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明史专家陈梧桐教授先后著有《洪武皇帝大传》和《洪武大帝朱元璋传》,后者在朱元璋研究的史料发掘与考证、研究领域扩展与内容补充,以及朱元璋历史功过的客观评价等方面所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  相似文献   
2.
序言:历史学的发展是中学历史课程革新的基础。中学历史课程只有不断地吸收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才能使自己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科学性。近年来历史学的新发展,在史学理论、史学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从而在内容、结构与性质上决定了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特征。本是笔在教育部举办的2005年高中历史教师新课程改革培训班(太湖西山)上讲稿,重点介绍近年来历史学研究的新进展,原名为《历史学的发展与历史课程改革》,应听课老师要求,节选为《历史观发展与历史教学改革》、《历史理论发展与历史教学改革》、《史学方法革新与历史教学改革》、《史学领域拓展与历史课程改革》等篇分刊于此(原有三万多字,限于篇幅,选刊时删去了原来参考献及引注释),敬请专家同仁指正。[编按]  相似文献   
3.
明清江南早期工业化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既有生产力方面的标志,也有生产关系与生产方式方面的标志。文中列举三个明清著名的江南市镇工业行业与职业团体的成长历史,即吴县镇湖镇刺绣业及其工匠团体,宜兴丁蜀镇趵艺业及其团体,苏州香山建筑业及建筑帮,说明工业市镇行业与职业团体的兴起与发展,是江南早期工业化社会形成与发展的综合标志。  相似文献   
4.
传统工匠现代转型指的是明清以来中国古代工匠向现代技术工人、工程师等技术理论家或企业家转变过程中的技术转型与角色转换两大内涵的双轨并行发展。工匠技术转型主要指经验性技术或技术的经验形态向理论知识形态转变(简称产业技术理论化或技术科学化),工匠角色转换主要指传统工业技术主体(在籍匠人)向现代工业技术主体(现代技术工人、工程师、技术官吏等)的转变。作为区域工业化中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既是明清社会经济现代转型的驱动因素,也是中国早期工业化社会形成与发展的核心标志。  相似文献   
5.
本文考察了明初商业政策的演变及其历史影响。认为:不能把明初的商业政策看成是单纯的“抑商”政策或单纯的“通商”政策;从洪武、永乐、洪熙、宣德四朝民族贸易政策、海外贸易政策和金融税务政策的演变过程上看,当时商业政策在总体上呈现出从“抑商”到“便商”的变化趋向;这一经济政策的变化趋势,取决于社会经济变迁的作用和影响,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而为明中后期“边禁”、“海禁”、“银禁”的开放与商人活跃局面的出现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余同元 《文化学刊》2010,(5):180-183
黄山书社2009年10月出版的朱子彦教授大作《多维视野的大明帝国》(以下简称《大明帝国》),是一部特色鲜明的明史研究新作。蒙作者惠书,捧读之后,感到其取材新颖,视野开阔,史料翔实,用笔独到,特点与创新良多,谨列三点如下,以与学界同仁共享。不当之处敬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7.
《十六—十九世纪中国出版研究》以16~19世纪中国出版业为研究对象,以丰富的史实和细致严密的论证,提出明清出版史系列问题的新认识。突出明清出版史专题与个案研究,所论皆属开拓与创新问题。本研究着重论述《十六—十九世纪中国出版研究》一书的开拓与创新两方面。  相似文献   
8.
重新塑造中国文化精神——《中华元典精神》说略余同元晚清以降,“中国向何处去”率先成为时代的中心议题,由此引发的“古今中西”之争,既包含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种种歧见,又导致了西化与中国本土化关系的无数辩难。今天,问题的中心已由“中国向何处去”转变为...  相似文献   
9.
吴仁安教授新作《明清江南望族与社会经济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27万字,简称《江南望族》)是一部研究江南区域史的佳作,多视角、全方位地论述明清望族与江南社会经济、文化史的关系。 内容丰富、体大思精、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备  相似文献   
10.
把科学研究引入教学实践、培养自主创新型史学研究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科学研究引入教学实践,就是通过科研内容、科研成果、和科研方法等向教学过程转化.实现教学模式的革新和课程体系的调整。使历史专业中学生自主创造性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得到贯彻落实并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