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读《陕西日报》一版“星光曲”栏里的《李老汉修井》一文,感觉隽永、朴实,是篇好文章。兵法上讲“先声夺人”,文法上也讲“起首引人”。《李老汉修井》一文以农村俗语“众人的老子没人哭?”开头,一个问号,一反其意,简捷明快,自问他问,逗引的读者欲罢不能。文中说的是“真不知吞掉了230口李北人多少担惊受怕的心”的水井事。“组长挨门挨户收钱”,群众大概经怯了这种乱摊乱派的事了,心有余悸,“不愿交”,事搁浅了吗?  相似文献   

2.
5月22日,四川地震灾区。在去绵阳的路上,央视记者李小萌遇上了一位挑着担子进山回村的农民,于是有了这样一段“采访“:李:老乡,您这是去哪儿啊?老汉:回家。李:您家在哪儿啊?老汉沙坝子。李:远吗?老汉不远。  相似文献   

3.
李二我先生     
李二我先生李建永上午刚为我三岁半的女儿李雨书草成一篇《雨书先生》的小文,接着又写这篇《李二我先生》的大文。李二我先生尝自称“李二我先生”。作家张承志在《致先生书》中说:“我遵循中国人称‘主席,则不言而喻即专指毛泽东,称‘总理’则不言而喻意在周恩来之用...  相似文献   

4.
今年10月,昌平区南邵镇的李老汉来到区档案馆查档案。他说:"我刚刚从区武装部、区民政局过来,查找1961年至1966年我到福州军区炮兵入伍、复员的档案,都没有找到,  相似文献   

5.
通讯员园地     
方城县券桥乡有个“新闻迷”叫冯金声。你别看老汉年纪一大把,可是热爱新闻事业的心比年青小伙儿跳得还欢快哩。老汉自己积极写稿不算,还影响周围十里八村的年轻人,带出了一群舞文弄墨的徒弟。他的事迹不但上了《人民日报》海外版,还被收入《今日中国农村群星谱》一书。老汉说:“俺是庄稼人,信奉这样一条理:学写稿如种庄稼。只有洒足了汗,才会有好收成。”这不,想起这些,老汉心里的欢喜就忍不住飞到了脸上。  相似文献   

6.
2004年4月28日,我一次收到从北京寄来的四个大信封,拿着信封,我心里还有些懵懂,心想这好事总不会一次来这么多吧!拆开信封,哇!寄来的全是获奖证书:《老汉红娘》、《社旗农村新事多》荣获中宣部宣教局、化扶贫委员会等联合举办的全国农民读书征二等奖,《社旗农村化新时尚》、《新娘娶新郎》荣获三等奖。捧着四本获奖证书,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苦辣酸甜一齐涌了上来。  相似文献   

7.
我高考落榜,同家务农,偶尔,在邮局得到几本《新闻爱好者》,随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写了篇《仓西村群众互换良种,实现小麦良种化》,很快被县广播站播出。去年老人节前夕,别人对我说高岩村70多岁的张士俊老汉,两年前招收一养子,百般孝敬,张老汉逢人就夸。我就去高岩村采访,果然是真。我写成《外来儿子胜亲生》的稿子,又在洛阳日报上发表。去年冬季,农村打架、赌博等歪风有所抬头。我又写出题为《冬闲刮歪风,狠刹不留情》的稿  相似文献   

8.
律师信箱     
案例 我的父亲李××于1998年去世,他是较有名气的作家,我们作为他的子女应该享有其作品的著作权的继承权。但近日我在北京一家书摊上发现了由某联合出版社(下称联合出版社)出版、编者署名王某的《李××随想录》(—下称《随想录》)一书。该书全部内容均取自我父亲的作品,其中大部分篇章取自我父亲所著的《×××》一书。经查,联合出版社与某编辑部签订《李××》出版合同,由联合出版社出版王某编著的《随想录》。该合同约定编辑者承担一切因该书侵犯他人版权和出版权而引起的责任。该书共120篇,其中65篇取自1990年版的我父亲所著《×××》一书,其余取自我父亲的其他作品。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学研究》八三年第一期载李更旺老师的《秦代藏书考略》一文,李老师在文中把我国古代的第一次书厄定在秦孝公之时。他说:“秦在商鞅变法之时曾进行一场大规模焚毁先古政治典籍的活动。这次焚书,可称先秦书籍遭受的一次大厄。”对于李老师的这一结论,我觉得颇有商榷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
1993年11月13日,我与王农合写的《韩国慰安妇与她的中国儿子》在《金陵时报》星期增刊发表后,在社会引起较大反响。该文先后被《报刊文摘》、《羊城晚报》、《合肥晚报》、《福州晚报》等多家报纸转载,许多读者纷纷来信、来电、汇款,对李天英老人的命运表示关注、对中国农民的代表——李少林表示敬意。有位读者在来信中表示,这篇报道犹如一阙清新的奏鸣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通过对这一事件的采访,我体会到,作为一名称职的记者,除了具有新闻敏感的素养外,还必须具备  相似文献   

