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我国史学界前辈,如郑天挺先生等早就呼吁我国广大的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之余从事一些史学研究,为促进我国历史科学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尽管如此呼吁在史学界未曾间断,但似未引起广大中学历史教师的普遍重视,多数教师依然没有跻身于史学研究的队伍之中。李光霁先生在《历史教学》1991年第2期上发表的《寄语中学历史教师》一文中又指出:“我们中学历史教师有  相似文献   

2.
史学研究与中学历史教学,是工作性质和任务全然不同的两个领域。前者是对历史进行深入地研究,重在探索和发现;后者是对中学进行普及性的历史教育,重在教育和育人。但由于两者都离不开历史,必然会产生相关性。这种相关比较明显的体现,就是史学研究成果对中学历史教材和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影响。在新编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的教学和教研实践中,我对此颇有感触。下面略陈管见,不妥之处,恳请指正。一、史学研究与中学教材的改革史学研究是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推动力和依据。史学研究是动态的,不断产生新的成果,这些新成果无疑将…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都知道韦尔斯和《世界史纲》,知道房龙和《人类的故事》;更应该知道自己的韦尔斯、房龙;自己的《世界史纲》和《人类的故事》……清末民国时期,由于新学制的推行,新文化运动的洗礼,西方史学思潮的引入,历史学初成为一个学术分支,史学研究者身兼教学与研究职责等,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独具时代特色、颇有开创意义的一批历史教科书,何炳松的《世界简史》,吕思勉的《中国简史》,顾颉刚、王钟麒的《中国史读本》,陈衡哲的《西洋史》可谓典型代表。日前,中国工人出版社再版推出这四本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历史教科书,为我们了解与研究民国时期的历史教科书提供了素材与方便,与此同时,透过这些往昔卓越的史学大师写给大众的经典历史读物,我们可以回顾与领略民国时期的历史教学和史学研究的一些情况。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所作的简评,与这四部历史教科书的丰富内涵相比,只能是挂一漏万。  相似文献   

4.
征稿启事     
《历史教学》创刊于 1951年 1月 ,迄今已经 50周年。五十年来 ,在广大读者、作者的支持下 ,《历史教学》刊登了大量有价值的文章 ,受到学界同仁的一致好评。在此 ,我们向广大读者、作者谨致谢意 !为推动《历史教学》进一步发展 ,我们诚恳地希望广大史学、教学科研人员 ,广大历史教师继续惠赐稿件。文稿要求如下 :1 史学论文。《历史教学》主要为大、中学历史教师及中学历史教研人员服务。鉴于此 ,史学论文以能反映某一研究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热点问题或与中学历史教学较为密切的问题为选题原则。文章以 70 0 0字左右为宜。2 教学理论文章。…  相似文献   

5.
征稿启事     
《历史教学》创刊于 1 951年 1月 ,迄今已经 50周年。五十年来 ,在广大读者、作者的支持下 ,《历史教学》刊登了大量有价值的文章 ,受到学界同仁的一致好评。在此 ,我们向广大读者、作者谨致谢意 !为推动《历史教学》进一步发展 ,我们诚恳地希望广大史学、教学科研人员 ,广大历史教师继续惠赐稿件。文稿要求如下 :1 史学论文。《历史教学》主要为大、中学历史教师及中学历史教研人员服务。鉴于此 ,史学论文以能反映某一研究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热点问题或与中学历史教学较为密切的问题为选题原则。文章以 70 0 0字左右为宜。2 教学理论文章…  相似文献   

6.
序言:历史学的发展是中学历史课程革新的基础。中学历史课程只有不断地吸收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才能使自己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科学性。近年来历史学的新发展,在史学理论、史学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从而在内容、结构与性质上决定了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特征。本是笔在教育部举办的2005年高中历史教师新课程改革培训班(太湖西山)上讲稿,重点介绍近年来历史学研究的新进展,原名为《历史学的发展与历史课程改革》,应听课老师要求,节选为《历史观发展与历史教学改革》、《历史理论发展与历史教学改革》、《史学方法革新与历史教学改革》、《史学领域拓展与历史课程改革》等篇分刊于此(原有三万多字,限于篇幅,选刊时删去了原来参考献及引注释),敬请专家同仁指正。[编按]  相似文献   

7.
史学也称“历史学”,是研究历史发展过程本身的学科。我国中学历史课程是一门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基础学科。文科历史高考依托中学历史学科,注重史学有关基本内容的考查,如涉及重大历史的和史学的主题、文献史料的处理、历史观点应用、历史阐释和文字表达等,因此,史学对中学历史高考有重要的和多方面的指导意义。理清史学与中学历史高考的关系,特别是明确高考是如何体现对史学方法的考查,理解高考在史学意义上是从何种角度和层面来考查学生的,这是中学历史教学不容回避的问题。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之,以引起大家对这…  相似文献   

8.
全国历史教学杂志编辑工作会议第二届年会于1985年12月25日至30日在广州华南师大举行。到会的有:《中国史研究》、《文史知识》,《史学月刊》、《中学生学习报》、《中学历史》、《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黄金时代》、《历史教学》、《中学文科教学》、广西人民出版社等十一个单位的代表。广东省人民政府文教处、广东省高教局、广东省教育厅、《羊城晚报》也派代表刭会指导。这次会议交流了在教改中的办刊经验和发行经验,并就历史教学杂志如何推动教改与如何为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9.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课程改革给中学历史教学带来的巨大变化,新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步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欣喜之余,我们也惊愕地发现:中学教材对一些历史问题所表达的观点与史学界的研究动态有很大的差距。很多中学历史教师忽视了新的史学观念的吸纳,史学观念陈旧,对学术界的动态反应漠然,  相似文献   

