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约翰·卡尔文·柯立芒(1923-1929年任美国总统)发现他的女秘书长得非常漂亮,但工作经常出现差错.一天早晨,柯立芒看见女秘书走进办公室,便对她说:"今天你穿的这身衣服真漂亮,正适合你这样年轻漂亮的小姐."女秘书受宠若惊,柯立芒接着说:"但你不要骄傲,我相信你处理的公文也和你一样漂亮."果然从那天起,女秘书处理公文时很少出错.一位朋友知道了这件事,好奇地问柯立芒:"这个方法很妙,你是怎样想出来的?"柯立芒说:"这很简单,你看见理发师给人刮胡子吗,他要先给人涂肥皂水.这是为什么呀?就是为了刮起来使人不疼."  相似文献   

2.
“爱”是这个世界存在和发展的灵魂,但“爱”的灵魂和精髓又是什么,微观研究很难得出正确的答案。相反,对“爱”的宏观研究、哲学研究或许更容易接近和触及这个答案。一直以来,对“爱”的哲学研究相对匮乏,想深化困难更大。然而对“爱”的哲学思考相对容易得多,为此,对爱的哲学思考只能算是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思想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它以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为根本前提 ,充分尊重历史规律的客观性 ,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 ,反映了历史规律 ;它以历史发展的合目的性为基本依据 ,从根本上体现了“符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符合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趋向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合目的性 ;它以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 ,是未来社会的现实纲领  相似文献   

4.
"八荣八耻"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采取了肯定与否定、褒扬与贬斥两两相对的形式,精辟概括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内涵深邃,富有哲理。从哲学的角度来领悟其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精髓,对把握其精神和时代内涵,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肯定哲学到“离开哲学基地”,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功能上实现的重大哲学革命。这一转折的真实意义在于,反对从任何原则出发去认识现实,而是要从现实出发,以实证科学代替哲学思辩。  相似文献   

6.
现代哲学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哲学的终结”成为了热门的话题。哲学家以多种声音、语言和语调传播他们的断言。那么,哲学是否真的像他们预言的那样将寿终正寝或将永远存在吗?作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缘于对哲学本质、哲学精神的曲解。文章从这一混乱现象出发,站在哲学人类学的立场,论述哲学终结之本质及哲学的属人性与长期性。  相似文献   

7.
哲学具有独特的精神,哲学教学必须贯彻哲学精神,因为哲学教学过程在逻辑上所体现的精神实质比任何空洞的说教更有说服力。笔者认为,我国目前哲学教学的主要缺陷是按照教知识的方式教哲学,将智慧之学变成了知识之学,将哲学的动态发展过程变成了静态的科学结论,因而从根本上背离了哲学的本质特征。基于这一问题,哲学教学亟待改革,要树立“依据哲学的特点教哲学”的教学新理念、新方法。一、“依据哲学的特点教哲学”的教学新理念1.哲学是智慧,不是知识,因此哲学教学是启发智慧,而不是灌输知识从词源学上考察,哲学是智慧。现代英语中“哲学(phi…  相似文献   

8.
“三个面向”是实事求是的产物。“三个面向”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辩证法关于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相似文献   

9.
为贯彻和落实“十六大”精神 ,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与本刊编辑部共同举办了我校部分理论工作者学习“十六大”精神座谈会。以下是专家学者在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10.
"发展哲学"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哲学”是关于发展的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发展观。它体现了人类社会运行发展的具体规律,这些规律主要包括社会发展的人本规律、社会发展的代价规律、社会发展的全球化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规律等。在“发展哲学”的丰富理论指导下,我国政府大力倡导和实践的“科学发展观”必将把我国社会带进持续繁荣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1.
李贺的诗在中唐诗坛独树一帜,被人称之为“长吉体”。对其发展轮廓和轨迹作一勾勒,探讨其形成缘由。它的发展,首先是由李贺诗之特质所决定,而这一特质成为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抒情范式。从这个意义上审视,“长吉诗派”在后世之发展与延续,是李贺人生悲剧在后世重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李贺思想中有浓厚的死亡意识,思维、眼光及心理透着鬼气,意识里有幽冥鬼魂的影子,好作鬼语。幻想仙界,在非现实世界寄托了自身的理想世界。格式塔心理学中以"异质同构"、"同质同构"来阐述审美经验的形成,与李贺思想完美契合。  相似文献   

13.
李贺《高轩过》有“笔补造化天无功”一语,钱锺书认为其语“可以作为他的自我评赞”。章府为,“笔补造化”的动机是李贺人生难堪的遭际。“笔补”是李贺对自身生生活缺陷的补偿。  相似文献   

14.
屈原与李贺 ,是中国诗史上两位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在诗作上表现出明显的渊源与传承关系。这既表现为屈原对李贺巨大而深远的历史影响 ,也表现为李贺对屈原思想人格上的理解与认同 ,对屈原诗歌艺术上的借鉴、效法、继承和发展。而李贺对屈原的理解与认同 ,是建立在个人身世经历相近的坚实基础之上与人生理想、政治抱负相同的前提之下的 ,且影响并促进了其对屈原诗歌艺术上的继承、发展、变革与创新 ,两者互为因果 ,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5.
自清代姚文燮、王琦疑李贺有妻室以来,近世王礼锡、朱自清、周阆风、钱仲联等学者均持此说不疑,并不断提出新的佐证,遂使这一观点几成学界定论。本文通过对唐代社会文化状况及李贺传记资料和诗歌内容的考索与研究,对上述学者提出的李贺有妻室的论据逐一进行辩驳正误,得出李贺无家室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6.
人生苦旅的温馨港湾——李贺爱情诗心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贺一生是短促的,又是充满传奇色彩的。其现存诗歌中有近五分之一的篇幅涉及到爱情婚姻生活,情感真挚深婉而主旨多扑朔迷离,莫辨其踪。这给后人的解读既带来"归趣难求"的困惑,也留下了寻绎考索的思维空间。本文试图以诗人有迹可按的生活经历为依据,辅以合乎情理的心理探测,发掘李贺情诗缠绵悱恻的精神底蕴,藉以洞悉中晚唐诗人隐微纡曲的心灵世界,为唐人社会心理变迁总体趋向的研究提供一种感性的参照。  相似文献   

17.
李贺和李商隐作为有一定传承关系的两大诗人,他们的诗歌中对色彩的运用既有一致的地方,又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对二李诗歌中色彩运用的不同点进行一番分析和比较之后,认为李贺在用色时注重一个“新”字,追求辞必己出,用色新鲜而奇巧,是一个“唯新主义者”;李商隐则侧重于对和谐的“美”的追求,用色圆熟而华美,可称之为“唯美主义者”。不同的艺术追求和表现又有着各自不同的时代和个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文学是作家人生体验的表述。一方面体验是主体对于生命意义的把握;另一方面又是主体的心理活动。其出发点是情感,归结点也是情感。李贺之童心永驻是由其特殊的人生体验而使然。  相似文献   

19.
生老病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再自然不过的现象。近代小说家李涵秋在其小说《广陵潮》中,以死亡叙事开始,又以死亡的完美落幕结束。小说中大量死亡事例的书写,既是李涵秋用来点指江山,激扬文字的工具,同时还暗含着作者对于社会变迁的观感,对于过渡人物的点评,更有对于生命意义的尊重。用包含情感的笔墨来点染情节的发展,小说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小巽 《海外英语》2003,(4):12-13
Frodo Baggins Takes a Road Trip The diminutive Elijah Wood doesn't look much like a Hobbit today. He' s much taller and a lot less hairy. He has shaved his head-just recently, for the fun of it-giving him an aer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