11.
我与新闻结缘可以追溯到七十年代初。当年,我随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来到石泉县边远偏僻的光明村插队。那时,山村信息闭塞,唯一能知道山外面世界的是“知青屋”订的一份《陕西日报》,看多了报纸上的新闻,自己也想写。一天晚上,我在微弱的煤油灯下试着给《陕西日报》写了一篇题为“人老心红的饲养员”的小稿,记述队上李明秦老汉细心饲养集体二十多头生猪的事,半月之后,陕西日报二版竟登了出来,于是,这张陕西日报传遍了山村的沟沟岔岔,李明秦老汉高兴得合不拢嘴,还给我送了十个鸡蛋。随后,我把这篇小稿邮到了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又广播了,乡亲们说我“有两下子”。于是,我写稿的热情一发不可收,白天劳动,晚上伏案疾书,在山村小油灯熏黑鼻孔的土屋中,做起了当记者的梦来。国家恢复高考,我报名了,填写报考大学志愿时,  相似文献   

12.
1989年《光明日报》主办了全国短新闻有奖征文比赛,我采写的《八旬老汉修桥记》在一等奖空缺的情况下,获得二等奖,一些同志、朋友纷纷向我表示祝贺,还让我谈谈采写经过。我的写作底子不厚,谈不出什么东西来,只是把采写的前后情况向同志们介绍一下。那还是1986年的事。当时我在邻居刘耀民家闲聊(他是造纸厂锅炉工),听说有一位80岁的老头去他们厂买钢筋,要修一座石桥。当时社会风气正盛行往“钱”看,有些人劝老头,少扯这个事。我感  相似文献   

13.
学界     
《南方周末》2000年度新闻人物李昌平,2001年底以一本新书《我向总理说实话》,再次成为热点新闻,引来众多评论。其中,《李昌平,你选择良心还是正义》一文尤为引人注目。作者许前席高度评价李著,称“该书是一本在中国近代政治  相似文献   

14.
李城外 《湖北档案》2011,(12):32-33
李:孙老师,几年前我在《新文学史料》上读过你的文章,你回忆在向阳湖的往事,十分精彩。上次寄了你一套《向阳湖文化丛书》,其中《向阳湖纪事》收入了你的文章,谢谢你的支持。我今天来,是想听你再多谈一点。  相似文献   

15.
<正>在2013年记者节前夕,中国新闻界出现了两大假新闻,南方以《新快报》记者陈永洲虚假报道中联重科,而北方则以黑龙江省穆棱电视台韦洪基提供材料报道《老汉旅店见网友,一开门傻了——"跟我开房的咋是儿媳妇"》,两则假新闻的泡制者全是真记者。真记者做假新闻,对新闻从业者来说,是讽刺,更是教训。一、假新闻事件折射出编辑记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  相似文献   

16.
胡思 《档案与建设》2003,(11):25-26
《读书》杂志2003年第5期刊登了李小江的文章《是这个男人敲响了中国“女界钟”……》(以下简称《是》)。该文详细介绍和剖析了金一所著《女界钟》的妇女解放思想,肯定了金一在中国妇女解放史上的“敲钟人”地位。我读完此文,可谓受益匪浅。但作者李小江因“没有更详细的资料可以了解他(金一)的家事婚事妻室子女”,而很难知道“是什么原因使得他对解放妇女如此尽心尽力”。阅毕《是》文,一面为李小江遗憾,一面又蠢蠢欲动,迫切想揭开金一的真面目。根据《是》文中提供的“此人曾参加晚清反满‘爱国学社’,与柳亚子同乡”的信息,我查阅柳亚子…  相似文献   

17.
说《缘血》、《一个女兵的悄悄话》等均获比亚艺术学院写作硕士学位。旅美后作品更臻隽永深邃,其《少女小渔》、《女房东》、《人寰》、《天浴》等小说、电影十一次英文出版,由著名影星陈冲担纲导演的李硕儒(下称李):你以为作家的写作与作品,是纯属作家个人行为,还是有形无形地已经介入社会的律动? 李: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可也是一个老话常说的话题。严:以我的体会这分两个层面——就作家写作行为本身说,它是个纯粹的个人行为;可从对作品的孕育、思考到成书  相似文献   

18.
嘴哥     
姑妈一直很为表哥担心,因为表哥爱吹牛。 不久前的一天,姑妈拿着一张报纸给我看,上面有条新闻,大意是:某老汉平日爱吹嘘家里有钱,某夜盗贼光顾,老汉反抗被杀,事后盗贼追悔莫及,因为老汉家根本没什么值钱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外研社历经三年运作出版了《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以下简称《文库》),围绕该文库的引进出版,我们愿与业内同仁交流有关的经验。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调研后,1999年4月下旬我向李朋义社长提出了引进出版《文库》的想法,当即得到李社长的支持,5月就正式启动了这个项目。为了出好《文库》,我首先组织了一  相似文献   

20.
1992年我们那儿的农村“十星级文明农户”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在城关乡西马曲村,民兵连长告诉我这样一件新鲜事:村里有位叫王老道的老汉,因为当基干民兵的儿子王东安坚持只要一个女孩,王老汉认为是断了王家的香火,千说万劝都不奏效,气得王老汉老两口不理睬儿子儿媳了。结果,他家“十星”只评上了“七星”。听完这个故事,我直接来到王老汉家,说明我的身份和来意后,马上做起了老俩口的思想转化工作,我还把村干部请来帮忙。第一天工作没做通,第二天我们又接着做,终于使老俩口开了窍,王老汉竟当着我们的面,向儿子儿媳认了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