支撑教师教育发展方向,彻底打破了"二学一法"的"老三篇"。同时,通过实施名师培育工程、组建"课程-团队"建设,提高教育者整体素质;通过搭建教师教育综合实验实训中心、基础教育改革协同创新试验区、理科师范生示范项目的等综合改革实践平台的建设与应用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伴随着高职课程改革,高职课程改革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构建应以现代课程观为理论基础,以后现代课程观为理想性追求。笔者以现代课程观与后现代课程观为理论视野,试图构建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  相似文献   

8.
赵竹 《考试周刊》2015,(48):16-17
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目标与课程设置应遵循就业导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论适度、能力本位、实训主导的原则进行改革,改革操作要领是:弘扬以技为本的课程理念,彻底改革传统课程的结构序列,突出基于工作过程的根本特色,整合与创新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始终是教育的核心,教师要围绕课程,硬件建设也要围绕课程。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视野下的高师课程改革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由于高等师范教育对中小学教育课程改革关注不够,两者长期缺少对话,失去了“根基”的高师课程改革就自然“底蕴不足”,所以恢复高师课程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两者之间的对话,就显得十分重要。已有研究大都偏重于操作层面,虽然课程改革本身是具体的、可操作的,但课程改革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需要一种理论观念的导向和指引。本文把基础教育作为高师教育的基点,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为“坐标”来探析未来高师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力求为高师课程改革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导向和指引。一、高师课程的师范性:…  相似文献   

10.
行动导向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问题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根源、认识误区和自身理论缺陷造成了目前行动导向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用新制度经济学进行解读,中国职业教育的历史和现实是职教课程改革的路径依赖,在没有形成有效校企合作机制的情况下,来自于德国的行动导向课程理论很难引进成功。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行动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的特性决定其并不是适合所有职业教育类型;从教育人类学视角看,教育心理学取向的行动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的模拟性是其重要缺陷。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所指的"课程改革"是广义上的课程改革,包括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改革,即课程方案改革。笔者在调查分析全省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企业和学生对职业教育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就业导向办学指导方针下全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对策及建议,并对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和开发方法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2.
吴言明 《高教论坛》2014,(2):108-111,126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高职教育改革是全国示范性高职建设中涌现的重要思潮。本文描述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教育思潮的形成过程,从多元智力理论、知识类型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知识管理理论以及实用主义理论等经典理论视角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高职教育思潮的理论意蕴进行了阐释,并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教育行动要领进行了探讨,探明了高职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课程运行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模式、高职课程的教学哲学与基本范式。  相似文献   

13.
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之一.高职教育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采取一系列的课程改革措施.通过改革,建立一种全新的、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的、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本文就有关课程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史娟 《职教通讯》2023,(3):96-102
产出导向教育(OBE)的“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已成为新时代的先进理念,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如何应用这一先进理念推进职业本科教育课程评价改革亟待突破。通过分析职业本科教育课程评价内涵,梳理职业本科教育课程评价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评价改革建议:一是应树立先进的课程评价理念;二是应突出过程性考核并开发学习成果测评标准;三是应优化课程目标并明确学习成果表征形式;四是应设计课程目标达成度测评办法并建立改进机制。  相似文献   

15.
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的紧迫任务。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涉及学生、教师、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等内在因素与产业和企业状况、教育政策、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等外在因素。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在就业导向原则下,树立新的高等职业教育观和人才观。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40年来,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以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为根基,围绕改革的目标任务、战略主题、改革方向、发展路径、保障体系五大要素,我国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在课程建设与改革、教学理论与实践、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就,奠定了今后我国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面对时代赋予我国小学教育教学的新要求与新挑战,今后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应以课堂改革为核心,通过缩小差距、协同创新、成果推广等方式,促进我国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全方位提升。  相似文献   

17.
徐忠根  蒋琳 《考试周刊》2010,(51):194-195
基于工作过程和行动导向的课程开发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课程体系的建构是专业建设的重点,也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环节。本文就行动导向的课程开发原则、思路、步骤和实施等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为我院下一步具体的课程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为教师教育专业化提供了重要契机,同时也向承担教师教育任务的高等院校提出了推进组织变革以实现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要求。但是,院校组织变革过程受到历史发展路径的约束,也体现为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多重博弈,因而教师教育专门机构的建设严重滞后。加强以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为导向的教师教育学院(处)建设是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末以来,土耳其实施了教师教育重构与课程改革。土耳其的教师教育重构与课程改革是以适应本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需求为导向,系统规划与推进,并突出项目推动和自上而下推力的作用,力求实现学术性与专业性的平衡,从而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对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新要求,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对教师教育课程现状进行考察,当前教师教育课程存在"学生中心"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仍需加强、"产出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评价尚显薄弱、"持续改进"的教师教育课程保障机制尚未实现等诸多问题.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应遵循专业认证理念,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应"以师范生为中心",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基于"产出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基于证据的教师教育课程质量"持续改进"机制,从而为实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教师教育目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