10.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课程改革给中学历史教学带来的巨大变化,新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步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欣喜之余,我们也惊愕地发现:中学教材对一些历史问题所表达的观点与史学界的研究动态有很大的差距。很多中学历史教师忽视了新的史学观念的吸纳,史学观念陈旧,对学术界的动态反应漠然,  相似文献   

11.
高中历史教师普遍比较重视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运用,而史学理论的运用却常常被忽略。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学历史教学长期处于"教教材"的状态,很少突破教科书的历史叙述;另一方面是由于不少中学历史教师常常用唯物史观代替史学理论,从而造成对当今史学理论的研究不甚了了,更无从运用。中学历史教师在史学观念方面的落伍是普遍的,我们应正视这一问题。中学教师不关心高校学者在干什么,高校学者也缺乏有效的渠道向中学普及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前些日子,忙于高考备考的知识梳理,发现当今高中历史教学对新史观与史学理论的考察颇多。大学时代虽有学习,自己也阅读了诸多相关书籍,然而时间荏苒。脑海中所剩已不多。于是决定“充电”.遂于网上选购了几本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史学理论问题的书籍.目前关于中学历史教学中史学理论的应用研究的书籍不多,这里将自己阅读的《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学理论问题》一书,做一简单介绍,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3.
历史是由一系列事件组成的,而事件是通过人物的活动构成和展现的。数千年的历史长河,名人辈出,灿如河汉。对历史人物的述评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注意述评人物是我国史学的优良传统,现行统编中学历史教材继承了这一传统。在六本历史教科书中提及历史人物共1004人(中国史764人,世界史240人),其中冠以画像的有118人。如何搞好历史人物的教学,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这一工作搞好了,既可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历史的基本知识,也可使学  相似文献   

14.
【“刊中刊”本期主编刘俊利按】随着新课程的推进与深入,中学历史课堂怎样发展学生的史学素养,历史学的学术性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是怎样的关系,基于史学素养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效果如何,等等,是广大一线历史教师关注的问题,也是刘俊利中学历史名师工作室研究的问题(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九期立项课题“中学生史学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光明与磊落     
陈独秀,原名庆同,字仲甫,号实庵,《新青年》、《每周评论》、《安徽俗话报》等报刊创始人,主要作品收入《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等文集。有时竟然没有勇气重新回顾过去。生命中有无这样的时刻?曾经以为无论如何也迈不过去的坎儿,如今看来却云淡风轻。甚至会觉得,过去的日子,那么多难熬的时刻,是怎么度过的?不得不连自己都佩服那时候的勇气和力量。人类的历史也是一样,在过去的年月里,总有一些经验教训如此深刻,深刻到后来的我们不愿意去回忆与接受。以至于当我们遇到同样的问题时,不敢相信很久之前我们的先辈走在了同样的岔路口。过去  相似文献   

16.
简讯     
市中小学教材教研室于六月举办了《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学习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各区、县教研室历史教学研究人员和重点中学历史教研组长。会议首先由市教研室历史组的同志做了关于学习《大纲》的重要性和《大纲》基本精神的发言,然后分组讨论。大家畅谈了见到《大纲》后的喜悦心情,一致认为《大纲》是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粉碎“四人邦”后抓纲治教的一个成果;是捍卫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唯物史观,在历史教学领域拨乱反正,批判“四人邦”贩卖唯心史观、大搞影射史学的有力武器;是编写中学历史教材和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有了《大纲》和依这据个《大纲》编写的新教材,今后中学历史课教学将会更好地完成它在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中,男性历史素材占据了较大的比重。随着史学研究更加关注“草根叙事”,关注女性历史也成为一种趋势。但由于各种原因,女性素材历史在现行高中历史新课程中还是比较薄弱的。《新学制高级中学西洋史》(俗称《西洋史》)是民国时期出版的全部历史教科书中,惟一一本从女性的角度、女性的立场论述历史进程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18.
社会需要历史普及,历史专家的缺位,促成了史学工作者队伍三分天下的局面,即形成了历史专家、中学历史教师和大众史学工作者三大类型。这种局面的形成和类型的划分,有利于发挥三者的专长,形成史学既分工又合作的良好局面;有利于创作出形式多样的历史作品;有利于史学与其他学科和大众媒体的交叉结合;最终更好地落实史学社会功能,使史学真正赢得学界、大众和社会的欢迎与尊重。  相似文献   

19.
广大师生为何对陕西师范大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简称《中史参》)情有独钟呢?不由得让人联想起秦川大地绵延起伏的黄土,灵秀壮美的河川所传承着的悠远厚重的文化底蕴;想那八百里秦川苍劲辽远,那千年古都凝重沉厚,“雄中有韵,秀中有骨”的山川风物蕴育了《中史参》人重底蕴、重内涵的办刊风格,令人由衷赞叹。当我们的目光穿过大汉朔风的粗犷雄远,越过盛唐文化的雍容华贵,你会感到《中史参》人进行的分明是一种承接有序、悠远的文化传承工程。不是吗?《中史参》以天下史事为己任,敢为天下先的历史责任感,为繁荣史学而言人所未言的犀利,超凡…  相似文献   

20.
中学世界历史教科书的编写,除了要注意不断吸收国内史学界的学术成果外,也要注意不断吸取国外史学研究中的有益成果。二次大战结束以后的半个世纪里,国外历史学的研究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国外史学研究又对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产生了什么影响?我国史学界又在多大程度上吸收了国外史学界的研究成果?我们的初中和高中世界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应当向哪个方向发展?这些都是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一、二次大战后国外历史学研究的发展及其表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外的史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社会生产力的飞速进步、科学技术突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